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顯示實力 傳達訊號」
2015年8月21日![Manöver Russland China Japanisches Meer](https://static.dw.com/image/18661560_800.webp)
(德國之聲中文網)
德國之聲:中國和俄羅斯今年已經舉行兩次大規模的聯合軍演。北京和莫斯科在軍事合作方面遵循怎樣的策略?
貝爾格:中俄從幾年前就開始組織共同的軍演。有的是在上海合作組織的框架下,有的是雙邊的項目,例如海上軍演。兩國都希望保持軍事上的合作關係,同時想共同顯示自己的實力。首先是對國內,兩國都要應對國內的民族主義勢力。政府要顯示:我們有強大的軍隊,在外交上我們不會任人擺布。
從對外政策角度上看,也是為了顯示實力,對中國來說尤其是在東南亞地區,地緣政治和軍事情況發生了改變。中國希望表明自己是一個海上強國,不會接受別的國家為所欲為。因此軍事演習是一種重要的手段。
德國之聲:有中國專家在評價這次聯合軍演的時候認為,中俄的軍演走向機制化,說明中俄之間的互信在加深。您認為中俄間存在互信嗎?
貝爾格:我不認為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有真正的互信。應該說這更是一種有目的的聯合。就是說,兩國不能忽視對方的存在,必須與之協調共存。兩國有一些共同的利益,但也有利益衝突,例如在俄羅斯視之為自己勢力範圍的中亞地區,中國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在此情況下當然必須努力建立互信,中國必須想到自己實力的上升不應讓俄羅斯感到緊張。
中俄是鄰國,有4200公里的共同邊界。這樣相互為鄰的兩個大國除了致力於建立互信別無其他選擇,它們必須建立軍事上的聯繫,以避免因誤會產生衝突。
此外中國在部分武器技術上依賴俄羅斯。中國還認為,一個穩定的俄羅斯很重要,因此希望保持良好關係,讓俄羅斯的經濟和內政平穩發展。總之,兩國間的關係還談不上互信,但必須朝這個方面努力,這是形勢所迫。
德國之聲:您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會在軍事上進一步聯盟嗎?
貝爾格:我不認為這是一種聯盟。兩國從沒有建立聯盟的意圖。它們的意圖是,共同顯示現在有了一種新的海上秩序,出現了美國以外的其他海上強國。這不一定是要顛覆以美國為主導的海上秩序,而是表明有其他力量登上了舞台,要讓自己的影響力發揮作用。因此我認為,這對中俄兩國來說是一種暫時的有目的性的聯合,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聯盟關係。
德國之聲:中國和俄羅斯今年春天在地中海舉行了聯合軍演,引起了西方的強烈關注。有媒體稱之為"對北約和美國秀肌肉"。您對此怎麼看?
貝爾格:這的確是在展示自己的新實力,但並不是說已構成某種威脅。那次演習並不針對某個地中海沿岸國家,而是旨在國際海域進行操練,並象徵性地彰顯:我們也來了。而在地中海軍演,其象徵意義當然大於比如在東海。
德國之聲:這一次演習的海域也包括日本海。按您的說法,日本沒有必要擔心?
貝爾格:日本當然會格外關注這裡發生的事。我認為中國應該更多考慮這樣的軍演在周邊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包括在日本會被怎樣解讀。
德國之聲:您是說中國在選擇演習地點的時候應該更多考慮其會對鄰國造成的影響?
貝爾格:即便不是中國的本意,但訊號無疑是釋放出來了,其效應是很清楚的。這是一個政治上很敏感的地區--日本和俄羅斯、中國以及北韓之間都有矛盾爭議。因此我認為在選擇舉行軍演地點的問題上,中國應作更周密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