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台北中正紀念堂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Christian Kob (德國之聲中文網)去年,我作為訪問學者來到台灣國立大學之前,剛剛結束了在美國東海岸劍橋市一所大學(譯者註:哈佛大學)的教職。毫無疑問,我在抵達這裡時,對於一場內戰結局的複雜性以及痛苦程度都深有感受。在我離開美國的時候,這個國家正陷入一場圍繞邦聯軍旗幟的爭鬥。在美國內戰中,由南部各邦組成的邦聯軍(美利堅聯盟國)最終敗給北方的聯邦軍(美利堅合眾國)。直到現在,美國南部還有不少紀念當年軍事勝利的遺址。150多年後,美國在解讀其歷史時依然"各自表述"。
在台灣,我在很大程度上再次目睹這一現象。這個島國起源來自中國內戰。1949年,蔣介石的國民黨敗退到這個島嶼。他們當時堅信自己依然代表真正的中國,那個在數十年前由他們領導創建的共和國。在此後的幾十年裡,光復大陸一直是他們宣傳話語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即便他們的大鄰居事實上已經逐漸成為經濟強國。而人民共和國則始終將台灣視為一個叛亂省份。
一段歷史,兩種解讀
正如一再發生的那樣,當勝利者和失敗者各自解讀歷史時,衝突在所難免。雙方在1992年才最終同意了"一個中國"的說法,儘管對其定義依然存在分歧。作為一個德國人,我很熟悉這種做法:在二戰之後,兩德-民主西德和共產東德-都認為自己是"一個德國"的合法代表。由於雙方都擁有一個強大的盟友-分別是美國和蘇聯-他們都能夠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台海軍演「演」給誰看?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美國和聯邦德國的經驗能為中國人民共和國與台灣之間的衝突帶來何種啟示?首先,也是最為重要的是,雙方應該繼續致力於"九二共識",為更美好的未來鋪平道路。在這一過程中,彼此都不應該被迫喪失尊嚴。
因為一件事情很清楚:台灣不可能收復中國,人民共和國也不可能佔領和削弱台灣。兩個國家分享共同的文化遺產和悠久歷史。今日的台灣是一個現代化、開放和寬容的民主政體,與蔣介石1949年帶到台灣的獨裁政權毫無共同之處。作為一個德國人,台灣近代史的這一方面令我極感興趣。我經常受邀針對"轉型正義"議題發言。
這一科目的首要問題是:民主國家如何對待獨裁時期的代表和人物?德國在統一近30年後的今天,依然在討論怎樣才是正確的方法。在共產東德,公民被剝奪公民權利、投入監獄、遭受酷刑。當東德政權崩潰後,受害者和加害者不得不學習如何在新的德國之內共存。
面對中國官方提出的要求,包括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在內的諸多德企已經乖乖「合規」,在網站上將台灣、香港和澳門視為中國的一部分。那排名前十的德國企業目前是如何處理這三地的名稱呢? 圖片來源: DW 根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曝光的中國民航局發給美聯航(United Airlines)的信件,中國官方要求相關企業網站在「國別」或「國別(家)/地區」選項中,不應將台灣或台灣地區與中國並列,不得出現「中國、香港、台灣」並列。台灣應稱「中國台灣」或「中國台灣地區」。網站中的中國地圖須包含台灣,港澳台與中國應用同樣的顏色標識。
圖片來源: Reuters/L. Nastro SAP目前是德國最值錢的公司,公司市值已經超過1180億歐元。這家歐洲最大的軟體開發企業主營業務為企業資源管理軟體。在中國市場的業務廣泛。公司德國總部的主頁上,台灣、香港和中國被並列顯示在「國家或地區」的選項欄裡。進入台灣的專屬頁面後,右上方顯示國旗的地方也會出現台灣的青天白日旗。
圖片來源: Sap.com 西門子憑著目前將近1000億歐元的市值在DAX排名第二。公司在機電和電子領域具有領先地位,業務深入能源、醫療、工業及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在公司的全球網站上只有「地區」這個概念。其中,「中國」和「香港澳門」以及「台灣」並列存在,不符合中國官方的要求。
圖片來源: Reuters/M. Dalder 拜爾股份集團是德國製藥和化工領域的傳統老牌企業。世界500強之一,最著名的產品是阿司匹林。目前公司以900多億歐元的市值在DAX排名第三。公司網站上,「中國」、「台灣」和「香港」在「亞太地區」一欄選項中並列出現,同樣不符合中國官方的要求。
