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00809 interview messner klimawandel un

2009年8月11日

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迪爾克‧梅斯納爾認為,在氣候保護問題上世人拒絕接受氣候變化的現實。在談到本周一(8月10日)在波昂開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預備會議時,梅斯納表示,如果全球工業國家希望到205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80%,那麼就必須改變現有世界經濟的能源基礎。

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迪爾克‧梅斯納爾教授(Prof. Dr. Dirk Messner)圖片來源: Deutsches Institut für Entwicklungspolitik (DIE), 2009

記者:梅斯納先生,您好!此次會議可以說是一次閉門會議,這聽起來讓人感覺十分神秘。您能不能透露一下,會議只是有針對性地討論,還是說只是一次關於氣候保護的私下會談?

梅斯納:我沒有參加這次會談,但是我作為聯邦政府全球環境變化咨詢委員會的成員當然會起草一些相關條款,並從中給出一些建議,以便環境保護議程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實際上,這次會談十分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從大會開幕詞中就能瞭解到,其中應對氣候保護綱要中的許多步驟正朝著既定目標邁進。目前,全球氣溫升高限制在2攝氏度的目標已被許多國家認可,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原則上來講,美國、歐洲和中國已經開始著手應對氣候問題了,但是現在我們需要邁出實質性的一步。而有些時候這些問題在封閉的情況下討論要比在大庭廣眾下討論更容易。

記者:羅馬八國集團峰會召開以來,氣候保護問題是否有所進展?因為當時峰會制定的這個將氣溫升高限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目標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但是首先應該將這個目標實施的範圍擴大。

梅斯納:我們必須認識到的是,眼下我們是否真的將目標付諸於行動了。實際上,各國政府領導人在拉奎拉已經通過了將全球氣溫升高限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目標。但更重要的一步是,當我們離開波昂、告別了這幾天的會談時,我們希望"2攝氏度"目標能夠在國際層面上,乃至在世界範圍內達成一致。溫室氣體減排的目標需要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參與和推廣。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步。這樣我們才能從一個更明確的基本點出發,最終弄清我們的職責所在。

記者:現在人們又開始將手指向了中國和印度等國家,認為這些國家是氣候變化的"新一代"罪魁禍首。歐洲人總是樂於這麼做。您認同這一觀點嗎?

梅斯納:首先,在過去一段時間內工業國家的確造成了一些環保問題的出現,因為大部分溫室氣體效應發生在工業國家,而現階段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仍然來自這些工業國家。因此我完全贊成聯合國氣候變化辦事處負責人德‧波爾的話。德‧波爾說過,氣候保護--工業國必須首當其沖,不然我們就無法互相信任,世界各國也無法達成共識。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未來如中國和印度這樣的新興工業國家是溫室氣體排放大國,而今天的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但儘管如此中國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仍比其它新興工業國少20%、30%,甚至是40%。雖然中國談不上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工業大國,因此這樣的國家必須首當其沖,參與其中。

記者:您說過,現在歐洲國家必須行動起來,您的意思是,歐洲國家也應該在今後幾年的氣候保護工作中走在前面,例如為氣候保護提供經費資助嗎?

梅斯納:是的,我們必須這樣做。我們急需兩筆資金:其中一筆資金可以用於支持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中出現的問題。例如:水資源短缺、海平面上升造成的世界許多國家出現的糧食飢荒等問題。因此發展中國家必須針對這些問題作出調整,所以這些國家應該得到經濟上的資助。另一筆資金則用於避免新興工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就意味著給予他們更多技術方面的支持。我們必須擺脫對昂貴化石能源的依賴,應該遵循誰污染誰付賬的原則。工業大國現在應該積極提供資助。

記者:這筆資助金額有多高?如果不這樣做,將帶來怎樣的經濟後果?

梅斯納:據聯合國和歐盟的估計,我們每年用於投入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費用在150到300億美元左右。另外,聯合國還計算出,未來幾十年間,我們每年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技術現代化資金在300到800億美元之間,以便幫助這些地區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樣我們才能完成氣候變化調整政策的任務。聽上去這項任務涉及到一大筆資金,但如果誰不願這麼做,那結果只能造成地表溫度明顯上升。有一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避免溫室氣體排放要比資助彌補氣候變化造成的惡果好。英國經濟學家尼古勞斯‧施泰茵恩預計,從2030年、2035年開始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20%將用於應對氣候變化。所以說,氣候保護比單純的資助要廉價的多。現在,我們必須肩負起幫助這些國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任務。

記者: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對這些花費作出了預算,也已經向世界發出過氣候保護的倡議。現在沒有人能說,他對環保還一無所知。但為什麼將環保付諸行動開展的如此緩慢,而且還是有人試圖推托環保的責任?

梅斯納:我認為,原因在於人們不願接受氣候變化的現實。因為氣候變化牽扯的範圍廣、層面深。我們還聽到的一個數據是:到2050年工業國家必須減少8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意味著,我們必須重新建立世界經濟的能源基礎。這是工業革命來以來最大的全球性轉變。我們必須改變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世界經濟模式,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不依賴於化石能源的世界經濟。專家稱這一任務為"去除積炭作用"。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而有些政治決策人正在試圖,將這一問題推遲到以後解決,但它卻給世界帶來更大的問題。

記者:改變環保意識無疑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關鍵,當然這不僅適用於決策者,也包括我們所有人。當您看到許多德國人還在購買和儲藏白熾燈時,您對節能政策的推廣還給予希望嗎?

梅斯納:您說得沒錯:氣候保護不只是決策人要擔心的問題,同時也是關係到普通市民和消費者的問題。例如:人們應該選擇購買哪類產品,以及哪種汽車是我們提倡購買的,所有這一切都與溫室氣體排放、與人們在生活中對能源消耗的強度息息相關。這些問題都需要人們重新去認識和定義。我們必須改變依靠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十分重要。

記者:德國在七十年代就已經具備綠色環保意識,那時的民眾的環保意識是否比今天還要更強一些?

梅斯納:我認為,實際上我們從70年代開始就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我想已經具備對環保的基本認識。現在我們還需要想像一下,如果不依賴於化石能源基礎的世界經濟和人類生活方式竟會變成什麼樣。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必須擺脫這種思想,"不依賴於化石能源的生活方式,就意味著要放棄,放棄現在的富裕生活"。我們必須重新規劃我們的富裕生活方式,為此我們必須提出靈活機動的方案。對城市進行新的規劃,並對城市進行相應的改造,以此來降低能源的大量消耗。對於用什麼建築結構,用何種方式和方法來建造我們的房屋,我們都要進行新的規劃。這些和科技創新是密不可分的。眼下討論最激烈的是關於放棄消費和放棄現有的富裕生活。但我們對富裕生活有一種新的理解方式,並促成富裕生活的一種新發展模式。為此,我認為,我們還必須進行更多的工作,來讓人們確信,我們應該走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

作者:Birgit Kolkmann/嚴嚴

責編:謝菲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