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尼泊爾毛派游擊隊的來龍去脈

2002年5月9日

尼泊爾毛派游擊隊的世界觀聽起來給人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開展一場中國式的文化大革命,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共產主義,發起象秘魯「光明小道」那樣的游擊戰爭,這就是尼泊爾毛主義者的鬥爭策略和目標。

一名女毛派游擊隊員在鄉村裡做政治鼓動工作圖片來源: AP

1996年,毛澤東思想的崇拜者在尼泊爾發起人民戰爭時,人們曾不屑一顧地表示,這麼幾個人能成什麼氣候。而事隔幾年,毛派勢力儼然已發展成「國中之國」,不但阻礙尼泊爾的經濟發展,對該國的警察和軍隊也構成了強有力的威脅。

過去幾天政府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擊斃了至少650名毛派游擊隊員,專家們認為,本次行動是對反叛武裝一次毀滅性的打擊。不過,與此同時,尼泊爾首相德烏帕仍在在英美等國尋求支持,以打擊所謂的「恐怖主義」勢力。

毛派武裝雖然也曾發出願意開展對話的訊號,但看來,德烏帕決心已定。他表示,「反叛武裝必須停止暴力活動,放下武器,然後,才可以開展對話。」去年秋天,德烏帕曾對和談充滿了期望。當時毛派游擊隊甚至表示,願意放棄取消君主制的主張。遺憾的是此後不久,和談破裂,衝突再起。

1996年,毛派游擊隊發起武裝鬥爭以來,已有4300人死於戰火,其中半數以上是在去年11月以後。游擊隊不斷襲擊設在偏遠地區的警察哨所,殺傷執行公務的警員。政府則不斷採取行動,打擊分散各地的毛派游擊隊武裝,反叛武裝的人數不等,少則二十幾人,多則一二百人。

尼泊爾毛派勢力有兩名領袖人物,一位是建築設計師巴塔萊,另外一人是農業問題專家達哈爾,人稱「普蘭昌達」。1996年,經過六年的血腥抗爭,尼泊爾國王終於同意實行民主。當時,巴塔萊向政府提出一份包括40項要求的請願書。內容包括,建立人民共和國,把土地分配給窮人,婦女有權在家庭財產中擁有份額。

巴塔萊是以最後通諜的形式提出上述要求的。他表示,如果政府不在兩周內作出積極回應,就將爆發戰爭。而這場給尼泊爾帶來災難的戰爭一直持續到今天。不過,一些尼泊爾問題專家認為,如果地處富庶的加德滿都谷地的該國政府當初能更多地關注一下偏遠山區,毛派游擊隊決不會有任何發展機會的。

尼泊爾西部一位地方當局的長官承認,他沒有能力為當地民眾作任何事情。他抱怨道,「政府權威在這裡根本無從談起,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裡的政府是選舉產生的。

而這種權力真空恰恰為毛派游擊隊提供了活動餘地。他們建立所謂的「人民法庭」,徵收稅務,開辦學校和醫療機構。在那些平均壽命只有52歲,年均收入不足一百歐元的地區,毛派游擊隊的上述舉措很有歡迎。

毛派游擊隊一般以警察部隊為襲擊對象。但是,屠戮平民時他們也似乎不會手軟。游擊隊依靠搶劫銀行、敲詐勒索,解決經費來源。抗拒者,就難逃殺身之禍。膽敢不響應他們「罷工」號召的人,也往往要付出生命代價。二月份,毛派游擊隊對工人發起的一次襲擊行動中,就有一名兒童被活活燒死。

毛派游擊隊對平民施暴的事件越來越頻繁,不過觀察家也表示,村民們同時也在抱怨,政府軍和警察也並不善待平民百姓。一般認為,毛派游擊隊的人數大約介於八千至一萬人之間。全國75個行政區域中,毛派武裝的勢力已經在56個區域中建立了根基。加德滿都政府期望,借助來自美國和英國的援助,政府軍將能夠最終戰勝毛派游擊隊。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