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台灣政治人物的必要技能

2023年5月11日

正在積極爭取國民黨總統提名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因為在造勢活動上台語結巴而被批評,台語或其他台灣常用語言是否流利,雖然不見得會決定當選與否,但是在台灣政治上卻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日積極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近日積極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2024台灣總統大選。圖片來源: Walid Berrazeg/Hans Lucas/imago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郭台銘在高雄造勢活動上嘗試以台語演講,被説成是根本聽不懂、甚至人說他的台語需要「翻譯」;從出身背景和經歷來看,台語不是郭台銘的「母語」,甚至也不會是他常用的語言,那麼為什麼他可以説是硬著頭皮還是試圖在造勢活動上用台語講話呢? 

有的説法是他認為既然是在南部的高雄、也許用台語可能會讓到場的支持者感到比較親切、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姑且不論效果如何,倒是顯示了台語在內的各個方言可以説是台灣政治人物不可或缺的必要技能,每個政治人物都會視當下的場合與地點使用方言,不過所謂的使用並不一定是挑戰高難度表達方式,但是開場如果沒有提到的話,那可就犯了大忌。 

所以每當選舉一到、候選人站上造勢場合舞台的那一刻、一開口向支持者打招呼,國台語雙聲帶根本就是台灣人口中的「小case」(小菜一碟),而且還有可能被看成是誠意不足,因為雖然台語使用人口最多、最普遍,但是在場的可能還有說客話或者是原住民語言的族群,所以政治人物有的時候要用三、四種不同語言向大家問好。這當中又可能有不同的腔,台語的話,彰化的腔和台南的就很不一樣、桃園的客語和屏東的也很不一樣,這些都得事先打聽和準備好。 

台灣在很早以前就推行「國語教育」,理論上絕大部分的人聽得懂也會說國語,所以說台語或客語等並不是用來宣揚自己政見,主要還是表示對選民的尊重;早年獨尊國語的年代也就是還沒有解嚴開放的時候,台灣當時已經有小規模的差額選舉,但是明確規定競選活動不能出現「方言」,那個年代的候選人大部分都是「很聽話」的,可是少部分「不聽話」的候選人就會違規測試底缐。 

到了民主化之後就開始百無禁忌,可是也不是沒有爭議,好比説當年民進黨的競選場合大多都是說台語,就曾經被批評是「換湯不換藥」、另類地歧視其他方言、和威權時代「獨尊國語」沒兩樣,是獨尊閩南的「大河洛主義」,讓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從台語的單聲道進入了多種方言的多聲道,從此民進黨、國民黨還有其他的政治人物注意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不但在政治上競爭、也在語言的運用上各別苗頭。 

台灣總統蔡英文公開場合除了用「國語」,也常用台語或客語等表達親民立場,據說她有福佬客和台灣原住民血統。圖片來源: Taiwan Presidential Office via AP/picture alliance

台灣選舉語言學

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早就被訓練到多種語言切換自如,不過隨著台灣新住民愈來愈多,已經有政治人物開始準備學習香港的廣東話、越南語、印尼語,或許有人會說既然移民到台灣,應該是已經會國語才能取得國籍、拿到投票權,為什麼政治人物反而要遷就新住民呢?曾經有政治人物說,很多選民決定投票支持的因素取決於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則是來自於你跟他們講相同的語言,他們聽到熟悉的語言,就會覺得放心,不但拉近了距離,也會加強選民的認同感。 

不會講台語或客語等未必不會當選,不過選民可能就會對你沒好感或者是沒什麼印象,拿到選票的機會就小了,民主選舉一票就是一票,任何一個候選人都不願意冒這種風險,就算當選了,這還是一樣很重要,例如桃園市,台語人口雖然不少、講客語的人口可也是從山上到海邊,還有原住民、講雲南話、大陳島話的聚落,民選官員還有民意代表逢年過節向選民拜年的時候能不講幾句嗎? 

台灣許多1950、1960年代出生的所謂「外省第二代」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台語之類的台灣本地語言,他們接觸比較多的反而可能是自己父母家鄉的方言、住在相對封閉的眷村或者外省人居多的地區,郭台銘就是這種背景的「外省第二代」,在那一代人成長過程中,台語和客語受到嚴重歧視,在學校講要罰錢,還要脖子上吊著「我不説方言」牌子罰站的荒唐年代,所以很多「外省第二代」要到二十歲左右才有機會接觸國語以外的語言。 

會説台語或客語的人大概不會否認,這些語言學習難度不亞於學習一種外語,語言的邏輯思考和習慣都和國語大不相同,以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郭台銘也許真的並沒有準備好用台語演講,至於到底會不會影響他的支持度,其實也很難説,現在當然不知道未來郭台銘是對用台語演講避之唯恐不及,還是會繼續挑戰這個對他而言可能是高難度的任務,不過起碼知道他曾經嘗試過了。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