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今年9月3日是中國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80周年,官方已經宣佈將舉行相關紀念活動,包括閱兵。根據日本媒體的報導,中國將邀請川普出席閱兵典禮。此前,也有中國學者建議把川普请來,讓他站在習近平身邊,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閱兵。
這種心思固然是一種小伎倆,不值一提,可就目前的中美關係以及世界局勢而言,確實需要中美領導人坐下來好好聊聊,交換各自對兩國關係的看法和對世界秩序演化的設想。所以如果我是中國政府,會邀請他前來參加中國抗戰80年紀念。不過,為讓川普免受國內輿論為專制政府站台的指責,可以「國事訪問」的名義請他來華訪問。
川普如若能來中國訪問並參加抗戰80年紀念,其最重要的意義,是在歷史問題上,提升中國抗戰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關於二戰歷史的敘述上,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的戰略地位及其重要性長期被美歐淡化甚至刻意忽略,在西方的敘述中,中國的八年抗戰和巨大犧牲對戰勝法西斯不是關鍵的,其作用甚至比不上在二戰初期就投降的法國。這顯然不符合歷史事實。中國一直想扭轉西方主導的這個二戰歷史敘事框架,但效果不明顯。
假如川普出席抗戰紀念活動,不論他是否發表講話,「出席」本身便意味著,作為二戰另一主角的美國,承認中國戰場的重要性及對二戰所作的核心貢獻。雖然對中國抗戰歷史地位的提升,關鍵還是要靠中國自己的努力和話語權,但美國總統出席紀念儀式,實際上可以看作對中國抗戰歷史地位敘述的某種 「正名」,有利於突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西方中心論」。
另一面,就中美關係來說,2025年也是新一輪戰略試探的起點。拜登時期的「競爭—接觸」政策已逐步固化為結構性對抗,而川普政府上台後雖對中國仍強硬,但其外交風格的個人主義、交易性與即興色彩,為北京提供了一種非正式影響美國政策走向的可能性。可如果川普访華僅是一次「經濟談判」或常規「國事訪問」,其象徵意義有限;而如果將其置於抗戰80周年的紀念場景,則話語重心便不在中美對抗,而在「和平」、「歷史」、「反法西斯勝利」的全球共識之上。畢竟中美曾經作為盟友攜手反對過日本法西斯。
因此,對擅長「繞過建制、製造場面」的川普,中國若能提供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歷史劇場,其出席紀念活動便構成中美關係的一次「緩沖性接觸」,至少在短期內,將中美的結構性衝突節奏拉慢,甚至打開新的對話窗口。
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同框與世界和平
當然,如果川普参加中國抗戰紀念,最受矚目的是中美俄三國領導人同框,那將是一個高於一切當代外交接觸的象徵事件。西方輿論肯定會將其解讀為「新軸心國」或者「中國撮合美俄」的戰略動作。然而,與其擔憂或迴避這種解讀,北京不如主動設置節奏,告訴世界,邀請川普并非為了打造「三國聯盟」,而是展示一種姿態,即中國是可以同時與美俄互動、甚至「主場安排」的國家。與普丁同台是傳統盟友情誼的體現,與川普同框則是國際影響力的現實投射。中方的目標不是重建舊格局,而是塑造一個多極秩序中的「和平協調者」角色。
三國領導人同框,這種安排既不是軍事合作,也不是價值聯盟,即便中國有這個意圖,事實上也無法做到,它只是一個以歷史為中介的象徵性接觸。如果中國把這個訊號向外釋放,西方和全球南方對三人同框就不會有太強的不安感。
但輿論肯定還是會少不了川普 「被中國利用」的質疑,為此,北京應該將其訪問定位為「全面國事訪問」,出席紀念活動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應邀請部分西方國家領導人、聯合國秘書長、包括日本在內的亞非國家領導人共同出席,營造「全球和平紀念」的場面,進一步稀釋美俄同框的負面解讀,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和平方舟形象。
川普上任初曾表達過訪問中國的願望,《日經亞洲》最新也披露,美國官員正在為川普的訪華行程制定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川普或將率領由數十名首席執行官(CEO)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中國。由此看來,川普下半年訪華的可能性確實較大。對一個擅長製造象徵性場景的領導人而言,北京顯然具備足夠的歷史厚度與儀式空間。如果將他的來訪納入國事訪問范疇,並在此框架下順勢邀請出席抗戰80周年紀念活動,這對中美關係和世界和平,肯定是有好處的。
北京的邀請存在很大變數
因此,問題不取決川普是否會接受邀請出席,而在於北京是否願意發出邀請。
從共同社的報導來看,北京傾向於邀請川普9月3日來華訪問,然而,以下幾個因素,將會阻礙川普访華,使北京的邀請存在很大變數。首先,雖然假定川普此行名義上是「國事訪問」,但大家心知肚明,重點是他出席中國的抗戰紀念活動,特別是閱兵典禮,可也因此,川普遭受西方特別是美國國內輿論的批評會更強烈,不僅民主黨會抓住把柄猛烈攻擊他,共和黨內部的建制派也會反對他,川普能否頂住國內和黨內的輿論壓力,有著很大的不確定。而對於不確定的事情,北京向來會慎重。
其次,如果北京以「國事訪問」名義邀請川普,雙方之間以目前的狀況,能夠談出什麼,是值得懷疑的。如果談不出雙方都認可的東西,則浪費了「國事訪問」的名義和機遇,而如果不以「國事訪問」名義,則川普不接受訪華邀請的可能性又很大。
第三,北京也要顧忌全球南方國家在看到中美俄三國首腦同框的心裡感受。雖然北京或許同時會邀請南方國家的代表來華出席抗戰紀念,但畢竟全球輿論的焦點放在三國首腦同框上,其他國家領導人不過是來陪襯,特別是,假如北京對川普有高於對其他國家領導人的禮遇,南方國家會不會說,中國口口聲聲表白自己是永遠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南方國家代言,但一到關鍵時刻,就看得出,北京更願意和美俄這些強權眉來眼去,它的心思和外交資源還是放在美國。這可能會削弱中國在全球南方國家的影響力與號召力。
最後,中國過去在這種紀念活動中,從來沒邀請美歐領導人出席,這次80周年紀念,北京依然存在遵循舊例的可能性。
總之,考慮上述幾個因素,北京最後未必會向川普发出邀請,即便北京反向操作,邀請他9月3日訪華,但鑑於川普面臨的國內巨大政治壓力——會被解讀為向專制中國磕頭——他也未必敢接受邀請來華出席抗戰紀念。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鄧聿文為政治評論員,獨立學者,中國戰略分析智庫研究員兼中國戰略分析雜誌共同主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