(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共為了保證以後的德國新政府能繼承梅克爾的親中政策,同時也為了保證歐洲按照中國設想的歐中關係繼續發展下去,自去年11月開始,在正式外交場合的台前幕後,下了不少功夫。 如果要把這些努力做個描述,還是一句話:胡蘿蔔加棍子。
梅克爾的擔憂和中國的主動出擊
近日有消息傳出,梅克爾在德國大選之後,與包括其繼任者朔爾茨在內的一些歐洲高層決策者進行了多次會晤,表達了她對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對中更強硬路線的擔憂,因為畢竟實用主義是她在對華政策方面一個重要遺產。而在大選前,當時仍在梅克爾內閣擔任財政部長的朔爾茨似乎已經很明白,他有這個責任繼承梅克爾的遺產。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在去年十月, 即在他快要正式被選為總理之前,就向中國傳送了「德國今後的中國政策與前屆政府連續性」 的訊號,並對支持批准頗有爭議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表示了積極的態度。
從2005年出任德國總理至2021年卸任,梅克爾總共12次訪華,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現在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位德國政壇「鐵娘子」的歷次中國行。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
「你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你也即將卸任德國總理,中國人重情重義,我們不會忘記老朋友,中國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在梅克爾即將卸任之際的2021年10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影片會晤時,高度評價對中德、中歐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在其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裡,梅克爾曾12次訪華,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
圖片來源: Liu Bin/XinHua/dpa/picture alliance2006年5月,出任德國總理剛半年的梅克爾首次訪華,受到廣泛關注。她的前任施羅德與中國關係密切,梅克爾曾以反對黨領導人的身份批評施羅德政府的對華政策。在此行中,她除了在北京與胡錦濤、溫家寶舉行會晤外,也前往上海,體驗了磁懸浮列車(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epa/R. Vennenbernd2007年8月,梅克爾第2次訪華,當時正值中德建交35周年之際。她在此行中前往南京,為德國在華系列文化活動「德中同行」揭幕,並與南京大學師生交流(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P. Grimm2007年9月,梅克爾在總理府會見了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得北京勃然大怒,德中關係隨之進入「冰期」。2008年兩國關係開始回暖。2008年10月,梅克爾前往北京,出席亞歐峰會並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她在北京受到了熱情接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epa/P. Grimm在這張照片上,德國政壇「鐵娘子」顯得格外溫柔。這張圖片攝於2010年7月西安,當天正好是梅克爾56歲生日,按中國屬相屬馬的她正與兵馬俑陶馬合影。在她的此行中,德中簽署了多項經濟技術合作協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R. Jensen2012年2月,梅克爾第5次訪華,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並在溫家寶的陪同下前往廣州,出席德中經濟論壇,參觀德國隧道設備製造商海瑞克在廣州的分公司,同時夜遊珠江。圖中,當地小學生向這位德國女總理獻花。
