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外交雖然有一套基本的禮儀和規範,講究技巧,但根本上還是取決於國家實力,這一點並不因為人類早已進入現代文明,21世紀都已過去1/5而有改變,只要世界以民族國家為基本單元,未來很長時期估計也是如此。這當然不是說外交一定是弱肉強食。雖然不少戰略家認為當今人類仍是叢林世界,奉行叢林法則,但即便如此,公然違背人類基本倫理和文明常識的弱肉強食是不允許的,這點應該還有共識。
不過,既然外交本質上取決國家實力,當然誰最有勢力,誰就主導地區或全球秩序,掌控規則。某種意義上,一個仁慈的霸權比沒有霸權、世界的無規則無秩序更有利於人類的整體利益和多數國家的利益。而迄今為止的人類歷史,雖然有很多爭霸上演,但只有美國才是真正的全球霸權,相對而言,也是仁慈的霸權。美國主導下的國際秩序,讓人類繁榮了半個多世紀,其中中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隨著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美國的霸權近年有所衰落,儘管這存在爭議,然而可能也是事實。中國被認為最有能力挑戰美國的霸權,國務卿布林肯前不久公開表示,中國是唯一有實力對美國塑造"規則、價值和關係"全球體系能力構成嚴重挑戰的國家,將中國列為本世紀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考驗"。也許布林肯對中國的力量有高估,但無疑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對美國進行全方位的挑戰。
香港、新疆、南海;新冠、間諜、華為......中美兩國糾纏已久的問題都集中在7月一次爆發,譴責與制裁你來我往,混戰中究竟誰贏了面子,誰輸了裡子?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中國外交部周五 (7月24日) 中午針對美國要求北京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一事作出回應,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與運行許可,並要求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與活動。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G. Chai Hin 7月21日,美國下令中國在72小時內關閉休斯敦總領事館,指該領事館涉嫌協助商業性的間諜行動、竊取科學研究成果。中國稱這是美國單方面決定,威脅報復。總領事館人員在院子裡用明火焚燒文件,消防人員趕到現場但未被允許進入。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D. J. Phillip 美國遊說各國封殺華為。英國7月14日宣佈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現有華為產品2027年前全面拆除。這意味由英美澳紐加組成的「五眼聯盟」中,僅剩加拿大未宣佈禁用華為。不屬「五眼聯盟」的法國也在22日宣佈不續購華為設備,間接在2028年前讓華為退出該國5G市場。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T. Ireland 蓬佩奧一連兩天訪英,先後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和外相拉布會面,討論包括香港國安法丶新疆人權及5G通訊網路等問題,盛贊英方對華強硬的措施,並呼籲「整個世界」共同對抗中國。圖中,蓬佩奧與約翰遜會晤時保持社交距離。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H. Mckay 美國司法部7月21日起訴兩名中國公民,指他們意圖竊取新冠疫苗研發機密。這兩名被告分別為34與33歲,涉嫌竊取價值數千萬美元的商業機密、智慧財產權與其他有價值的商業資訊。美方批評中國已成窩藏駭客的天堂。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Xinhua/Zhang Yuwei 7月20日,美國稱11家中國公司涉嫌侵犯新疆人權,將之列入黑名單。這些公司未經美國政府批准,不能從美國公司購買零件。名單包括紡織業、發飾業、訊息科技與基因分析公司。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O. Kose 美國7月15日宣佈,因華為「為那些在全世界侵犯人權的政權提供物資支持」,對華為員工的簽證實施限制,蓬佩奧說華為要為違反人權負責。華為則稱該公司是一個「私人的、由員工擁有的企業」,獨立於政府運作,對於簽證禁令感到「非常失望」、「非常不公平」。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N. Berzane 《港區國安法》7月1日實施後,美國隨即懲罰中國對香港的 「壓迫行動」,川普7月14日簽署《香港自治法》,制裁涉港中國官員與銀行,同時簽署行政命令終止香港在美國法律下的特殊地位,影響香港的經濟待遇以及進口美國敏感技術的資格。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K. Tsuji 美國政府7月9日以涉及「重大人權侵犯」為由,制裁政治局委員、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等4名涉疆中國政府官員,是美國有史以來制裁過最高階的中國官員。他們被凍結資產及禁止入境美國。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Ng Han Guan 因應美國制裁,中方在7月13日「對等」制裁4名美國政治人物,包括聯邦參議員克魯茲、盧比奧、眾議員史密斯、美國際宗教無任所大使布朗巴克、以及美國「國會-行政部門中國委員會」。中方沒有透露上述人士使用中國金融系統或取得中國簽證將受到何種阻礙。
