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家分析克裡米亞大橋爆炸: 極可能是烏克蘭所為

2022年10月10日

一場爆炸使得克裡米亞大橋遭到破壞,當地交通一度中斷。有專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來自烏克蘭軍隊的襲擊,癱瘓這座橋對烏克蘭具有戰略性和象徵性意義。

克裡米亞大橋發生爆炸事件導致3人死亡
克裡米亞大橋發生爆炸事件導致3人死亡圖片來源: 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六(10月8日)的嚴重爆炸,對連接俄羅斯和克裡米亞的克裡米亞大橋(也稱刻赤海峽大橋)造成巨大的破壞。俄羅斯官員在第一時間表示,火災是由一輛卡車爆炸引起的。莫斯科方面周日宣稱,該橋的鐵路運輸已經恢復正常營運,也重新開放小型汽車通過。

事發當時,大橋上的一輛卡車爆炸,導致部分橋身受損坍塌,也造成行經橋上鐵軌的運油火車起火。調查人員表示,整起事件造成三人死亡。

俄烏互相批評:恐怖主義

克裡米亞議會議長康斯坦丁諾夫(Vladimir Konstantinov)將爆炸歸咎於「烏克蘭破壞者」。俄羅斯總統普丁也指責烏克蘭,他表示這是一起由烏克蘭特工部門設計、籌備並下令執行,「旨在摧毀俄羅斯關鍵民用基礎設施的恐怖主義行為」。

但烏克蘭總統的顧問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否認了普丁的指控,諷刺普丁過於「憤世嫉俗」。波多利亞克在推特上寫道:「不到24小時前,俄羅斯飛機用12枚導彈襲擊了扎波羅熱的住宅區,造成13人死亡,50多人受傷。這裡只有一個恐怖主義國家,全世界都知道它是誰。」

最新消息顯示,10月10日上午基輔市中心的舍甫琴科區(Shevchenko)發生多次爆炸,該區有不少政府部門建築,目前傷亡人數人不明。

專家:幾乎可以肯定大橋爆炸是烏克蘭所為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馬丁(Mike Martin)周六向德國之聲表示,克裡米亞大橋的爆炸「幾乎可以肯定」是烏克蘭襲擊的結果。馬丁指出,只有兩條鐵路連接俄羅斯與克裡米亞和赫爾松地區,而且俄羅斯軍隊相當依賴鐵路運輸物資。他說:「其中一條就在克裡米亞大橋上,…,因此,烏克蘭人顯然在打斷俄羅斯的補給線。」

前美國駐歐洲陸軍司令、現任「人權第一」組織(Human Rights First)顧問霍奇斯(Ben Hodges)告訴德國之聲,克裡米亞大橋的損壞可能會加劇莫斯科在烏克蘭的後勤問題。他指出:「這將使俄羅斯更難將後勤支持和裝甲車運往克裡米亞,烏克蘭人一直在打擊後勤工作,這是削弱俄羅斯能力的一個好辦法。」

霍奇斯補充,橋樑損壞與「在扎波羅熱周圍被俄羅斯導彈襲擊殺害的平民」不同。他表示:「像橋樑、後勤通訊線路等等,都是合法的攻擊目標。」當被問及為什麼基輔沒有聲稱對克裡米亞大橋爆炸負責時,霍奇斯答道:「他們不必這樣做,重要的是行動的效果。烏克蘭人在保護訊息方面做得非常好,為爆炸『邀功』不會有任何價值。」

克裡米亞大橋的歷史背景

莫斯科建造克裡米亞大橋,是為了將被吞併的克裡米亞半島與俄羅斯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Krasnodar Krai )連接起來。 2018年該橋公路部分工程完工,普丁曾親自駕駛大卡車通過此橋,以慶祝通車。 2019年底,該橋的鐵路部分也建成通車,普丁出席了通車儀式,乘坐第一班列車通過大橋。

該橋當時耗資32.5億歐元,全長19公里,是歐洲最長的橋樑。基輔指責俄羅斯在建造這座大橋時,破壞了環境並且阻礙大型船隻通行。這座橋對於赫爾松地區的俄羅斯軍隊來說是主要補給路線,莫斯科在9月底非法吞併了南部的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借此連接起克裡米亞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

普丁於2018年視察克裡米亞大橋工程圖片來源: YURI KOCHETKOV/AFP

烏克蘭就爆炸事件嘲諷莫斯科

基輔政府至今沒有正面回應爆炸案是否為烏克蘭的行動,但該國一些官員、部門在此次爆炸事件後,紛紛在社群網站上發帖慶祝。

烏克蘭國家安全與國防事務委員會秘書達尼洛夫(Oleksiy Danilov)在推特上發布了一段影片,影片畫面顯示著火的克裡米亞大橋與瑪麗蓮夢露唱著「生日快樂,總統先生」。爆炸發生的前一天正好是普丁70歲生日。

烏克蘭國防部在推特上寫道:「在烏克蘭克裡米亞,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和克裡米亞大橋這兩個臭名昭著的俄羅斯權力象徵已經倒塌,下一個是什麼?」

民眾與「起火的克裡米亞大橋」海報合照圖片來源: Vladyslav Musiienko/REUTERS

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在推特上表示,這「只是一個開始」。他還提到:「所有非法的東西都必須銷毀,所有被盜的東西都必須歸還給烏克蘭,必須驅逐俄羅斯佔領的一切。」

烏克蘭郵政部門表示,它將印製一枚特別郵票來紀念這次爆炸。爆炸當天,基輔市政府大樓外還出現了一幅「起火的克裡米亞大橋」的大型海報,吸引許多人前往合照。

(綜合報導)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