圖片來源: dapd這是梅克爾2012年8月訪華,圖中她正與習近平舉行會談。值得注意的是這時習近平的職務還是國家副主席,在不久後的中共十八大以及第十二屆人大上,他成為中國「一把手」。在此行中,梅克爾也在中國總理溫家寶的陪同下乘坐高鐵、訪問天津,拜訪了空中巴士在天津設立的組裝基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4年7月,這位德國「鐵娘子」第7次訪華,前往成都和北京。梅克爾在成都神仙樹農貿市場的照片也盛傳一時(圖),據報導觀摩品嘗了宮保雞丁。此外,她也在成都參觀了德國大眾與中國一汽的合資企業,並在北京出席首次「德中經濟顧問委員會」會議。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2015年10月,梅克爾第8次訪華。在北京與習近平等會面後,她受邀前往李克強的故鄉安徽,來到了合肥農村,到訪農戶家庭、參觀鄉村小學(圖)。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 Eisele2016年6月,梅克爾和李克強出席了第四輪德中政府磋商,中德兩國也在她此行中達成了網路安全協議。值得一提的是,梅克爾此行也在德國大使館內會晤了公民社會的代表。
圖片來源: Reuters/W. Zhao雖然看起來穿的是同一件上衣,但這其实是梅克爾另一次訪華之旅。2016年9月,梅克爾在杭州參加了G20峰會,這也是她第10次來到中國。鑑於德國是來年(2017年)G20峰會的主辦國,在照「全家福」时,梅克爾站在習近平右邊、正中的位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B.v. Jutrczenka这是梅克爾作為德國總理第11次訪華。2018年5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她舉行了歡迎儀式,兩位「老朋友」也就中德關係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在中國即將迎來改革開放40年之际,梅克爾此次行程還包括訪問有改革開放「試驗田」之稱的深圳。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梅克爾的第12次訪華正值延續數月的香港抗議活動之下,此時新冠疫情尚未爆發。這是她作為德國總理最後一次訪华,梅克爾在2019年9月的這次訪問中也談到香港問題,呼籲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解決危機。圖中是梅克爾和李克強在歡迎儀式上。因为梅克爾此前數次在站立時出現顫抖情況,她這段時間一般是坐著聽國歌演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M. Kappeler 但即便這樣,中方依然不放心。畢竟新的政府不是朔爾茨的社民黨一黨執政,而是還有另外兩個不太令中共喜歡的綠黨和自民黨。於是乎,中國首先在公開場合不點名警告即將擔任外交部長的貝爾博克,告誡她和德國的內閣官員不要老盯著「制度的競爭」。同時,中共心裡也明白,當初在回應歐盟對新疆問題的制裁時,顯然是以「三拳還一拳「,本以為把歐洲打癟了,辦事就順利了。沒想到,反制裁卻闖了禍,因為如此一來打擊了一大批個人和歐盟的機構,尤其是制裁學術智庫如德國墨卡托中國問題研究所(MERICS),在歐洲引起眾怒, 以至於習近平渴望的在黨內能宣揚他外交能力的「中歐投資協定」被無限制地擱置。
為了把尷尬的局面扳回來, 去年11月下旬,一批與德國有深厚關係的中國官員代表團在德國進行了低調訪問。在前駐德大使史明德的帶領下,他們在柏林、慕尼黑和斯圖加特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與德國的政商精英會面,其中包括與朔爾茨關係密切的人。他們要傳送的訊息是:讓我們一起努力,確保柏林和北京之間的特殊關係不走樣。
延伸閱讀——西門子CEO:以「尊重的方式」同中國相處
在走訪中,中國官員一方面向歐洲同行暗示,他們計劃在2022年初簽署國際勞工組織關於強迫勞動的基本公約(第29號和第105號),以解決對中歐投資協定的主要批評之一。同時,代表團說,他們對允許歐洲官員代表團在今年晚些時候訪問新疆持開放態度。當然,這裡並沒有解決是否允許讓歐盟官員去看訪被關在監獄裡的、被中方認為是「三股勢力」的人。更有意思的是,中方代表團明確表示,儘管他們對歐洲實體的制裁不會被取消,但也不會被嚴格執行。為了表達其「誠意」, 史明德在11月底訪問柏林期間,特意會見了受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和受制裁的墨卡托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胡謐空(Mikko Huotari
)。史明德傳達的訊息是,儘管發出制裁令,北京仍準備逐步加強與他們的接觸。
后梅克爾時代的德國對華政策
現在就看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和德國政府對中國的主動出擊將會如何反應。朔爾茨在跟習近平通話中,表示希望能盡早實施中歐投資協定。儘管他自己心裡也明白,在聯合政府協議中的一個明確的訊息是,敲定這份協定的條件還沒有達到。大概他還是用這些話來「安慰」習近平吧?