圖片來源: Bayer AG 把中國視為「第二故鄉」的大眾公司以870多億歐元市值排名DAX第四。它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性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集團主頁上的地圖很「聰明」,沒有對不同國家使用不同的顏色。但在城市的標示上,上海對應的國家是「中國」,而台北對應的則是「台灣」。
圖片來源: volkswagen.de 安聯是德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以860多億歐元的DAX市值位居第五。通過和中國中信信託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立足中國市場,在台灣也有非常廣泛的業務。公司的德語主頁將中國、香港和台灣並列放在「地區/國家」的歸類中。
圖片來源: allianz.de 從營業收入上來說,有150年歷史的巴斯夫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企業。在DAX的榜單上以820多億歐元市值位居第六。公司在主頁上提供的區域轉換功能中,同樣將中國、香港和台灣並列。
圖片來源: BASF SE 作為DAX市值前十榜單上的第二家車企,戴姆勒以730多億歐元市值排名第7。這個同樣把中國視為「第二故鄉」的德國老牌豪車製造商如今已經大約有10%的股份握在吉利老闆李書福的手裡。所以集團公司的網站非常「合規」,也就不太令人驚訝。在香港、台灣後面都打上了「中國」的標識。
總部位於波昂的德國電信,在高度寡頭壟斷的中國電信市場上無法有何作為。只在上海開設了為企業客戶提供雲和高性能網路服務的T-Systems公司。在台灣、香港和澳門都沒有直設分公司。所以這家DAX市值排名第8的德國企業在T-Systems的業務網站上只有「China(中文)」的地區選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U. Baumgarten 在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研發網路的寶馬,對中國市場同樣十分重視。除了集團大佬不斷拜訪中國以外,這家DAX市值排名第9的德國車商在集團網頁的國家選項單中沒有囊括香港、澳門和台灣,只有中國這一概念。在DAX前10名的德國車商中是最「合規」的一家企業。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 Gebert 德國馬牌(又稱大陸集團)這家DAX市值第10名的德國企業以輪胎製造起家,目前已經是一家能夠提供多元產品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20多個分支機構,在台灣設有2個。雖然公司在香港也有分支,但網站在「國家/地區」的選項中沒有提供「香港」這一選項。「台灣」則和「中國」為並列存在的選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O. Spata
在台灣的日子裡,我意識到年輕一代與過往歷史剝離。1949年結束的內戰過於遙遠。因此他們更覺得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
台灣證明民主成功
世界各國應該呼籲衝突雙方保持克制。與此同時,有必要強調台灣的民主自由模式。這個島嶼畢竟是德國乃至歐盟最為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也是世界影響力排名第19的國家。台灣的例子再次證明民主模式的成功:政治自由和經濟自由齊頭並進,並最終帶來繁榮與和諧。儘管我們與中國保持友誼,台灣依然是亞洲國家中的一個特殊盟友。
中華人民共和國贏得了內戰勝利。用自己的話語來解讀戰爭結果符合中國利益。就此而言,這個國家的做法並不令人奇怪。雖然可以理解其中背景,卻無法以此作為北京解釋所作所為的藉口。習近平主席領導下的中國高層沒有展示出任何意願,重建兩個差異巨大的手足之間的智慧與和諧。如果未來這一幕能夠上演,人民共和國將能實現其目標:成為國際舞台上傑出而且負責任的一員。
圖片來源: Harvard University/D. Elmes Alexander Görlach是一名哈佛學者,也是英國劍橋大學地區與國際問題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他是卡內基倫理與國際事務委員會的高級學者,同時擔任德國呂內堡大學的倫理與神學榮譽教授。他擁有比較宗教和語言學博士學位。Alexander Görlach是政論雜誌《歐洲人》(The European)的創辦者,並曾在2009年至2015年之間擔任該刊總編。他現在是《紐約時報》和《新蘇黎世報》的評論作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