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日(5月4日)在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宣佈,已授權商務部與美國貿易代表立即著手對所有「不是在美國本土製作的電影」加徵100%關稅,理由是要「拯救美國電影業」。
川普稱,「美國的電影產業正在迅速走向衰亡。其他國家正提供各種誘因,吸引我們的電影製片人和製片公司離開美國......這是其他國家共同籌劃的行動,因此構成國家安全威脅......我們要重新讓電影在美國製作!」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在X上轉發川普貼文稱:「正在處理此事。」但盧特尼克和川普均未提供任何關於如何對電影實施關稅的細節。
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週一則表示,「尚未針對外國電影關稅做出最後決定」,正在研究各種可能做法來履行川普的命令。
美國前高級商務官員、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芮恩希(William Reinsch)表示,該項關稅措施將「扼殺我們的電影業。我們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並指出很難把電影納入國家安全或國家緊急狀況的範疇。
川普稱電影製片人和製片公司離開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圖片來源: Scott Olson/Getty Images/AFP 川普週日晚間被媒體問及這項新關稅措施時則說,「其他國家一直在竊取美國的電影製作能力」,稱如果他們不願意在美國境內製作電影,美國就應該對這些在海外製作的電影徵收關稅。
電影海外取景可降低成本?
好萊塢過去是全球影視中心,但隨著英國、澳洲、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地推出稅務優惠,許多原本在好萊塢製作的電影和影集紛紛轉往其他能降低拍攝成本的地區製作。
根據美聯社報導,過去幾年來,受到新冠疫情、2023年好萊塢大罷工,以及洛杉磯山火衝擊等因素影響,美國電影及電視影集的產量大幅下滑。追蹤影視產量的機構「ProdPro」統計,去年美國影視製作的整體產量,比2021年相比下降了26%。
洛杉磯野火延燒進入緊急狀態 高級住宅區陷火海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此外,該機構也對多家電影製作公司的高層進行年度調查,列出最受歡迎的拍攝地點前五名為:多倫多、英國、溫哥華、中歐和澳洲,美國加州則排名第六、喬治亞州排名第七,紐澤西州排名第八,紐約州排名第九。
去年10月,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提議將當地的影視稅務抵免方案從每年3.3億美元擴大到7.5億美元。亞特蘭大、紐約、芝加哥和舊金山等其他美國城市也採取了積極的稅務優惠政策,欲吸引電影和電視製作。
川普多次對電影製作轉移到海外表示擔憂。今年1月還任命知名影星強‧沃特(Jon Voight)、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和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擔任好萊塢「特別大使」。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關稅是否適用於串流平台上的電影以及影院上映的電影,也不清楚關稅是根據製作成本或票房收入計算。代表各大電影公司的美國電影協會(MPA)尚未對此發表回應。
他以拳擊的方式完成了他的電影和他的生活: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經歷了跌宕起伏。7月6日,他迎來了自己的75歲生日。
圖片來源: Imago/EntertainmentPictures早些年,西爾維斯特‧史泰龍(Sylvester Stallone)在好萊塢只有配角的份兒。後來,有了《洛奇》(Rocky) 。這部由他本人撰寫劇本的拳擊劇大獲成功,使這位1946年7月6日出生在紐約的演員一舉成名。如今,《洛奇》早為經典:史泰龍作為世界拳王挑戰者的表演無懈可擊。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 Mary Evans Picture Library6年後,史泰龍扮演了他的第二個此生角色,以《蘭博》(Rambo,1982)一片寫下電影史。此片中,這位美國人扮演一名在祖國遭惡警追捕的精神受創的越戰軍人,尤其給世界各地男性年輕觀眾提供了許多認同的機會。
圖片來源: Imago/EntertainmentPictures在眾多美國現代電影愛好者看來,史泰龍在警匪片《警察帝國》(1997年)中飾演的赫夫林警官( Freddy Heflin)一角是他職業生涯中的最佳表演。該片由曼戈爾德(John Mangold)執導。史泰龍扮演的這位美國警長看似笨拙、粗枝大葉,但心地良正。該角色為史泰龍贏得很多認可。
圖片來源: Imago/EntertainmentPictures憑藉《洛奇》一鳴驚人兩年後,史泰龍嘗試當導演,執導了摔跤劇《陋巷風雲》(Paradise Alley)。此後,他主要親自執導《洛奇》傳奇續集。1983年,他與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合作執導成功的舞蹈電影《周六夜狂熱》(Saturday Night Live)的續集:《龍飛鳳舞》(Staying Alive)。他還讓兄弟弗蘭克(Frank)扮演了其中一角色。
圖片來源: Imago/Unimedia Images經由《絕嶺雄風》(Cliffhanger)和《爆破人》( Demolition Man)等作品,史泰龍又轉回自己駕輕就熟的道路:動作片。他的職業生涯其實充滿起伏、動蕩,往往在巨大的票房成功之後便是失敗。但有一點是不變的:觀眾希望在電影院裡看到作為動作明星的這個美國人。而正是作為一個動作明星,他取得了最大成功。
圖片來源: Imago/AD2006年,史泰龍以《洛奇》傳奇的第六部《洛奇:拳王再臨》接續了他的第一部《洛奇》的巨大成功。此片中,他扮演一實際上已退役、過著私人生活的拳擊手。只在公眾敦促他復出後,他再度上了拳擊台。他輸掉了比賽,但觀眾卻將這個年邁的拳擊手記在了心裡。
圖片來源: Imago/AD2018年,《洛奇》系列片暫定的最後一部:《信條--洛奇的遺產》(Creed - Rocky's Legacy)上演。 在這一拳擊劇中,史泰龍讓位給年輕演員,自己演繹配角--拳擊教練。影片十分成功,並因之獲得最佳男配角金球獎。此圖顯示他和女兒們一起開心慶祝。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M.Davis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