但以筆者的估計,讓中歐投資協定重新運作起來的條件不僅沒有得到滿足,比如說,中方絕對不會取消當初對幾位歐洲議員的制裁。而且隨著立陶宛事件的出現,顯然讓事情更複雜了。所以至少在今年,不會有動靜的。
搖擺不定的德國對華政策
但重啟CAI是一方面,中方努力還有一個關鍵是把德國政府拉到自己的一邊,使其在對華政策中,繼續執行梅克爾的「實用主義」路線。
在這方面,中共比較欣慰的是,那些在中國國內賺足了錢的德國大公司就是最好的助手。最近幾周,我們看到德國的一些頂級首席執行官,也公開對自己的新政府喊話了。大眾汽車總裁迪斯(Herbert Diess)在聖誕節前不久發文警告說,德國或歐洲推動與中國脫鉤將是 「非常有害的」。在此,他也不管德國和歐洲是否真的在推動脫鉤。同時,他說:「我們需要更多的合作和在中國的存在,而不是減少!」。西門子公司總裁博樂仁(Roland Busch)上周對《南德意志報》說,中國值得尊重,並表示,禁止從新疆地區進口產品將危及德國的綠色轉型。
很明顯,承諾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的新任外交部長貝爾博克,不僅讓中共感到不安,也讓德國工業界大咖感到不適。儘管她在就任新職後發表的聲明很有分寸,例如明確表示德國不能與中國脫鉤,但她客觀上已經成為左右各方攻擊的目標。加之她首次在聯邦政府任職,在「嫩姜」變成「老薑」之前畢竟需要一個「學習曲線」。而這裡,問題還在於,貝爾博克是否真的能夠處理好跟總理朔爾茨的關係,並在對華政策上有一種默契。
專訪:綠黃兩黨「對中國將是巨大挑戰」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如上所說,朔爾茨上任時承諾外交政策的連續性——一種具有社民黨特色的梅克爾做法。而且,在他執掌德國新一屆聯合政府的頭幾周裡,在中國問題上發出的訊號在語氣和內容上都出人意料地柔和。客觀上,在很短的時間內,朔爾茨似乎成功地削去了外交部長的棱角,同時也淡化了其執政藍圖中關於中國政策的設計初衷。真不知道,在這種環境下,貝爾博克所在的外交部能否真的成功地完成目前正在撰寫的、聯合執政條約中承諾的新中國戰略。
延伸閱讀——德語媒體:德中之間為何不能既是夥伴又是制度性對手
可以想像,朔爾茨的有些做法很可能會得到來自貝爾博克反彈。同時,更值得注意的是,朔爾茨是否會因「中國因素」而把與美國拜登政府合作的紐帶繃斷。在華盛頓,拜登政府的官員們正在緊張地觀察德國的動向。據知情人的訊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高級成員最近向德國官員傳達了一個類似於最後通牒的訊息:如果柏林不在11月美國中期選舉前發出明確的訊號,表明是否準備在中國問題上與華盛頓合作,那麼美國只能重回單邊主義的外交。顯然,美國對德國含含糊糊的、軟綿綿的對華政策顯得有點煩躁了。
自從成為總理以來,朔爾茨對跨大西洋關係說了似乎令人鼓舞的話,在他對聯邦議院的首次演講和新年致辭中強調了德美關係的重要性。但他在與習近平的第一次通話中表達了深化與中國的「雙邊夥伴關係」和經濟關係的願望,則又發出了一個不同的訊息。
立陶宛事件的影響
德國新政府聯合執政協議承諾對中國採取更團結的歐洲方法。但在最近中方對立陶宛進行經濟懲罰和脅迫的時候,柏林卻一直保持沉默。朔爾茨在12月底與習近平電話交流,歐洲不少國家特別是立陶宛期待著德國總理能在這種場合,至少應該主動提出立陶宛的情況。而客觀上,一些德國官員也曾敦促他這樣做,畢竟有十幾家德國公司也被捲入了中國對立陶宛進口的非官方禁令中。對於德國的這些中小型公司來說,因中方的脅迫,業務受到的影響很大。但很顯然,朔爾茨的「無為」讓德國的鄰國以及歐盟都失望了。
當然,這裡也要順便指出,立陶宛事件本身也反映了維爾紐斯政府的外交能力確實有更完善的餘地。再則,歐盟委員會在此也沒有起到應該起的作用,相反,也是用沉默和含糊其辭來應付過去。而德國新政府在前不久明明能跟習近平有直接交流的機會,卻假裝立陶宛事件不礙大事,這多少使朔爾茨政府的聲譽也受到影響。
中國的努力是否會成功?
