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就業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

2012年8月5日

整個歐洲都籠罩在危機的氣氛之下,只有德國的就業市場強勁依舊。但是,尤其是像最近剛剛宣佈破產的日用品連鎖店施萊克等企業大批裁員,難道不是向就業市場釋放了一個相反的訊號嗎?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現在排在"就業崗位殺手"排行榜最頂端位置的是零售業行業。德國大型日用品連鎖店施萊克的破產造成25000人失業,連鎖百貨商場Karstadt也計劃裁員2000,網店Neckermann.de裁員近1400人,連鎖超市麥德龍削減員工900名。

能源企業RWE和Eon也宣佈總共有16000個職位朝不保夕。德國政府執行的去"核"轉型的能源政策在就業市場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跡。

就業市場面臨的挑戰

德國原本興旺的就業市場的末日是否降臨了?科隆經濟學院的人力資源問題專家克羅斯(Hans-Peter Klös)所持的觀點相反,他說:"無論是從前還是現在,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在應對這種挑戰時一直是結構相當完整。"

勞動局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

克羅斯做出如此判斷的理由是德國人口結構的發展顯示出,勞動力數量已經呈現出減少的趨勢。但與此同時在一些行業領域已經明顯感覺到局部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

經濟景氣的晴雨表

就業市場一直被看作是體現經濟景氣好壞的晴雨表。如果我們分析最新一個月的數值就可以看出來,經濟增長已經出現相應的回退,儘管如此並不能以此判斷在可預見的未來就業市場會出現大規模蕭條景象。人力資源問題專家克羅斯說:"人們在接受輿論訊息時常常會出現一種不對稱的現象,也就是說,我們更注意哪些大型企業裁員多少多少的消息,卻容易忽略德國國民經濟整體就業崗位增加的小消息。"

充沛的活力

漢斯‧伯克勒基金會的就業市場問題專家海爾措格‧施泰因(Alexander Herzog-Stein)也持類似的觀點。他說,由於媒體鋪天蓋地式地報導,導致施萊克破產引起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尤其容易產生負面反應。

新的就業機會不斷被創造出來圖片來源: DOC RABE Media / Fotolia

但這樣的消息並不反映就業市場整體發展走向。"因為今年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會是生機蓬勃的。"

一年之間往往會有上百萬人更換工作或者失業,但失業者當中很多人又會找到新工作。海爾措格‧施泰因說:"我們應該這樣設想,每年被削減的就業崗位最大規模情況下可能達到700萬,但是新創造的就業機會大約也是700萬。"

債務危機的後果

德國境內總共大約有2900個勞工合同關係涉及社會福利保障義務。每年大約有四分之一這樣的合同被解除,但同時也有差不多同樣多的新合同簽署。雖然會有幾千個就業崗位被徹底裁撤,對於受其影響的個體來說是非常不幸的事,但是對整個統計結果來說,這個數字著實微不足道。

債務危機以及歐元區面臨崩潰的危險對就業市場造成的威脅遠遠高於幾個連鎖店的裁員。海爾措格‧施泰因說:"媒體還沒有注意到的一個問題我們已經看到了,過去幾個月在勞動局登記的失業人口中季節調整性比例出現輕微增長。"

潮流改變無法排除

海爾措格‧施泰因分析認為,未來兩年間德國就業市場很可能發生負面變化,因為歐債危機迫使歐盟國家不得不採取節省財務開支的政策,歐洲範圍內都可能出現就業市場萎縮的現象,德國也不會是例外。

但另一位專家克羅斯卻不認同這種看法。他表示,雖然世界範圍內經濟增長低迷的趨勢無法避免,並且肯定會在不久的未來對德國就業市場形成負面影響,"但並不能由此就判斷德國的勞動力市場會出現'潮流改變'"。

德國的失業率大部分來看仍然呈現的是降低的趨勢,但是在歐洲其它國家已經出現逆向趨勢。

作者:Klaus Ulrich 編譯:洪沙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