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崔衛平談20名老幹部為劉曉波案上書中共中央

2010年2月3日

因劉曉波案,20名曾擔任過高級職務的中共老幹部上書中央,要求法院修改錯誤。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北京電影學院崔衛平教授。她認為,上書者是從歷史中走過來的,他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經驗和記憶。所以,他們的聲音顯得特別有份量。

北京電影學院崔衛平教授圖片來源: Xiao Xu

德國之聲:中共20名元老上書中央,他們認為對劉曉波案要進行糾正。你什麼時候聽到這個消息的?

答:前幾天。是他們之中的人跟我說起的。但我當是沒有看到文本。我今天剛在網上看到文本。

德國之聲:你的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答:我覺得這一批老先生非常可敬。他們的聲音是一種重要維度。因為他們是從歷史中走過來的,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經驗,也有各種各樣的記憶。尤其對這麼多年來他們所在的共產黨的教訓有深切的記憶。對他們來說,從歷史的維度出發,背後有那麼多歷史經驗的支持,尤其是切身經驗的支持,所以顯得特別有份量。

德國之聲:他們認為劉曉波案件是一個錯判的案件。他們說的有道理嗎?

答:我認為他們說的非常有道理。

德國之聲:怎麼解釋呢?

因為從他們的文本來看,第一,他們有歷史的經驗。再一個,他們講劉曉波的罪狀是對黨和政府不滿,而這些老先生們有一個基本的立場,就是繼承了80年代以來的開放的立場,是可以批評的,執政應是善為批評之聲,尊重不平之民。我坦率地說,這種態度同重判劉曉波11年的態度是不一樣的。他們代表了共產黨內的變革與革新的力量。而重判劉曉波讓人感到,在現有體制內,感受不到有自身變革的力量。

德國之聲:那怎麼樣才能使這股力量有它的生存的餘地?不僅有它的生存的餘地,還有一點發展空間呢?

答:這個就不是我考慮的了。說實話這是體制內的人要考慮的。比如說像他們提出的,沒有這樣一種胸襟,"一國兩制"從何而來。其實這背後是個鄧小平的思路。那麼現在這個體制內的職責是什麼,可以回到鄧小平的工作路線上來吧。"一國兩制 "背後所代表的那樣一種開放,那樣一種並存的精神、立場。

德國之聲:這個公開信它的最後還提了一系列的問題。您一定也注意到了。它說,"我們黨是否背棄了遵守憲法的承諾"。這個意義上怎麼理解?

答:因為這些年來比如依法治國談得比較多,這個可能起碼在輿論上是個有共識的東西,不像普世價值。就是說承認依法治國,在這個上面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但是如果說如此重判劉曉波,就是因為劉曉波寫了六篇文章,或者說了一些老先生們文本裡面提到的,"聯邦共和國是共產黨自己提出來的"這樣一些東西,如果說這是違法的話,顯然是不能夠說服人的,從法律上也是不能做出充分的解釋的。

德國之聲:那麼接下來的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公開信問道, "司法改革是否倒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司法改革是倒退了。可以這麼說碼?

答:按照老先生們的思路,其實人們一直對司法的不公正有很多的期待,換句話說,很多不滿。我們的司法是否進步過,永遠是一個問題,但是從老先生這幾個句式,"是否背棄"、"背離"、"倒退"、"停滯"、"是否惡化",其實現在不能說比以前更加惡化,只是說,你需要改正。那麼我覺得,這倒是體現出老先生的一個思路,就是說,整體上大家可能感到的思路,整體上的做法,可能比前些年,或者說八十年代所倡導的,還是倒退的。我體驗到他們有這樣一種思路。

德國之聲:剛才其實你也暗示了,過去有這種多元化的東西存在,允許其他意見,那麼您覺得這些東西是在不斷減少嗎?

答:應該話分兩頭說。從民間來說,這樣的覺悟和它們的表述應該說在擴大,他們表現在比如網路上,或者在一些媒體上面。這個是明顯的。但是從權力運作來說,人們真是越來越看不到內部變革的力量,自我更新的力量。這也是人們一個比較深切的體驗。

採訪記者:李魚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