圖片來源: DW 7月1日至5日,中國在西沙群島軍演,恰與美國7月4日國慶日起的航母演習重疊。7月17日,中國在西沙群島部署了至少8架戰機,美方同一時間增派兩架B-1B轟炸機到關島。同日,美國尼米茲號(USS Nimitz)和雷根號航空母艦(USS Ronald Reagan)也在一個月內第二次造訪該海域,也是2014年以來美軍首次在南海舉行雙航母軍演。圖為雷根號航空母艦。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A. Wallace
中美"2+2"阿拉斯加會談就在這個背景下舉行的。從雙方的開場白看,雖然美國把中國定位於挑戰者,然而顯然也沒有把中國看作"對等"的談判對象,還帶有某種教訓的味道,被中國外交官認為"居高臨下"冒犯了中國尊嚴,招致反擊。中國外交官這種在美國土地上怒懟美國的行為,美國以前可能確實從未遇到過,中國官方因而有理由宣稱它"平視"了美國。
問題在於"平視"之後,中國試圖在事關主權、發展和安全利益上為美國劃紅線立規,後者是否遵守,在未來的中美競爭中,如果美國挑戰中國的規矩,中國是否有實力去捍衛。
儘管官方如今宣稱中國可以"平視"美國,然而,只要不過於自大,稍微謙虛一點,中國的決策層及其智囊團理應清楚兩國還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總體國力不在同一等級,只不過中國把希望寄託在未來若干年,認為以目前的發展速度,至少中國在經濟上在8-10年可以趕上美國,而只要中國經濟總量超美,其他方面的超越都好辦。
中美阿拉斯加會晤 雙方互不相讓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經濟實力主宰一切? 經濟是基礎。雖然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這話用在國家上也貼切。目前中國的GDP相當於美國的七成,這在過去的挑戰者裡,無論蘇聯還是日本都沒到這個程度。就此而言,中國確實比之前的挑戰者對美國的衝擊大。也正如此,不少嚴肅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超美只是時間問題,而且這一時間不會太遠。當然認為中國經濟永遠趕不上美國的學者亦有。
不過,假如中國經濟在未來10年趕上美國,中美的差距是否就被抹平了,中國就能主導世界?
當然不是。儘管經濟壯大,中國有更多財力用於教育、科研、軍事和產業更新等,但要和美國並駕齊驅不那麼容易。
美國的強大,普遍的看法是因有美元和美軍。美元事實上的世界貨幣地位不但使得美國能夠在金融上號令天下,它還有一個獨特的功能,即借助美元,美國的"長臂管轄"和對世界其他國家的制裁成為可能。美軍更是維護世界秩序的支柱。中國經濟超美固然能夠衝擊美元地位,但人民幣在未來10年替代美元或者只是和美元一起成為世界主要貨幣,基本不大可能。中國經濟超美也使得國防預算趕上或超過美國,同時科技的提升也有助於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改善,然而解放軍在未來10年要成為一支像美軍一樣的全球軍隊仍然難度很大。當然在東亞,解放軍也許能抗衡美軍。
"朋友圈"的力量 中美最大的差距其實在盟友體系和高科技及其供應鏈上。中國在非西方特別是威權和獨裁國家能夠找到很多響應者,某種程度上,已然是它們的領頭羊,但現實世界畢竟是由美國和其西方盟友主導。
最近,歐盟英加就中國的新疆問題對中國發起了制裁 ,這是它們在八九之後首次制裁中國,顯然,這是西方內部協調行動,要在人權和民主問題統一立場,對抗中國。儘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問到此事時表面上顯得滿不在乎,和楊潔篪反駁布林肯一樣,認為"這幾個國家的聲音不代表國際輿論,他們的立場不代表國際社會的立場,他們更沒有權利、沒有資格代表國際社會",說"中國的朋友圈實際越來越大"。但若真的不在乎,就不必制裁歐盟,召見歐盟和英加駐華大使抗議。也可把中國的反制和外交部發言人的表態理解成正是中國對西方的"平視",可這樣的"平視"並未能嚇退它們在新疆問題上後退。
從「再教育營」到「種族滅絕」:中國新疆政策遭國際譴責
對新疆少數民族的族群壓迫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一項重要指責。美國和加拿大官方已將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的所作所為定性為「種族滅絕」。2017年到2019年間,新疆人口出生率從15.88‰降至8.14‰,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1.4‰降至3.69‰。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O. Kose 中國自2017年起在新疆大規模設立所謂再教育營,拘押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德國獨立學者鄭國恩(Andrian Zenz)的研究首先披露了這一現象。國際媒體從2018年初開始對此報導,逐漸揭示有關拘禁營內強制勞動、虐待、洗腦等侵犯人權的做法。