從去年十一月來中方的努力給歐洲發出的訊號很明顯。一是,中國有能力與西方資本綁在一起、並維護自己製造業的主導地位是中國的國策。而中歐投資協定本來就是能強化這種國策。所以,這份協定對中國意義重大,對習近平個人的意義則更大。第二,軟弱的歐盟委員會是中國一直試圖繞過的對象。中共喜歡跟歐盟的大咖成員國直接作交易,而歐盟中數一數二就是德國了。這一做法,顯然是對歐盟的原則同時也是對其成員國的一種挑戰。
德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雖然已露出雛形,但由於聯合政府聲明中的約定以及綠黨、自民黨與朔爾茨的理念不同,其外交政策依然處在搖擺不定的階段。因而,目前還很難斷定,中方在嘗試的政治交易是否湊效。但是,留給德國新政府在對華戰略的設計(包括對美國的對華政策的態度)的時間已不多了。決定德中關係、德美關係命運的就看今年。
新內閣成員宣誓就職完畢,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上台。這裡麵包含多少老面孔、多少新面孔呢?
圖片來源: Abdulhamid Hosbas/AA/picture alliance63歲的肖爾茨(Olaf Scholz)接任梅克爾成為新一任聯邦總理。肖爾茨領導的社民黨贏得了今年9月舉行的聯邦議院大選。他是一位政壇老手,曾擔任過漢堡市市長,也曾擔任過德國財長,具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在新一屆政府中他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提高最低薪水。
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picture alliance/dpa2018年以來,哈貝克(Robert Habeck)和貝爾博克一起共同領導綠黨。在綠黨推選總理候選人的競爭中,哈貝克敗給了貝爾博克。最終綠黨在大選中的得票數低於預期。現在,哈貝克在內閣中親自負責綠黨的核心議題——成為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部長。另外,52歲的他也成為聯邦副總理。
圖片來源: Reuhl/Fotostand/picture alliance40歲的綠黨主席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 40) 在新內閣中擔任聯邦外交部長,她也成為德國第二個來自綠黨的外交部長。此前,費舍爾(Joschka Fischer)曾在施羅德政府時期出任外交部長。
圖片來源: Bernd Settnik/picture alliance/dpa自民黨總裁,42歲的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出任聯邦財政部長。財政部長在內閣中被看作是聯邦總理之後最為重要的職位。雖然今年的大選中,綠黨得票率高於自民黨,但自民黨仍是獲得了這一重要職位。
圖片來源: Abdulhamid Hosbas/Anadolu Agency/picture alliance對於不少人來說,勞特巴赫(Karl Lauterbach)是這次組閣中的一個驚喜。許多民眾和政界人士希望他擔任衞生部長,但起初他本人並無此計劃。現在肖爾茨稱讚他是專業人士,任命他為衞生部長。現年58歲的勞特巴赫是醫學專家、衞生經濟學專家。在新冠疫情期間,他頻繁在媒體亮相,針對疫情發出警告,也引發過一些爭議。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蘭布萊希特(Christine Lambrecht)之前是司法部長,如今成為國防部長。這是德國連續第三次由女性擔任防長。這位56歲、律師出身的社民黨人接手的是一項艱巨工作。她希望讓在軍事領域工作變得更具吸引力,計劃未來將持續評估聯邦國防軍的海外部署,並提供退出策略。
圖片來源: Hannibal Hanschke/REUTERS社民黨人蓋維茨(Klara Geywitz)是新內閣僅有的兩名來自原東德聯邦州的政治家之一(另一位是綠黨的萊姆克)。她成為新成立的建築和住房部部長,計劃將每年建造40萬套新公寓。現年45歲的蓋維茨来自布蘭登堡,2019年12月當選社民黨副主席。肖爾茨稱讚她非常有能力。
