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多點市場、少點國家

Stefanie Schmitt
2016年11月5日

中國需要一個新的增長模式,深入改革勢在必行。以下是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聯絡處首席代表Stefanie Schmitt撰寫的客座評論。

China Baustelle Wirtschaft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Fei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中國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騰飛,幾乎是從零一躍躋身全球最有實力國家的行列。從2010年開始,中國成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民經濟體。如果以購買力計算,中國甚至自2014年起登上了第一大國的寶座。按照目前預測,中國今年的經濟總量將再次增加大約6.7%。

不過,這一令人驚羨的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舉債。特別是自中國為克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果而推出大規模振興經濟計劃以來,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今年10月公佈的數據,中國的總負債從當年大約佔國內生產總值(BIP)的145%猛增到目前的270%。

產能過剩

最成問題的是迅速膨脹的企業負債(據國際貨幣基金統計:企業負債達到GDP的169%)。中國的私營企業從國有銀行幾乎拿不到貸款,而中國的國有企業在今年前3個季度裡的投資同比增加了21.1%,私有企業只增加了2.5%。顯而易見,國有銀行貸款的大部分一如既往流向了國有企業,而這些企業經常利用這些資金,來提高早就缺乏需求、在經濟活力下行的背景下愈發成為負擔的產能。

這造成了供求關係的剪刀差迅速擴大,無論是在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還是在造船、煉油、化工、鋁製品以及造紙領域。以粗鋼產業為例,生產利用率從2008年的大約80%降低到2015年的67%,實際產量從12億噸降到8.03億噸。而與此同時,鋼鐵的過剩產能卻從1.32億噸上升到3.97億噸。即便如此,優質鋼材還是得從國外進口。

本文作者、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聯絡處首席代表Stefanie Schmitt圖片來源: Studio Prokopy

利益衝突

所有以上行業都有一個共同點,即主導它們的不是國企就是公共企業,股東常是地方的重要機構,而其在當地的利益讓其阻止產能的降低。在面對31個省份因為擔心喪失影響力、工作崗位和稅收而反對減少過剩產能時,中央政府似乎無計可施。

只要中央同地方之間沒有行之有效的金融平衡機制,各地方機構沒有賺取收入的機會,那麼如果國家財政體制不進行相應的改革,這一窘境便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現行政策恰恰事與願違--用企業的規模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其含義是:誰小就先關誰。自相矛盾的結果出現了:不是關閉企業,而是在當地繼續投資,直到企業達到不能被關閉的規模,經常的情況是還要超出這個規模。

此外,國家在能源、水、土地方面進行補貼,也對這些在市場條件下並不盈利的企業提供貸款,讓其得以長期維持下去。這些企業也很少對環境、衞生以及安全領域多投資,而這些在地方都不被追究。

改革勢在必行

從以往的經驗看,產能過剩的問題,光通過制定目標和展開運動並不能得到解決,因為問題的原因要複雜得多。對能源、土地和水進行價格改革已非常迫切,改革國有企業、為地方政府創造其他的收入渠道也勢在必行。

此外,中國還需要一個能夠安置那些因企業倒閉而下崗者的社保制度。換言之,中國的經濟模式到達了一個拐點,僅僅進行表面的小改動已經不能奏效。現在要進行的是深入的改革,這在一些情況下也意味著,要將中央的一些權力下放到地方或者交付給市場。

Stefanie Schmitt是經濟學博士目前任職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聯絡處(Germany Trade & Invest)首席代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