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中美貿易戰—誰會笑到最後?

沈凌
2018年5月26日

紛紛擾擾兩個月,來來往往幾會談:劍拔弩張的中美貿易戰突然間在5月20日出現轉機。這場「戰爭」就此偃旗息鼓?上海經濟學者沈凌認為,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

Symbolbild zur drohenden Zuspitzung des Handelskrieg s zwischen den Vereinigten Staaten von Amerika
關稅的大棒還懸在頭上圖片來源: imago/R. Pe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從一開始雙方的喊價來看,中美分歧相當大;那麼大的分歧怎麼可能在第三輪談判中就結束呢?所以,筆者認為,用"暫停"兩個字比較好。中美貿易戰,過去二十年一直斷斷續續地上演著,未來二十年估計還會像肥皂劇一樣繼續不斷。但是在這中間,少不了暫停和稍息。這不,美國財政部長已經說了:這次達成的是一個框架協議,能不能再後面落實這些原則,將會左右美國是否加徵關稅的政策。所以,這個關稅的大棒還懸在中國政府的頭上,一時半會兒還不會煙消雲散。

但是無論如何,美國政府不會在短時間內對中國1500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這對中國政府來講,是一個不小的勝利。因為美國無論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數,都遠在中國之上,加徵關稅,掀起一場貿易戰,對美國和中國的創傷完全是不對等的。更何況,美國最近的短期經濟也在上升途中,而中國的經濟轉型遲遲未能見效,因此,從短期時機上分析,中國政府的不利條件也遠大於美國。

為了讓美國在優勢情況下放棄貿易戰,當然必須做出妥協。就經濟代價而論,未來實質性地增加從美國的進口,特別是增加農產品和能源品(比如天然氣),其實遠小於因為加徵關稅而出現的出口下滑。如果這個算是代價的話,筆者認為代價不大。而且,這個步驟是中國過去二十年慣用的套路,輕車熟路。

核心技術:靠市場,還是靠政府?

而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以中興通訊和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的待遇能不能得到改善。這或許對中國的長期經濟增長有更加重大的影響。中興通訊面對的特別棘手,短期內無法解除禁令就有破產風險,而這是中國第二大的通訊企業,如此弱不禁風,必將影響中國政府對自有核心技術的重新審視,那麼未來十年,可以預料會有更加多的經濟資源通過政府而不是通過市場,配置到核心技術的研發上去。這聽起來很美妙,但實際上,卻很可能會事倍功半,因為目前中國的科研教育體制都沒有適當改革,其運作效率非常低下,看看前幾年的漢芯造假事件就可以知道,資源越多地掌握在這些人手裡,越不利於中國長期經濟增長。

中興躲過一劫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Dycj

而美國這次雖然沒有得到所謂2000億美元的逆差削減承諾,只得到了一個意向性的框架協議,但是因為關稅還是懸在中國政府頭頂,我相信在接下來的具體磋商中,美國人應該能夠拿到足夠多的好處。至少,中美之間達成一些犧牲第三方能源供給者份額的協議的可能性相當地大。所以,毫無疑問,從短期目標來講,美國基本上是有利無害,非常符合川普总統著作《交易的藝術》所展示出來的風格。

"技術戰"開幕

但是自從美國商務部宣佈禁運中興通訊以來,中國朝野幾乎一致認為美中之間的貿易摩擦實際上進入了第二階段,如果一定要聳人聽聞的話,那就是技術戰,或者叫長期經濟增長之間的較量。

借著四十年高速經濟增長,中國人由窮轉富,在世界上形成了一個很大的中產階級消費市場。所以很多時候,雖然中國人均GDP才相當於美國的15%左右,但是不少產品的消費量已經是全球最大,比如手機、電腦、汽車,以及能源礦產等初級產品。所以目前而言,中美經濟有很強的彼此依賴特性,但是這種特徵是:美國離不開中國的便宜,中國離不開美國的技術。這本來就不是一種對等的彼此依賴。

那麼,中國有沒有在技術上趕超美國的可能性呢?這取決於雙方誰能夠在如下的競爭中勝出:那就是對人才的培養利用和對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美國迄今為止的成功,主要依賴於三個因素:首先,統一的巨大市場,得到了資源有效配置帶來的溢價;其次,高度發達的金融市場和智慧財產權保护制度對創新的有效激勵;最後是開放自由的制度環境吸引了全世界的知識精英,尤其是二戰前後。

目前來講,中國有可能超越的只有第一條:統一的巨大市場;第二條是中國政府意識到並且意圖積極改善的,目前"市場換技術"的政策並不和保護智慧財產權的最终目的相矛盾,美中在這方面的差異或許並不那麼不可調和;最後但卻是最關鍵的因素,還是對人才的培養、吸引和運用能力。這一點,涉及到很多基本的制度性安排,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作者沈凌為德國波昂大學經濟學博士。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