圖片來源: Reuters/A. Hilse德國內政部首次由一名女性領導。51歲的律師、來自黑森州的社民黨人費澤爾(Nancy Faeser)被肖爾茨任命為內政部長。費澤爾之前是黑森州社民黨及其議會黨團的主席。她希望未來重點打擊右翼極端主義,並承諾建立一支裝備精良的聯邦警察部隊,讓人們在德國國內感到安全。
圖片來源: Hannibal Hanschke/REUTERS53 歲的舒爾策(Svenja Schulze) 之前是環境部長,現在將接管經濟合作與發展部。這位社民黨人因為其在氣候保護領域的作為而為人熟知。肖爾茨在介紹內閣組成時表示,全球話題一直是舒爾策的動力,如今她來主管內閣中的這個國際版塊。
圖片來源: Toni Kretschmer/BMU/dpa/picture alliance沃爾夫岡‧施密特(Wolfgang Schmidt)是肖爾茨多年來的幕僚和親信。很多人說,沒有人比施密特更瞭解肖爾茨。他們二人曾在漢堡一起共事20年。施密特被任命為總理府負責人。
圖片來源: Kay Nietfeld/picture alliance/dpa49歲的海爾(Hubertus Heil) 是唯一繼續擔任原職的聯邦政府部長。這位社民黨人仍負責勞動和社會事務。他被認為是一位腳踏實地的實用主義者,政治關注焦點包括基本養老金和最低薪水。目前他已經宣佈,將為在家辦公爭取更多權利。
圖片來源: Uwe Koch/Eibner-Pressefoto/picture alliance自民黨聯邦議院的議會秘書長馬爾科‧布希曼 (Marco Buschmann)接管司法部。選戰期間佈施曼主張採取自由化的抗疫政策。
圖片來源: Torsten Sukrow/SULUPRESS.DE/picture alliance51歲的維辛(Volker Wissing)任自民黨總書記。在新的聯邦內閣中,他出任交通和數字化部部長。他對「紅綠燈」聯盟十分熟悉。他曾在萊茵蘭-普法爾茨「紅綠燈」政府中任職。今年的聯邦大選結束後,他參與了最初階段的組閣談判。
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picture alliance/dpa53歲的自民黨秘書長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出任教育部部長。她在聯邦議院擔任議員多年並且參與了此次組閣談判。今年選戰期間她著重於教育政策話題並且在一篇文章中闡述了自己對教改的展望。她提出應該實行「根本性的教育體系轉變」。
圖片來源: Michael Kappeler/picture alliance/dpa綠黨前主席厄茲德米爾(Cem Özdemir)接管糧食和農業部。他是德國首個擁有土耳其移民背景的聯邦部長。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J. MacDougall聯邦環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由來自綠黨的萊姆克(Steffi Lemke)擔任。來自東德的萊姆克學習農業出身。她在聯邦議院擔任議員時的工作重點是保護海洋環境。
圖片來源: Hendrik Schmidt/picture alliance/dpa聯邦家庭、老人、婦女與青少年事務部部長由施皮格爾(Anne Spiegel)擔任。40歲的施皮格爾屬於綠黨中的左翼陣營。家庭、婦女和青少年事務對於她來說並不陌生,她曾在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負責相關事務。
圖片來源: Armando Babani/AFP政壇老手、前綠黨主席羅特(Claudia Roth)在未來主導聯邦文化政策。現年66歲的她是綠黨最知名人士之一,自2013年10月起擔任德國聯邦議院副議長。她早年間還擔任過著名無政府主義搖滾樂隊Ton Steine Scherben(陶瓷、石頭和碎片)的經理。
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kolbert-press/B. Schreyer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