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家韋家雅如何善用社群網站
2016年10月14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錄製專輯,舉辦音樂會,或者靠幾份報紙評論就能決定一個音樂家前途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今天的重點在於,你的音樂能否無遠弗屆",小提琴家韋家雅(Iskandar Widjaja,韋家雅是網友給他取的中文名字)總結說。
這位30歲的小提琴家關注的首先是社群網站和數字化音樂平台。在數字世界裡,他頻頻現身:通過YouTube,Spotify,Facebook(臉書),Twitter(推特)和Instagram,以及SoundCloud。數字鍵盤,他用的遊刃有餘。
數字維度
在Facebook和YouTube上發布內容,是他每天的例行事務。舉辦音樂會,他也會同時考慮如何在數字化平台推廣。對於韋家雅來說,這並非遠離藝術,並非他必須咬緊牙關去做的事。相反,這位小提琴家在這裡看到了拓展職業生涯的巨大潛力。儘管他不願意立刻談及"數字化戰略",但這正是他精心開發的。這個戰略的中心,是他自己,是他的藝術家個性:"每個人創造自己的品牌。我清楚知道,我是誰,我想展現什麼。"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數字平台還是YouTube。"這裡我可以全方位展示自己。人們可以看到藝術家,感受到他的影響力,瞭解他的特點,可以對他有整體印象。"。如果對一場音樂會或者一個採訪滿意的話,韋家雅就把錄像上傳。YouTube也是舉辦音樂會的一把鑰匙:"如果我與一位音樂會的組織者接觸,我的經理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發給對方兩三個YouTube的鏈接。"
對於聯邦音樂產業聯合會經理弗洛裡安‧德呂克(Florian Drücke)來說,藝術家們使用YouTube"作為一個純粹的營銷平台",是可以理解的。但讓它像音樂行業一樣成為一個完整的經濟分支,則是不可接受的。"對內容的研發和生產進行投資,之後,卻讓別的渠道獲利--比如YouTube。"
個人影響力
韋家雅認為這個思維過時了。今天,個性和個人的影響力會決定一個人的職業前途,還會影響大廳裡的觀眾。他的觀點認為,YouTube的影片能夠很好地傳遞這些。
他沒有想過藉此賺錢,也沒有想要通過下載和流媒體來獲取收入,這些對他來說只是"小數目"。但是這一切能打造一個"全球性線上",增加他的市場價值。最終決定他的音樂會價值,這才是給他帶來實際收入的。
這樣說來,那些還不錯的舊光碟究竟還有什麼用呢?"光碟今天的存在不再是為了獲利",韋家雅說。"光碟就是一張名片。你在傳統市場上通過錄製光碟展現自己,你為此竭盡全力。"他再次強調,對於他來說,在音樂上投入全部的注意力比其它都重要:" 最重要的還是音樂本身。"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