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烏克蘭戰爭改變習近平了嗎

2023年9月11日

在中國目前面臨一系列問題的時候,似乎有不少人認為,打台灣的事可能會擱置起來。筆者以為,習近平雄心壯志並未改變,而何時攻打台灣,就看普丁式的誤判在習近平那裡何時出現,是否會出現。

習近平一直要求全面提高部隊備戰打仗能力
習近平一直要求全面提高部隊備戰打仗能力圖片來源: Li Gang/Xinhua/AP/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隨著烏克蘭戰爭進入暫時膠著狀態,有些觀察家認為,習近平眼普丁看著攻打烏克蘭如此艱難,那就肯定會在攻打台灣的問題上,無法下手。 是否是這樣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有兩個方法論的問題要解決。第一,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習慣於單向性的思考,或者叫線性思維。即把烏克蘭戰爭作為一種因,把習近平現在的思維作為一種果。實際上,事情並非那麼簡單。

習近平對世界格局的判斷

如果真正要理解習近平在他任期內拿下台灣的決心,必須從一個比較大的歷史背景下觀察。 2021年的1月,習近平在中央黨校發布了他對世界格局的看法。而這個看法也始終貫穿在後來的中國外交政策上。 他的第一個觀點是,世界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這個變局對中國是有利的。他親自跟普丁說,俄羅斯中國應該一起幹。但人們也看到,留給這兩位年邁獨裁者重塑世界的時間越來越少。 他的第二個觀點是,東升西降是大趨勢。在這裡中國就是"東部"的代表。 他的第三個觀點即美國是中國發展的戰略威脅。這一觀點也決定了習近平在外交上願同俄國進一步加強戰略溝通,增強戰略互信,共同反對所謂美國霸權強權。

客觀上,我們不管是否有烏克蘭戰爭的存在,習近平的聯俄的一系列做法,是一個必然的走勢。 這樣,世界也就沒有必要對此感到驚奇,儘管北京口頭上說在烏克蘭戰爭中採取中立的立場。 從習近平的個人經歷來看,他對蘇聯政體的鍾愛,對蘇聯共產黨終結的惋惜,也起著相當的作用。

台灣的國際法地位

關於方法論的第二方面的問題是,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應該承認,聯合國2758決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當時美國出賣國民黨政府的結果,儘管當時的蔣介石政府確實也不怎麼樣。但此決議的產生也為各有關方解釋此決議提供了不應該有的空間。中國現在把台灣作為它的一個省來對待,等於企圖對這個決議作延申的解釋。美國人也許因此對台灣有一種特別的歷史責任,而歐洲人則不僅沒有,而且更強調此決議的一個中國的原則。 歐盟對中國說,它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其核心內涵是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不是一個國家。

軟硬兼施,但軟是暫時的

烏克蘭戰爭對習近平的台灣政策有一定的影響,至少他從中看到烏克蘭反抗俄羅斯侵略表現出的頑強。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自己努力從烏克蘭戰爭中獲得情報,研究雙方的戰術與戰略 (譬如說研究星鏈對烏克蘭的影響), 而且還派遣軍官去俄羅斯軍校探討烏克蘭戰爭,以便中共在制定具體的攻取台灣的計劃時,能顯得更周到些。

這個所謂的周到性就體現在,烏克蘭戰爭發生後,中方顯然比以往更強調軟硬兼施,軟是指:拉住國民黨和親共人士,用經濟脅迫造成民眾對當局的不滿。 最近的台灣民意基金會調查表明,近11,8%台灣人主張統一,這些人就是大陸作工作的對象 (48,9%台灣人希望台灣未來能走向獨立,26.9%要維持現狀 )。應該承認,台灣也有跟戰前的烏克蘭類似的地方:即有一部分台灣人呼應中共的統一主張。 硬的手段是指:幾乎天天進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 並對其軍情進行詳細的偵察。

