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小小「日報」,影響不小

2007年9月17日

將近三十年前,西德出現了一份名為「日報」的小報。它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西德政治形勢的產物,是一份另類的報紙。經歷了近三十年的風雨,「日報」不僅存在下來,而且成了德國媒體世界一道不可缺少的風景線。

「日報」在柏林的總部,看來儉朴得很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七十年代,西德經歷了遭受左翼紅軍派恐怖主義襲擊的「多事之秋」。數名政界和經濟界的重要人物被綁架殺害,民航班機被劫持。1977年9月,聯邦德國僱主聯合會主席漢斯-馬丁‧施萊耶爾被紅軍派綁架,四十多天後,警方在一輛遺棄的汽車後備廂中發現了他的屍體。當時,西德眾多媒體惟恐與左翼政治勢力沾邊,紛紛自我約束言論,設置報導禁區。

1997年至1999年擔任「日報」編輯的約爾格‧馬格瑙針對當時西德的形勢說,七十年代後期,「左派被人視為紅軍派恐怖組織的同情者,他們被妖魔化、罪惡化,受到迫害和監視。左派的聲音無法出現在媒體世界中」。在這樣的形勢下,1978年9月,「日報」作為左派的喉舌首次出版,1979年改為每天出版,直到今天。

早期的「日報」是一份理想主義意識形態運動的報紙,在發展過程中,它越來越專業化,也適應了聯邦德國新聞界的普遍標準。馬格瑙認為,「日報」反映了西德七十年代以來新市民階層的形成過程和他們的需求。

「日報」從創辦開始,經過很長時間才找到自己與聯邦德國國家之間的關係。開始時,「日報」在世界許多重要地區派駐了記者,而對當時德國聯邦政府所在地波昂卻不屑一顧。直到四年後,「日報」總編才「想起」應在波昂派駐一名記者。這樣,日報才開始與議會、多黨制和國家有了直接接觸。就像家中一個半成年的男孩抵制父親的權威,長成後又與父親重歸於好一樣。

「日報」在許多方面屬於先鋒派。它是當時西德學生最愛讀的報紙,為許多媒體提供了新一代的媒體工作者。「日報」是最早停止排字、而使用電腦排版、並設有網路网頁的德國報紙。它也是為加強德國人民的生態意識、最早擁有環保版面的德國報紙。「日報」把幽默和諷刺帶進了德國媒體世界,一改德國媒體生硬呆板的面孔。

「日報」有六萬名常年訂戶。在許多報紙不斷失去常年訂戶的今天,「日報」一直能保持訂戶不減少。「日報」實行合作制,這一模式也有利於保持訂戶,從而在財政上保證了報社的穩定。「日報」不依靠廣告辦報,與其它報紙相比,不受廣告收入多少的影響。

在「日報」創刊即將三十周年之際,馬格瑙為這份報紙撰寫了編年記。這不僅是對「日報」歷史的回顧,也是對這份報紙的學術性深刻分析。讀者從這本編年記中也可以瞭解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德國左派的發展道路。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