圖片來源: AFP/G. Baker 中國官方稱這些教育營為「職業培訓中心」,其目的是杜絕極端主義、為維吾爾人提供就業技能。2019年12月9日,新疆自治區政府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宣佈,所有學員已經「結業」,開始新生活。但仍有很多海外維吾爾人反映家人被拘禁。
圖片來源: Reuters/T. Peter 人權組織還指責中國在新疆實施全民監控、文化同化、剝奪宗教自由、強推節育以控制人口增長等措施。北京始終否認所有對新疆侵權行為的指控。2020年,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還曾宣稱中國的治疆政策「完全正確」、「成果顯著」。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Parks 2020年7月6日,兩個流亡海外的維吾爾人團體委託律師向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遞交訴狀,控告中國政府犯下"種族滅絕"和"反人類"罪行,並提交了有關證據。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也名列被告。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的任務是為種族滅絕、戰爭罪行和其他暴行的受害者伸張正義。但中國不承認其管轄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P. Dejong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土耳其總理艾爾多安一直對中國對待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方式提出強烈批評,甚至在2009年新疆發生騷亂後譴責中國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據報導,當時有很多維吾爾人逃亡到土耳其。然而從2016年開始情況發生變化。隨著中國與土耳其的經濟關係升溫,艾爾多安政府不再批評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
圖片來源: Murat Kula/AA/picture alliance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2月19日報導,美國國務院法律顧問辦公室於年初得出結論認為,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的大規模監禁和強迫勞動屬於反人類罪行,但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中國在新疆進行了「種族滅絕」行為。報導援引人權觀察組織國際司法專家Richard Dicker說,「種族滅絕是很難在法庭上證明的」,因必須確認犯罪者「有非常明確的意圖「,「基於某個群體的宗教,種族或民族背景,消滅全部或部分人口」。
圖片來源: Ng Han Gua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2021年1月19日,在川普卸任前一天,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稱中國迫害維吾爾人的作法已犯下「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繼任國務卿布林肯 (Antony Blinken) 在19日的確認聽證會上向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表示,他同意蓬佩奧稱中國迫害維吾爾人之舉為種族滅絕的聲明。
圖片來源: Saul Loeb/REUTERS 英國首相約翰遜認為,「認定種族滅絕是法律問題,但我可以說,我認為新疆正在發生的事、針對維族人發生的事極其令人憎惡。」英國下院已否決疑似針對中國的「種族滅絕修正案」。 假如該案通過,英國將以法律形式禁止同犯有種族滅絕罪行的國家簽署自貿協定。
圖片來源: Jeff Overs/PA Media/BBC/dpa/picture alliance 英國外交大臣拉布(Dominic Raab)2月22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言中指出,酷刑、強制勞工以及強制節育等都在中國的新疆以「工業化規模」發生。拉布呼籲,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巴切萊(Michelle Bachelet)或其他獨立專家應「立即和不受限制」地進入新疆,人權理事會應該就此事做出一項決議。中國外長王毅對此則回應稱歡迎聯合國人權高專訪問新疆:「新疆地區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
圖片來源: Ashraf Shazly/Getty Images/AFP 加拿大國會2月22日以266比0的票數通過一項動議,認定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和大多數內閣成員則投了棄權票。特魯多一直不願將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人的做法定性為種族滅絕,稱該詞「極其沉重」,並表示在做決定前需要進一步審查。
