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解析蔡英文會見麥卡錫

2023年4月6日

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民主夥伴共榮之旅」來到了行程中最重要、最令人矚目也是最敏感的場合,也就是在加州的雷根圖書館,會見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以及10多位跨黨派的美國國會議員。

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偕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等人,在加州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會面。
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偕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等人,在加州雷根圖書館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圖片來源: Frederic J. Brown/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的會談是所謂的閉門會議,兩人雖然會後發表談話,不過並沒有接受媒體提問。這可能是因為會談中大概談到了一些較為敏感的議題,所以不便對外公開;也有可能是為了讓與會者可以暢所欲言,所以不開放媒體進入會場。

麥卡錫和蔡英文在會晤後一起發表的簡短講話,大概可以形容是不意外的「場面話」,讚揚了彼此、一再強調美台之間的「共同價值」,例如麥卡錫認為,當前美台之間的關係是他一生中「最強健的時刻」,而蔡英文則是這段強健關係的「重要推手」。蔡英文在隨後的致辭中,除了感謝麥卡錫的邀請之外,還引用了雷根總統的名言,「要維護和平,必須先強大自己」;她也感謝與會國會議員,稱他們的參與讓台灣知道「我們沒有被孤立」,並且說和平與民主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台灣努力捍衛目前生活方式的同時,感謝美國的支持。

簡短的致辭結束之後,兩人旋即到圖書館內的餐廳和與會的國會議員午宴,並沒有接受提問,整個流程明顯經仔細而且謹慎的計劃,也完全按照計劃走,避免任何意外。蔡英文全程英語的簡短講話,完全沒有提到中國,再一次地避免落人口實。 

台灣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院議長麥卡錫5日在雷根圖書館會面。圖片來源: Ringo H.W. Chiu/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至於先前有傳言說,蔡英文會在雷根圖書館發表演講,現在確定是空穴來風。不過,在雷根圖書館舉行這次的「蔡麥會」,地點的選擇相當具有政治意義。每當台美之間關係有所進展的時候,北京方面就會搬出建交、上海以及八一七「三個公報」,而雷根總統任內的《八一七聯合公報》更是中國認為美國不應該對台軍售的依據,但是北京從來不提的就是雷根總統任內的對台六項保證,因此在雷根圖書館舉行會談,不但是因為雷根是共和黨心目中史上最偉大的美國總統,在台美來往的歷史中更佔有重要的地位。 

雖然不清楚是台灣還是美國方面決定在雷根圖書館舉行「蔡麥會」,但是從蔡英文會後的講話來看,她是受到了麥卡錫的邀請,也就是說這場會談的主人是麥卡錫,到場的國會議員與媒體也都是由麥卡錫邀約和接受申請,相對而言如此的安排比較得體、不會「喧賓奪主」,彼此都不失禮。而麥卡錫以議長之尊出面邀約媒體,據稱現場到了百餘家美國、台灣以及其他國家的媒體,效果顯而易見;新聞邀訪通知上,麥卡錫以「台灣總統」稱呼蔡英文,則是讓台派媒體感到振奮,成為他們報導的目標之一。 

美眾院議長麥卡錫有意訪台,台灣人歡迎嗎?

01:23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之前還有西方媒體報導說,本來麥卡錫當選議長之後就有意到台灣訪問、與蔡英文見面,是蔡英文說服麥卡錫,為了不給中國任何在台海「製造不安」的藉口,所以改在美國境內見面,反而促成了這次歷史上台灣總統與美國眾議院議長在美國境內首次舉行的會談。與會的10餘位跨黨派國會議員,立場多是對台友善、政壇也具有一定份量,只是這麼多國會議員與會,看來每個人的發言時間是有限的,不過從蔡英文和麥卡錫臉上的表情看來,能夠肯定氣氛一定是相當愉快。 

有些台灣媒體認為,蔡英文這次在美國境內「過境外交」的行程是「聽命美國的指示」,這種形容雖然看似有理,不過任何國家的政府高層到美國,行程都要經過彼此的協調與確認,台灣也不例外。蔡英文「過境」美國,雖然台美之間沒有邦交,而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已經將蔡英文和以前幾位前任台灣總統的「過境」界定為「私人行程」,但即便這麼說,台灣政府高層踏上美國的土地不可能不經過管外交的國務院、管安全的國安等行政部門,而且以如今的台美關係和蔡英文本身的個性來看,美國方面對蔡英文在美國境內的行程是「放心」的。 

當然也有不少媒體注意的是中國方面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其實中國已經有所動作,例如航母山東艦出現在台灣附近海域、並且有可能有潛艇伴隨,另外中國也派出了海巡艦艇在台海執行「巡航任務」,但是北京是否會加強力度,則是還有待觀察,目前暫時無法確定,而且蔡英文的美國行程還沒完全結束,照中國外交部的説法,北京應該也還是會繼續「密切跟蹤事態發展」。

詹威克: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 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