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歐中貿易博弈還將繼續

2013年5月24日

李克強即將對德國進行首次正式訪問。梅克爾作為第一個向他打電話祝賀當選的外國政要,屆時將與這位中國總理探討那些話題?專家指出,經濟關係應該會佔據中心地位。

EU wirbt um Chinas finanzielle Hilfe in der Eurokrise, China ist zurückhaltend. Copyright: dpa
EU China Gipfel Symbolbild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海爾曼教授,中國新總理即將到柏林來訪問。他將對未來十年裡中國的命運起到決定性的影響。德國總理梅克爾據說和李克強的前任溫家寶很談得來,私交不錯。國家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係對國際關係(比如中國與德國)到底有著怎樣的影響力呢?

海爾曼教授:我認為,領導人之間良好的私人關係的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兩國之間發生衝突出現關係緊張的情況下這一點體現得更加明顯。因為有可能通個電話,很多的衝突就可以避免。因此在雙邊關係中,包括貿易領域,德中兩國政府首腦私底下保持良好的互相信任關係,能夠開誠布公地談論存在的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我還可以強調一點,在21世紀,由於國際關係變得越來越複雜,領導人之間的私人信任關係所起到的作用也比過去更為重要。

溫家寶和梅克爾一向相談甚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那麼梅克爾和李克強在過去是否有機會認識瞭解對方呢?

事實上,在很多外交峰會的場合下,他們已經有過多次碰面,包括在兩國政府間磋商會議上。在梅克爾前幾次到北京訪問期間,李克強的確也參與了雙邊的會談。他們互相已經認識,並且互相贊賞。梅克爾也是在李克強當選為總理之後最早打電話表示祝賀的外國領導人。兩位政府首腦在通電話時也強調,德中關係對於兩國來說都至關重要,需要進一步擴大合作,當然主要是經濟合作。

恰恰是在經濟領域目前出現了一些摩擦:由於歐盟計劃對中國出口到歐洲的太陽能電池辦徵收懲罰性關稅,引發了歐中之間的貿易戰。兩位總理此次是否將就這個話題進行討論?

都是太陽能電池板惹的禍圖片來源: Philippe Lopez/AFP/Getty Images

這個話題肯定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不管是中國還是德國政府當然都希望避免貿易爭端的發生,這兩個出口大國之間的貿易必須保持開放暢通。在這方面雙方應該是會通力協作的。我估計,德方也會努力促使歐盟方面放緩姿態,這在過去也有先例。總體上講,德國方面認為,和中國引發貿易衝突是有害無益的,因為這也將影響到德國向中國的出口。這將是雙方,包括中方也將極力避免出現的局面。德國外交界和歐盟委員會也很可能因此而關係緊張。

您認為梅克爾和李克強此次會面還將主要談論那些話題?

對於中國政府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就是允許中國投資者和企業進入歐洲市場。這也是中國與美國之間的一個爭議話題,因為中國企業感覺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歐洲的情況比較複雜,因為每個歐盟成員國的應對模式不同。比如在英國,中國投資者就能夠比較順利地找到立足點,比如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國認為,這在許多其他國家--包括德國--是相當困難的。不過,總體上講,李克強這次訪問德國主要目的就是維持自由開放的經濟往來,防止歐洲出現貿易壁壘。中方認為,德國政府在歐洲的貿易政策方面可以扮演中心角色,因為德國是自由貿易的倡導者,一向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談到貿易保護主義:歐洲企業也對中國的一些問題提出抱怨。比如媒體裡報導了中國當局針對包括德國大眾汽車在內的外國企業展開的攻擊行動。歐洲企業尤其對於其在中國參與公共項目競標的時候受到歧視感到不滿。這方面是否有希望得到改變?

這也是歐盟委員會已經關注多年的另一個衝突議題。歐盟也計劃進行調查,因為在公共項目競標時歐洲企業的確常常被排除在外,而在中國這些公共項目往往規模巨大。關於開放的競爭規則、市場準入條件等一系列議題都是可能會引發貿易衝突的爭議點。總體上看,很明顯由於目前許多歐洲企業在世界市場上處於弱勢,在對華貿易領域還有不少的潛在衝突危險。

李克強首輪出訪選擇德國顯示重視圖片來源: Reuters

歐洲的弱勢--這也是差不多一年前李克強在《金融時報》發表的評論中著重提到的一點。他在文中寫道:"中國希望見到一個統一、強大和繁榮的歐洲。"歐元的順利運行也符合中國利益。在處理歐元危機方面,中國對德國有怎樣的期待?

這要分層面來看。一方面,中國贊同德國的看法,即這場危機部分是由於南歐國家不負責任的經濟和財政行為造成的,也同意應該在這些危機國家重建財政紀律,實施結構改革。在這方面北京和柏林有廣泛共識。中國也一再強調需要歐元,希望歐元維持下去。這在國際貨幣政策中也是一股非常重要的支持力量:在中國看來,歐元必須保持強勁,以作為美元的替代和抗衡力量。另一方面,德國也必須承擔維持歐元,防止貨幣聯盟分崩離析的責任。中國會繼續認可歐元,為其提供支持,並且從貨幣外交的全局著眼。在這些方面,柏林和北京之間還是有很多堅定的共識的。

在上面提到的這篇評論文章裡,李克強還提議歐洲放寬對於向中國出口高端技術的限制。李克強解釋道,這將有助於加強歐中經濟關係,對於歐洲經濟和歐元來說也有所裨益。那麼在這方面是否有鬆動的跡象呢?

就這個問題已經談了很久:原因就在於它涉及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地位,以及放寬對華經濟關係。這也是雙方就放鬆對於軍事敏感物資的對華出口限制進行談判的原因。這些問題都已經談了不下十年。在2016年以後,這些情況會發生一定改變。因為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協議中規定,中國屆時將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得到平等待遇。不過,上述談判的局面目前還很不明朗,主要是歐盟方面的立場還模糊不清。因此我預測,在今年內,歐中雙方還是會有很多貿易策略上的博弈,但無法取得實質性的突破。

海爾曼教授(Prof. Sebastian Heilmann)是德國特裡爾大學的中國政治與經濟問題研究專家。

採訪記者:馮海音(Matthias von Hein)   編譯:雨涵

責編:洪沙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