但中國的軟的手段也不是毫無時間限制的。習近平是否真的倒向硬的一面,一切就看2024年台灣大選結果。當然,也應該看到,習近平言行透露,在其任期期間拿回台灣,是其最大的期望。但是,中國軍隊內的事故,多少也拖延了他對台灣動手的設想,而這些事故跟烏克蘭戰爭沒有直接關聯的因素。譬如,火箭軍洩密事件以及隨之造成的習近平對整個指揮層面不信任問題。又如,海軍一艘潛艇在今年8月的嚴重事故。 同時中國經濟目前存在的問題,不能不說也迫使習近平更多花心思去忙碌。

誤判可能性的存在

烏克蘭戰爭告訴人們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普丁當時發動這場戰爭,跟他對當時的世界的判斷有著直接的關聯。 除了對烏克蘭國內人民的誤判之外,即認為烏克蘭人會熱烈歡迎俄羅斯佔領軍控制該國,普丁對國際事務的判斷也是他發動戰爭的基礎。普丁當初以為,歐洲人特別是德國人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如此大,不可能會參與對俄羅斯的全面的、長期的制裁。 他對歐洲人的判斷,不能不說也確實有幾分真實性。但是,整體上,他還是誤判了。

那麼,在攻打台灣或者全面封鎖台灣問題上,習近平是否也會像普丁那樣誤判呢? 這個可能性不能完全排斥。 習近平對國際世界的誤判不僅體現在上面已提及的黨校講話,而且目前國際的複雜局面,也會誘導這種誤判。譬如,今年的在歐盟國家一個調查表明,歐洲大陸的人對台灣海峽兩岸的和平並非像美國那樣當作切身利益看待。60% 以上的人不認為台灣的戰事是歐洲該關心的事。烏克蘭戰爭已經把歐洲折磨了夠苦的了。而發達的歐洲國家譬如有德國對中國的依賴如此之大,使得德國的經濟界根本不願意放棄沒有中國的"舒適的全球化"。

而在美國那一方,川普已經在烏克蘭戰爭問題上有了明確的表態,而對台灣問題也跟民主黨有不令人太愉快的齟齬。在川普那裡,台灣如同烏克蘭,是可以交易的。

這一切不能不說對習近平武力攻打台灣是一種鼓舞。而在這個基礎上產生誤判應該也是不足為怪了。 中國官方最近發表的中國地圖,實際上就是開始對世界"氣溫"的測試。

拜登努力提高中國武力攻台的成本

應該看到,拜登政府在烏克蘭戰爭以來,在保證東亞獲得軍事上均衡方面作了不少工作。日本與南韓的和解,使得拜登政府在東亞安全問題上獲得了新的空間,而且,台灣軍力也在不斷提升。美國政府8月30日宣佈,將提供台灣8,000萬美元的外國軍事融資(FMF)。 但是,日美韓聯盟的可靠性還有待檢測。而西方應該知道,東亞更糟糕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到來。如果北北韓要發一下瘋癲病的話,那也夠該地區忙一整子的了。 這裡暫時不提中國與俄羅斯在東亞的軍事上的合作了。

西方有些觀察家習慣於用下面兩點安慰自己,即台灣海峽可能增加了大陸中國攻打這個島嶼的難度,而220多萬中國現役軍人沒有戰爭經驗,也許又給西方增添了一點希望。 但是,人們應該注意到,中國在很認真地從烏克蘭戰爭中學習。而台灣的軍隊跟大陸的一樣,也是沒有戰爭的經驗的。

總之, 烏克蘭戰爭對習近平的台灣政策有一定的影響,但並非能阻止他到時候真正對其採取強烈的手段。所以,拜登政府在2024年前努力做的,就是提高習近平武力攻打台灣的成本。譬如,提升台灣的防務以及強化日、韓、美的軍事合作。 他的邏輯是,只有在武力攻打台灣的成本提高到了中共可能因為發動戰爭而毀掉自己的地步,和平才有可能。 當然,間接地提高成本的一個有效辦法,就是讓烏克蘭人打贏這場戰爭。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