圖片來源: Sean Kilpatrick/The Canadian Press/ZUMAPRESS.com/picture alliance 荷蘭議會2月25日通過一項不具約束力的動議,稱中國在新疆對待維吾爾穆斯林的方式屬於「種族滅絕」。首相呂特(Mark Rutte,圖)所屬的政黨對該動議案投下反對票。荷蘭外長布洛克(Stef Blok)表示,政府不想使用「種族滅絕」這個字眼,因為聯合國和國際法庭都尚未做出相關認定。
圖片來源: Bart Maat/ANP/AFP/Getty Images 新疆社會科學院2020年9月公佈《關於境外炒作新疆人口問題的研究報告》,稱近年來新疆人口持續增長,其中維吾爾族人口增幅和出生率均高於全疆平均水準,所謂「種族滅絕」沒有任何根據,並稱2018年新疆人口增長出現下降,是全面落實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也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和各族群眾生育觀念轉變的體現。中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新疆2010至2017年的人口出生率均在15‰左右,其中2014年為16.44‰。但2018年,新疆的人口出生率降至10.69‰,2019年降至8.14‰。新疆人口自然增長率2017年為11.4‰,2019年跌至3.69‰。
圖片來源: Imago-Images/H. Lucas
未來10年,全球體系及其主導力量不太可能改變由美國及其盟友主導的事實。中國在一些問題上會得到非西方國家的呼應,然而,要它們全心全意協助中國對抗西方,除了少數幾個國家,基本做不到,畢竟大多數非西方國家,即使一些威權國家,也不願公開得罪美西方。而在拜登領導下,美國和盟友的關係將恢復到傳統狀態,它們已經意識到中國對西方自由民主體制的威脅,因此在涉及民主和人權的問題上同中國對抗的立場與意願更堅定。就算中國的力量在未來繼續增長,但以一對多,誰得勝誰吃虧,從常識言是不能辨別的。
美國的盟友體系也將在科技及供應鏈上表現出來。在中美的科技競爭中,雖然中國近10多年來投入力度很大,科技進展神速,特別在AI、5G、大數據等高技領域接近或者超過美國,然而,在總體科技實力尤其多數關鍵技術方面,中美差距明顯。晶片製造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美國下達晶片禁令後,幾個主要生產廠商對中國晶片一斷供,就使得中國技術最先進的企業--華為的手機生產線不得不停下來,陷於困頓。像這樣卡脖子的技術還有很多。
去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實體清單」。這意味著今後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批准,華為將無法向美國企業購買元器件。不過後來美國向華為發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許可並數度延長。直至今日,美國已經向華為拋出了數項制裁措施。 圖片來源: AFP/M. Medina 2019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表示,將把華為及70家關聯企業列入「實體清單」。今後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批准,華為將無法向美國企業購買元器件。華為公司作出回應,表示「如果美國限制華為,不會讓美國更安全,也不會使美國更強大」。
2019年5月21日,華為在美國提起訴訟,要求駁回美國政府對華為下達的實體名單禁令。同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將對華為的實體名單禁令延遲90天,直到8月中旬才會生效,以便華為及其商業夥伴需要時間升級軟體以及處理一些合同義務的問題。8月19日,美國再次決定將華為購買美國產品的臨時許可延長90天,截止日期約為是11月19日。
圖片來源: Reuters/M. Childs 2019年5月21日,Google公司在川普的要求下首先開始限制安卓系統和相關應用在華為的使用。由於安卓為開源系統,這意味著華為依然可以通過AOSP繼續開發,但無法使用最新的安全補丁。同時,華為手機將不能正常使用內置的Google應用商店、Google地圖、Gmail等內容,但目前已在使用的設備不受影響。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AA/M. Kaynak 2019年5月28日,華為向路透社記者指控聯邦快遞將兩個從日本送往中國的包裹私自「轉送」到了美國,並且意圖轉送另兩個由越南送往其他華為亞洲辦公室的包裹前往美國。華為表示包裹內沒有「任何技術」,僅是商務文件。當日,美國聯邦快遞在其官方微博上承認將華為寄往中國的兩個包裹送往了美國,表示「貨件被失誤轉運」並且「沒有任何外部方面要求聯邦快遞轉運這些貨件」。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Wang Qiming 2019年6月25日,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將華為列為美國和其盟邦的國家安全威脅。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J. Schwenkenbecher 2019年8月7日,白宮宣佈禁止美國政府部門購買華為的設備和服務。