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川普弹劾案: 「煽動暴亂」vs.「政治報復」

2021年2月13日

美國國會本周啟動對前總統川普弹劾案的審理。這位共和黨人也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遭到兩次彈劾的總統。在經過雙方的陳述後,預計該彈劾案本周末可能出結果,其關鍵取決於參議院是否會有17位共和黨人「倒戈」。

USA | Impeachment-Prozess gegen Trump | Michael van der Veen
圖片來源: Senate Televisio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2021年1月13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彈劾議案,正式以在"衝擊國會山"事件中煽動暴亂的指控,彈劾第45任美國總統川普。

1月13日,時任美國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召集參議院審判川普,因此川普没有在其任期內被彈劾。2月9日,參議院以56票支持44票反對,認為對川普的彈劾審判程序符合憲法。 2月10日,民主黨"彈劾經理"和川普律師團隊在兩天內開始各自陳述,雙方的辯論重點在於川普是否煽動了1月6日的國會山暴力事件。

民主黨人:川普是"煽動總司令"

如果參議院以三分之二的多數判定川普有罪,那麼之後可以用簡單多數來禁止川普再次擔任公職。而三分之二的多數意味著,參議院需要有至少17名共和黨人"倒戈",支持民主黨人一方。

在彈劾案審理開始後,民主黨人首先控訴川普是在"煽動暴亂",是他"邀請"暴民們破壞國會大廈,並表示如果川普再次回到白宮,他會繼續"煽動暴力"。他們也展示了一些川普支持者喊著"美國總統邀請我們來這裡"等影片材料作為證據。

科羅拉多州參議院代表德吉特(Diana DeGette)表示,暴民們相信他們是在遵循川普的命令。

負責彈劾起訴的民主黨眾議員拉斯金(圖)稱川普是「煽動總司令」(Inciter in Chief)圖片來源: U.S. Senate TV via REUTERS

負責彈劾起訴的民主黨眾議員拉斯金(Jamie Raskin)說,"這場支持川普的暴亂並非憑空而來","這並非川普第一次煽動暴民"。他還問參議員們,他們是否相信,一旦川普再次當選,他不會為了達到目的而停止"煽動暴力"?"你們會為此賭上民主的未來嗎?"

川普辩護律師:民主黨人"政治獵巫"

川普的律師則反駁稱,民主黨人的所作所為是"虛偽的",是出於對川普的仇恨,並指責他們在政治獵巫。

像之前的民主黨人一樣,由斯科恩(David Schoen)和范德維恩(Michael Van Der Veen)所主導的川普辩護律師團隊也展示了數十個影片片段,裡面一些知名民主黨人也用了類似於川普所使用的字眼。律師表示川普的發言受言論自由保護,他們還指責民主黨人無視川普在1月6日要求國會大廈示威者保持和平的做法。

川普的辯護律師范德維恩(圖)稱,民主黨人進行的是違憲的政治報復行為圖片來源: U.S. Senate TV/REUTERS

他們聲稱,民主黨人曾試圖煽動其追隨者對川普采取攻擊性行為,煽動針對川普的騷亂、起義。他們也表示,一些1月6日暴力事件的參與者是與左派相關聯的極端主義團體成員。

范德維恩說:"顯然,眾議院的民主黨人痛恨川普",川普使用的"戰鬥"一詞受到言論自由保護,沒有煽動暴亂。考慮當時的語境,他的話與其他政客所言並無不同。

另一位川普的辯護律師卡斯特(Bruce Castor)說,在川普讲話前暴力就已經開始了。他表示,這場騷亂是有預謀的,證據是提前一晚佈置好的炸彈。卡斯特稱,民主黨人的真正目的是讓其強大的政治對手(川普)消失並永遠被禁。

未來會如何發展

觀察家們表示,川普辩護團隊的目標明確:不要失去任何共和黨人的票。目前看來,大部分共和黨參議員還是決定為川普煽動罪名投反對票的。

許多共和黨人還表示,由於川普现在已經離職,審判本身就違憲。

目前看來,數十名共和黨人倒戈、川普被定罪的可能性並不大圖片來源: Reuters/J. Ernst

預計,美國參議院可能在這個周末就對川普弹劾案作出裁決。最後結果將取決於參議院共和黨人的態度。至少要有17名共和黨人加入民主黨人的行列,才能達到將川普定罪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數。

這樣的投票結果似乎可能性不大。不過,民主黨方面仍在試圖爭取更多共和黨參議員的支持,特別是那些對川普持批評意見的參議員。

如果川普被定有罪,那麼參議院可能會針對是否禁止他未來再次競選總統再做表決。

王凡/任琛(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等)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美眾院彈劾總統 重兵駐守國會

01:4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