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石斑魚被禁引發兩岸經貿冷戰

2022年6月26日

中國以驗出禁藥禁止台灣養殖石斑魚進口,令大約6000餘公噸的石斑魚面臨無銷售通路的問題,台灣這次準備如何出招因應?

China Zackenbarschen
石斑魚原來是「統戰產品」?(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Taiwan City Government

(德國之聲中文網)此次石斑魚被禁的原因不論是否真是台灣方面指責的不符合國際貿易規範,或者是被部分分析人士說的別有用心,但是九成以中國為主要市場的台灣養殖石斑魚行業該怎麼辦?這自然成為台灣政府的燙手山芋。

除了向世貿組織申訴、要求仲裁之外,現在台灣官員已經出現比以前強硬的態度,負責國際貿易談判聯絡的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喊出要以削減四成對中國輸出的晶片作為反制。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向世貿組織WTO申訴,不止曠時廢日,也無法解決產業的燃眉之急,如果台灣真的削減銷往中國的晶片作為報復,那麼台灣打算造成什麼樣的效果?

效果評估

理論上,可以銷往中國的成熟製程晶片(晶片)台灣的產量不單是世界最多、良率也高,其他廠商暫時難以取代,也許會對中國生產的家電、車輛、通訊等等產業造成影響。

但是照目前看到的數字,中國對此類晶片的需求在未來幾個季度將呈現下降趨勢,中國的經濟也沒有強勁復甦的跡象,雖然削減晶片數量多少會造成影響,但是是多還是少目前很難評估。

當然也有聲音說兩岸沒有對話和協商,這些產品被禁的問題不但解決不了、未來還會繼續出現,但是從2016年被北京視為臺獨派的蔡英文政府上臺之後,北京基本廢棄了任何與台灣官方聯絡的渠道。

不過台灣的官方也得思考,既然中國是你們口中這種不確定因素特別多的市場,為何這些年來還要一直仰賴這個市場賺錢?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面那麼久了,卻沒有萬一出事的應變計劃?

你還在吃台灣鳳梨嗎?

04:38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反制之道

講到貿易,就得釐清一個觀念,做生意是沒有施捨、讓利或者做慈善的,就算是統戰、中國買台灣的產品自然是有其目的;一樣地台灣賣到中國的產品,也是因為有其強過他人之處。

貿易反制之道則是求傷人最高、傷自己最少,老實説,經濟不看好、又有打奢反腐、所以中國不吃台灣石斑魚,其實問題不大,那麼就得問台灣除了從晶片下手,有沒有其他方法?

看一下數字,2021年,台灣進口排名第一的就是中國(含香港),不過許多進口貨品是到台灣最後組裝然後銷往第三地,台灣能不能動手也是個問題。

回到石斑魚,當年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簽署之後,石斑魚就是早收清單的項目之一,由於零關稅,令大批養殖戶投入石斑魚養殖外銷中國產業,養成了依賴中國單一市場的習慣。

在石斑魚之前有鳳梨、香蕉、芒果、蓮霧等前車之鑑,之後又有有帶魚和竹筴魚,現在也有不少評論人士或者網民說,也許台灣應該思考放棄中國這個被形容是「賠一次就把前面賺到的錢統統吐出來」的市場。

延伸閱讀——專訪:兩岸水果政治角力

非必要產品

石斑魚在台灣本地銷售通路不多,大多以餐廳為主,由於尺寸較大、價格較高、一般被認為是宴席才會用的魚類,所以也不是台灣習慣食用的魚類。

原先發展養殖技術,就是為了取代香港市場的野生石斑魚,後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台灣因為養殖技術和地理位置等原因,成為中國市場石斑魚的主要供應來源之一。

石斑魚雖然有個英文名字叫做Grouper,但是在歐美市場也不是常見食用魚類,就連吃魚大國的日本,也對如何處理石斑魚沒有多少認識,所以如此仰賴中國市場的石斑魚產業,要開拓其他市場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長遠來講,雖然困難,但是台灣養殖業勢必要轉型或者開發新產品和新的市場,不然就會像這次石斑魚被禁一樣,中國說驗出禁藥、但是沒有檢驗報告,台灣雖然說中國作法不合國際規則,但是也沒有提出證據反駁。

這樣的你來我往,會使得貿易糾紛陷入無止境的惡性循環,要解決的話,台灣也不能指望每次都是靠日本「感謝台灣」而出手相助,中國也不能總是基於某些特定原因而向台灣進口非必要的產品。

總的看來,遲早兩岸之間的貿易會出現相當大的變化、彼此都會設法降低貿易互相依賴的程度,石斑魚被禁只是一個加深彼此猜疑、令雙方更無法互信的事件。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