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表示不與華為做生意。其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對中國特定企業採取歧視性和不公平的做法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 Brandon 2019年12月4日,美國紐約東區聯邦法院法官下令批准聯邦檢察官提出的取消詹姆斯‧柯爾(James M. Cole)在政府訴華為案中擔任華為首席律師的資格。 翌日,華為宣佈起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認為FCC「有關禁止華為參與聯邦補貼資金項目的決定違反美國憲法以及其它法令」。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Images/J.Martin 2020年,3月11日,美國宣佈將對華為的臨時許可再次延期至5月15日。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P. de Melo Moreira 2020年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延長華為臨時許可90天。同日,美國商務部要求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公司,須獲美國政府許可,才可向華為出口供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dpaweb/T. Brakemeier 2020年7月15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佈,將對侵犯人權的中國科技公司的雇員實施入境簽證限制,其中包括華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翌日回應稱,「美國關於中國人權的指控是本世紀最大的謊言,美國政府應為此感到羞恥,美國人民應為其擁有這樣滿嘴謊言的官員而感到難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PRESS.com/R. Chiu 2020年8月17日,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制裁將延後90天,並允許中國公司從美國公司購買產品,以便為現有客戶提供服務。同一天,美國商務部宣佈對華為以及被列入實體清單上的華為在境外的附屬機構採取進一步的限制措施,禁止它們獲取在美國境內外開發和生產的美國技術和軟體。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還決定把另外38家華為關聯實體列入實體清單。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V. Yu
沒有自由,何來創新 中國雖然已經開始了關鍵技術的攻關部署,十四五和2035遠景目標規劃瞄準人工智慧、量子訊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以及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佈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但是,在解決卡脖子的科技攻關上,中國的軟肋不在硬體,而在軟體,即思想和制度。儘管中國在遠景目標規劃中也強調鼓勵自由探索,強化應用研究帶動,然而,習近平對思想的壟斷和政治化只會更加扼殺創新需要的寬松的科學氛圍和自由探索的科學精神。
不僅如此,美國在科技上可以和盟友建立一套排斥中國的供應鏈體系。美國現在正著手和日韓台荷等組建半導體產業聯盟。日前,25家西方的全球領軍企業又呼籲G7成立科技治理機構,這說明這些企業也意識到美中對抗帶來的風險從而盡可能減少和中國的科技聯繫,借助國家力量組成一個西方的科技體系。未來10年,中國用所謂的新舉國體制去推動實施雄心勃勃的前沿科技計劃,也許在應用科技方面會大幅追上美國,但原創和核心科技的突破始終會是一大難關,因為它們和思想自由息息相關。很可能,世界將形成美中兩套科學和技術體系和標準。
關鍵科技的競爭既關乎科技和教育,也關乎經濟、軍事和人的生活與福祉,關乎國家的競爭力。誰在科技上勝出,誰將獲得科技話語權進而獲得主導國際秩序的權力。假如中國能夠做到技術自主並且在關鍵技術上不受制美國和西方,無疑將增加中國對抗美國和西方的底氣,後者對中共的胡作非為將無能為力。然而,從上面的論述看,除非奇跡發生,否則中國的科技在未來十年難以趕上美國,充其量只是和美國縮小應用差距。
從大歷史的尺度看,雖然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中國也許在某個階段能夠逼近美國,但要全面超美,幾乎不可能。因為美國有著中國沒有的盟友體系和科技優勢。這兩者尤其是後者是中美真正的差距所在。中國如果覺得自己有實力有自信,從現在開始的這整個過程自然可以一直"平視"美國和西方,但代價很可能是中國的自我孤立和被孤立。
中美科技未來會不會脫節?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 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