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中的尼泊爾戰士
2014年5月25日(德國之聲中文網)位於喜瑪拉雅山脈、地處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尼泊爾王國中有個名為廓爾喀的地區。直至今日,當地最廣為人知的仍是廓爾喀戰士的驍勇善戰形象。廓爾喀戰士指得並非一個部族的人民,而是由多個山間部落如古隆族、拉伊族、馬嘉族或林部族所集結的戰士。
廓爾喀戰士的格言為"寧死不做懦夫"。作戰時高喊"廓爾喀來咯!"(Ayo Gorkhali)並揮舞著傳統彎刀(Khukuri)的廓爾喀人英勇名聲威震四方。傳說中,廓爾喀戰士的彎刀出鞘必要見血。
設於英國的廓爾喀福利社團(BGWS)主席德萬(Tikendra Dewan)表示:"他們的勇氣、忠誠及純朴,為他們贏得了名聲。"已故印度軍隊指揮官薩姆‧馬內克肖(Sam Manekshaw)曾經如此形容廓爾喀戰士的英勇無懼:"如果有人說他不害怕死亡,他要不是個騙子,不然就是廓爾喀人。"
如今的廓爾喀戰士效力於尼泊爾、印度和英國安全力量,這可追溯至這三個國家在印度1947年獨立運動時的協議。今日共有約12萬廓爾喀人在印度軍隊服役,英國軍隊中的廓爾喀士兵則只有3500人。
在英國的旗幟下作戰
廓爾喀戰士與西方的第一次接觸發生在1814年至1816年,當時英屬東印度公司對尼泊爾發動戰爭。雖然英軍獲得勝利,但廓爾喀人也使其蒙受巨大損失。"生平從未見識過如此頑強的意志力和勇氣。雖然周圍的戰友紛紛倒下,但他們並不落荒而逃,對死亡毫不畏懼。"一名英國士兵在其回憶錄中如是寫道。
見識到敵人驚人的戰鬥力後,英國在與尼泊爾國王的議和書中添加了一條款,允許英國徵召廓爾喀人加入英軍,自此開啟了雙方近200年的軍事連結。
首次踏上歐洲的土地
當時幾乎沒有人料到,廓爾喀人在近100年後會離開故土數千里,同英軍在歐洲並肩作戰,參與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當時共有約20萬廓爾喀戰士隨軍團踏上所謂的"大戰"戰場,從法國征戰至波斯,即今日的伊朗。
一戰期間,約有33個所謂的廓爾喀步槍營。"尼泊爾政府意識到,廓爾喀士兵的存在對盟軍的戰役多麼必要,並且向英國統帥部派遣更多部隊,前往所有陣線作戰。"英國作家埃斯特韋斯(Benita Estevez)在其著作《廓爾喀:寧死不做懦夫》(Gurkhas: Better to die than live a coward)中曾有這麼一段敘述。
加裡波利之戰
歐洲的戰爭使廓爾喀人和整個英屬印度軍隊面臨許多新挑戰。廓爾喀福利社團的德萬表示,他們面對種種困難情況,包括不適應的氣候條件,以及對他們而言相當陌生的戰壕戰。
據當時的英國將軍威爾科克斯(James Willcocks)稱,"廓爾喀人遭遇各種恐怖狀況,他們單憑勇氣、步槍和每個營隊配備的兩支機槍就能成事。"
廓爾喀人最輝煌的戰役是加裡波利之戰。1915年在土耳其加裡波利半島上,廓爾喀戰士打響名聲,只付出相當微少的損失便攻克土耳其防守堅固的陣地。在法國東部洛奧(Loos)的一場戰役中,一支廓爾喀營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多個廓爾喀營在一戰期間因英勇戰鬥獲頒近2000枚勳章。曾經與其共同作戰的英國士兵特納(Ralph Turner)讚揚道:"最勇敢的勇士,最寬弘的寬宏者,從未有一個國家擁有如你們這般忠誠的摯友。"
據估計,約有2萬廓爾喀士兵死於一戰。這是廓爾喀戰士首次在東南亞以外地區戰鬥。這些尼泊爾士兵後來又為英國在許多衝突中沖鋒陷陣,包括二戰、福克蘭海戰以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鬥。
雖然廓爾喀族為英國安全力量效力,但卻長久未獲得在英國的永久居留權,而且在退役後被送回尼泊爾。他們獲得的退休金也遠比英國同僚低。直到2007年,英國政府才決定向1997年後退休的廓爾喀士兵支付相同的退休金待遇。兩年後,所有退休的廓爾喀戰士都享有在英國居住的權利。
作者:Srinivas Mazumdaru 編譯:張筠青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