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判決否定了中國在南海的最基本訴求

採訪記者:Amrita Cheema2016年7月12日

周三國際仲裁法庭宣佈了南海一案的判決之後,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研究領域副總裁孔弼永(Björn Conrad)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Karte Südchinesisches Meer Besitzanspruch China
海牙仲裁法庭認為九段線沒有法律依據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國際仲裁法庭周二宣佈了菲律賓提交的南海案的裁決。中國遭受挫敗?

孔弼永:是的,而且程度比挫敗更嚴重。裁決比預期的更苛刻。判決否定了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最基本的訴求。此外它指出,中國在南海的行為,比如人工修築島嶼,違背了自己面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德國之聲:中國此前拒絕參與國際仲裁法庭,現在又迅速拒絕了法庭的裁決。這意味著什麼?

孔弼永:中國拒絕裁決,而不是遵守游戲規則,實際上是在說,"我們不遵守自己也簽署了的多國協定。"而如此明確的表態,這在中國還是第一次。這同我們的希望形成矛盾:我們一直希望越來越多地將中國融入世界秩序。

德國之聲:這是中國咄咄逼人架勢的又一例子。從地緣戰略看,判決對當地有什麼影響?衝突會進一步加劇嗎?

孔弼永:事態的背後是美國同中國之間進行的較量。他們都會進一步加強對該地區的控制和影響力 ,這將使衝突成為影響該地區的重要因素,很危險。在某些區域,中國同美國的海軍都同時存在,他們相互對峙,不排除武力升級的可能。

對歐洲而言可以扮演建設性角色,嘗試避免局勢的升級,找到解決衝突的更多渠道。

孔弼永(Björn Conrad)圖片來源: MERICS

德國之聲:您認為,這是美國同中國之間的衝突。中國一貫強調,同在南海有主權聲索的5個國家,在雙邊對話的基礎上解決矛盾。這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嗎?或者美國必須參與進來?

孔弼永:對中國而言,雙邊對談是最理想的戰略。在雙邊談判桌旁,中方作出的建議很難被對方駁回。比如同菲律賓的雙邊談判,中國可以提供建築援助,擴展硬體設施,以及提供給菲律賓其它需要的東西,菲律賓也就越來越難以在中國面前堅持原先的立場。這將是中國從今以後雙邊談判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德國之聲:中國會懲罰挑戰其強勢地位的國家嗎?

孔弼永:我想,中國會展開雙重策略。一方面給予那些在南海有主權聲索的國家經濟援助,讓它們放棄聲索,或者至少減小音量,而同時繼續加強在南海的活動,而這又會增加同美國的衝突。

德國之聲:南中國海作為國際航道至關重要。這場衝突會怎樣繼續發展?

孔弼永:仍然有解決衝突的途徑。美國、中國以及所有在南海有主權聲索的國家,都不真正希望衝突白熱化,或者出現嚴重衝突,這將影響當地的經濟利益,我想,仍然存在外交解決途徑,這也應是歐洲扮演角色的地方。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