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 微信上的台灣新聞誤導中國人

William Yang
2019年2月27日

近期不少報導指出,中國試圖透過微信影響中國民眾及海外華人。 而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的陳至潔教授與他的團隊,針對40個微信公眾號上與台灣相關的文章,做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發現中國試圖運用這些文章來影響中國民眾對台灣的認知。

Weibo und andere Messenger
近期不少報導指出,中國試圖透過微信影響中國民眾及海外華人。 而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的陳至潔教授與他的團隊,針對40個微信公眾號上與台灣相關的文章,做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發現中國試圖運用這些文章來影響中國民眾對台灣的認知。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Imaginechina/Da Qing

(德國之聲中文網) 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的陳至潔教授與他的團隊近期針對40個微信公眾號上與台灣相關的文章做了系統性的分析,並將研究結果分享在推特上。 德國之聲訪問了陳至潔教授,他表示中國希望透過這些內容營造一種台灣人民希望與中國加強關係的氛圍。

德國之聲: 在這5個主題內,您有沒有發現中國主要在微信上的策略是什麼?

陳至潔:嚴格來說,它們在上面的行為不能被視為散播假訊息。 微信上大部分關於台灣的文章我們只能說它是一種真假都有的消息。 那微信主要還是針對中國國內的群眾進行宣傳,而它對台灣國內網路用戶的直接影響並不大。 但這不代表這些關於台灣的文章就沒有殺傷力。

我們除了用計算機做分析外,我們也進行一些個案分析,並發現微信上關於台灣的新聞,在產生過程中有個模式出現。 中國官方或商業媒體都很關注台灣的新聞,特別是晚上的政論節目。 一些反對蔡英文政府跟民進黨的媒體是它們關注的對象。 前一天晚上在政論節目上批評台灣政府或蔡英文總統的言論,隔天就會被中國媒體加工變成微信上的內容。 那這當然要經歷加工與改造的過程,讓中國的訂閱戶看得懂。 所以這些內容的源頭其實是台灣。 但中國人並不瞭解台灣的媒體與政治生態,所以當他們看到微信上如此討論台灣,他們便會誤以為台灣民意就是反民進黨或蔡英文政府,並支持統一。 這個會造成很偏狹的效果。

德國之聲: 您認為中國政府希望透過這種作法,在國內達成什麼樣的效果?

陳至潔:首先,我們可以把這些微信公眾號分成官方媒體,半官方媒體,與商業媒體。 我們發現在這些挑選出來的公眾號中,所以商業媒體都是非常非常愛國的。 他們的論述都是非常民族主義式的,所以我們將這些媒體稱為愛國商業媒體。 愛國對它們來說也是一門很好的生意。 而一方面中國官方希望營造一個氛圍,強調台灣的發展不如中國,然後台灣民眾對支持台獨的政黨或政治人物非常不滿,並希望能多多跟中國交流,加強與中國的聯繫。 這是他們想要向中國國內傳遞的訊息。 這是官方或半官方媒體的論述。

中國的愛國商業媒體會把官方媒體的論述作為出發點,並把論點變得更激烈。 我相信講一些很激烈的話對這些愛國商業媒體來說,是一種商業模式。 它們為了激起中國民眾的愛國情緒,會以接近假新聞的方式去報導一件事。 而很多愛國商業媒體的論述是中國官方媒體不太使用的,因為官媒還是有尺度。 所以對愛國媒體來說,他們既要口徑跟官媒一致,也要把內容變得很聳動。

德國之聲: 您認為中國政府在微信上的策略對台灣的政治跟民間社會有什麼樣的衝擊?

陳至潔:我第一個想到的是,這樣的傳播模式對兩岸人民之間的交流沒什麼幫助。 因為訊息傳播不但不全面,反而是一種欺騙式的引導。 中國人民接觸到的台灣政治新聞都是這樣的描述,那他如果對台灣的狀況不熟悉,他就真的會覺得台灣準備好統一了,或台灣很認同習近平。 但這並不是台灣實際的狀況,所以這對於兩岸的互相瞭解是沒有幫助的。 另外以關西機場假新聞的事件來看,相關消息最初是由愛國商業媒體觀察者網發布的,並透過它的微信及其他社群媒體帳號散播。 這些內容本來是給中國民眾看的,但後來就內銷轉出口,跑到台灣來了。 這對台灣政治社會就造成一些負面作用。 不過我個人也覺得說,目前中國內部的話題跑到台灣網路上發酵的情況還不常見,所以可見目前微信上的報導,大部份都還是給中國民眾看得。 這些內容如果想傳到台灣來,還需要經過一個轉換的過程,台灣人才會看得懂。

陳至潔教授認為台灣政府應該直接與這些媒體交涉,讓他們知道那些內容都是不真實的。圖片來源: BR

德國之聲: 台灣政府是否該展開一些措施,來防範這些微信上的內容對台灣社會造成負面影響?

陳至潔:我認為有些事是台灣政府可以做,而且也做得到的。 如果一個像我一樣的學者跟他的助手都可以監控這40個微信公眾號上跟台灣相關的內容,那政府應該可以監控至少數千個相同類型的微信公眾號。 它們可以每天去微信跟微博上看中國網民都在討論哪些跟台灣有關的事,那如果政府發現上面有不實的消息,正就需要出面澄清。 它要用各種可能方式讓台灣人跟中國人瞭解社群媒體上的消息是不正確的。 我甚至覺得台灣政府應該直接與這些媒體交涉,讓他們知道那些內容都是不真實的。 這些澄清的過程最好也都放到網路上,告訴台灣民眾中國正在做一些有損兩岸交流的事,而政府又採取哪些傷害控管的措施。

德國之聲能否與我們解釋一下這個研究中的內容是如何篩選出來的?

陳至潔:從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我們在40個公眾號下載了41500篇文章。 其中有1760篇是關於台灣的文章。 我們篩選的標準是,只要這篇文章中提到台灣一次,我們就把它選出來,並交給程序語言去判讀。 基本上是用算法去找尋在這1760篇文章中,大致上有多少主題。 算法告訴我們,大概可以細分出25個主題。 我在Twitter上放的5個主題是比重最大的,也是跟政治或兩岸關係最相關的。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