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川普“聯俄」就肯定能「制共」嗎?

2025年3月4日

面對川普最近拋棄美國的西方盟友、輕易地向普丁讓步以及蔑視烏克蘭的言行,不少人為此辯護,認為是他現在的「聯俄」是為了更有效地「制共」,即對付中國。旅德華人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這兩者之間實際上根本不存在內在邏輯,今天的川普也不是當年的尼克森。

川普真的要籠絡普丁對抗習近平?(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Lukas Coch/IMAGO

(德國之聲中文網)1972 年尼克森總統的中國之行結束了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長達 25 年的隔絕狀態,並促成兩國於1979 年建立外交關係。當時,尼克森用意很清楚,就是利用中國跟蘇聯的矛盾,用所謂的「親中制俄」,來削弱蘇聯的影響力和勢力範圍,從而改變世界格局。 

應該說,尼克森的這步棋當時確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中美關係的正常化給世界格局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而目前,也有一些川普的支持者認為,現屆美國政府放棄原則、討好普丁、蔑視烏克蘭和歐洲的做法,是為了早日結束烏克蘭戰爭,從而使得美國能更有效地對付中共,把今天的川普策略跟當年的尼克森計謀來作比較。

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把川普的做法和用意以及外部環境作一下仔細的分析,就會發現這種說法的破綻很多。

當今的中俄關係遠勝中蘇

首先,今天的中俄關係跟當初的中國與蘇聯情況正好相反。儘管在下層,中國跟俄羅斯之間依然有些糾結不清的問題,但是從最高領導層來說,普丁和習近平的私人友誼已經超過一般的所謂友情。而俄羅斯自所以冒險侵略烏克蘭, 部分也是因為普丁預測到習近平領導的政府會對他充分的支持,這樣才使得他有決心發動這場戰爭並且打一場持久戰。如果沒有中國從金融、貿易、工業(軍用兩用產品)以及外交等全方位的支持,俄羅斯顯然無法支撐到現在。 當然,俄羅斯也給了中國一些回報,如軍事技術、廉價的石油和天然氣、國內市場,以及中亞後院。 總之,今天中俄紐帶和當初的中蘇緊張關係是無法比擬的。 

中俄關係:真朋友還是權宜合作?

02:3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普丁的算計

當然,即便如此,習近平對川普与普丁的暗地交易,並非沒有一點警覺。相反,他也是很謹慎地在關注著,並希望能對此有所掌控。這就是為什麼在俄美雙方在沙烏地會面前後,習近平跟普丁又是影片會面又是打電話,非要多次強調「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鄰居」。 道理很簡單:川普跟普丁和好,甚至恢復所謂的友情,正中普丁的下懷。 國際民主陣營的領導國家,現在也願意屈身重新評價普丁,恢復俄羅斯的地位,而同時對普丁的敵人,即其他西方國家和烏克蘭給與打擊(至少是心理上的),這不正是普丁急需的嘛。 

普丁很掌握川普的特點。前者已經準備好給川普政府一些甜頭,如願意提供給美國自己的(包括俄方佔領的頓巴斯的)稀土資源,用於開發。 而且,據說川普已經讓他團隊的人表明對俄羅斯北極資源的興趣。 普丁甚至在考慮今後削減一部分中國在北極的項目,從而能給美國一些好處。 

對普丁來說,這樣做,也許能使得習近平今後要出更大的力氣來維護中俄的聯盟,從而使得俄羅斯獲利更大。 

但普丁並不會因為川普而拋棄習近平。普丁是那種講交情的黑手黨類型政治人物。他深知習近平在他危機時期的幫助之不易。儘管並不認可習近平的共產主義意識,但兩者都是威權主義者,普丁絕對不會隨意背叛自己的朋友。

「大嘴」川普

而川普在烏克蘭議題上所做的一切,總體來說實際上是在給美國自己世界領袖地位降格。在他之前,世界秩序多少還是建立在規則之上,但他主動打破了這種秩序,無規則成了常態。這至少對他執政期間的美國政府的可信度和號召力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普丁一方面似乎也在努力為了跟川普的友誼,為美國提供一些便利,但就連他心裡也會對美國如此一個民主強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美國能把俄羅斯拉進西方的民主陣營。

而事情另一方面是,川普对國際事務的掌控能力遠不是他大嘴許諾的那樣。就以關鍵的烏克蘭和談為例。他根本不知道,普丁現在到底是否願意和談。普丁和談的前提是烏克蘭不僅要屈認被佔領的領土合法性,而且要全面投降。而且,從不久前俄羅斯國防部部長的講話可以斷定,他們認為只需要半年時間,就能完全戰勝烏克蘭。 換言之,川普的和平之夢何時成真還是個大問號。

川普与澤倫斯基隔空互懟

01:2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有限力量 

最後,我們從中國本身的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和外交實力來看。由於川普在摧毀拜登政府努力建立起來的對中國擴張力量的制衡機制,而且,他即便對民主陣營的國家,如台灣,也是用一個生意人的角度處事。而中國在東南亞已經成為一個地區霸權。至少在川普执政期,這將給中國擴張一個很好的機會。至於軍事方面,中國的海軍規模以及武器裝備,在西太平洋地區可以和美國媲美甚至部分地超越。且不說其意願究竟有多大,川普政府即便要從軍事上制服習近平,也並非那麼容易。 

談到這個問題,勢必使人們想到台灣問題。筆者以為,川普时期,儘管美國兩黨都對台灣問題有比較一致的看法,而且台灣也許能得到所急需的美國軍事援助,但客觀上,和往屆政府相比,川普政府的台灣政策和東亞政策很可能更容易為習近平武力奪取台灣提供誤判的機會。 

總之,無論從外部條件還是川普政府的策略本身來看,聯俄跟制共之間不存在一種必然的因果關係。有人把川普对烏克蘭的出賣行為和言行,看成是為了實現「制共」而不得已而為之的「惡」,從而為川普那種分裂民主陣營的做法辯護,只能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川普再度執政 美國的印太盟友將迎來什麼?

02:1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德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