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港版國安法--以恐懼為政

羅冠聰
2020年6月30日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香港人被北京新出台的國家安全法所深深困擾。不管在公共場合還是私底下,很多人都表達了憂懼之心,不僅因為這是對我們公民社會最致命的打擊,而且也因為它的不可預知和隱秘性。

Hongkong Studentenproteste Pro Demokratie
資料圖片:羅冠聰和黃之鋒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Zuma/J. Russel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全國人大會議即將通過這部國安法之前,香港沒有人看過草案的全文,恐怕特首林鄭月娥也不例外。儘管北京已經控制了香港的立法會--只有部分議席是通過直選產生--但中國領導人仍然決定直接繞過香港立法會進行此項立法,只是為了展示肌肉。

關於這部法律的幾個關鍵問題至今沒有得到解答:它究竟針對那些"犯罪"?對於發生在該法生效之前的行為,它是否會具有追溯力?被捕人士會在香港法庭受審,還是會被引渡至中國大陸?他們可能會面臨的最長刑期有多長?

以上這些不確定性已經在各界引發激烈討論,並且造成了嚴重的恐慌。普通香港人有理由擔心自己的言論自由受限,也有理由認為自己長時間以來所享有的權利很快將不復存在。對於像我這樣的政治活動人士來說,更能切身體會這種恐怖:什麼時候,那些由北京直接領導的新執法機構的秘密警察會來敲門,把我們帶走關押?

當前的危機顯示了香港整個政府機制的腐朽和缺陷,以及他們在中國控制之下的執政理念。

頭條新聞之死﹕國安法下港媒寒冬前奏?

04:01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過去,香港特區政府總是向我們保證,在"一國兩制"的旗幟之下,港府會像是一面"防火牆"或者一座"連結的橋樑"。換句話說,儘管特首並非直選產生,但是當北京試圖推行一些有悖我們主流觀點或者損害我們生活方式的政策時,他/她還是會如實向北京反映我們的擔憂。

然而這個神話早已被打破。在持續一年有餘的抗議運動之中,林鄭月娥沒有能力做出果斷的決策,已經不斷證明了自己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她的行政班底成員也都承認,對於港版國安法的具體情況幾乎一無所知。他們所掌握的訊息,甚至比一個偶爾讀讀報紙的香港市民多不了多少。儘管如此,他們仍然不遺餘力地試圖說服我們,要"信任"北京,因為這部法律會給香港帶來穩定。

事實上,香港政府官員就像是一些商販,在兜售著一種連自己都沒有見過的商品。如果他們連草案都沒有見過的話,怎麼能有信心去說這部法律會給我們帶來好處?他們怎麼能夠如此傲慢,指望著我們會毫無條件地去接受一個爭議如此之大的東西?在北京強推這樣一項自1997年來後果最為嚴重的立法時竟然不讓港府介入,"一國兩制"的口號又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北京的這些行動就是為了在保持香港原有外殼的情況下,把它變成又一座中國城市。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北京試圖迷惑國際社會,讓人們以為香港還是一個半自治的特區,從而在偽裝之下繼續獲得經濟和政治利益。

為實施這一針對香港的宏觀戰略,北京依靠的是恐懼統治。這種恐懼已經成功地在香港政治活躍人士當中擴散開來。越來越多的人在考慮離開香港,或者乾脆刪除所有過去有關政治的言論,防止自己被朋友或同事舉報。

資料圖片:2016年,羅冠聰當選立法會議員,成為香港最年青的立法會議員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就在香港逐漸失去訊息的自由流動時,它作為"自由港"的身份也相應走向終結。當那些有才華的港人計劃移民,去別處尋找新鮮空氣的時候;當商業企業將公司總部遷往更加具有自由意識的城市時;當最年輕的一代人堅決不願屈服於政府的鐵腕統治時,沒有人能看到這個"東方之珠"的未來在哪裡--除了北京,因為他們還在沉迷於自己荒謬的幻想之中,認為這些強硬的手段可以重塑那個"正常的香港"。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局面,不僅僅是黃之鋒、黎智英或者我本人可能面臨數年監禁這麼簡單的事情。它關乎到香港的覆滅。我們可能不會見證民主運動的消亡,因為它始終維持著堅韌不拔的特性;但是我們可能不得不為這座曾經美麗而令人欽慕的城市舉行一場悲壯的葬禮。

而最終,對於北京來說關鍵的問題仍然在於:"殺雞取卵"的做法是否值得?對於國際社會中理性的觀察人士來說,答案都是堅定的"不值得"。但是對於習近平來說,一個更加混亂的香港和一個四面受襲的中國有利於他鞏固自己作為中共強人領袖的地位。他從來沒有顧及過香港人的感受。他的這一野心最終可能會造成某種更大的毀滅。

 

羅冠聰是香港眾志創會主席,2016年,23歲的他在香港立法會選舉當選,成為香港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之後因宣誓風波失去議員資格。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港版國安法後,羅冠聰宣佈退出香港眾志。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