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宣佈了「金色穹頂」(簡稱「金穹」)國防計劃,欲打造一個用於偵測、追蹤並可以攔截導彈的天基導彈防禦系統,能攔截從世界任何地方甚至太空發射的導彈。
這項預計耗資1750億美元的計劃將在地球軌道上部署一個龐大的衛星和武器網路,川普还預計,該系統會在他任期結束前就投入使用。
太空分析人士對路透社表示,」金穹「可能會急劇升級太空軍事化進程。
或開啟新一輪的太空軍備競賽
儘管在過去數十年裡,美國、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太空強國已在將軍事設施、情報設施送入地球軌道,但這大多是在秘密狀態下進行的。而在過去十年裡,太空軍事化進程已經愈演愈烈。在拜登政府時期,美國太空官員們已表示,鑑於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太空威脅,美國需要增強進攻性的太空能力。
路透社的分析文章指出,川普的「金穹」計劃標誌著美國太空戰略的明顯轉變,開始採用昂貴且未經測試的技術,強調大膽進軍太空。
「我認為這就像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位於華盛頓的「世界安全基金會」太空安全與穩定領域的負責人薩姆森(Victoria Samson)在談及太空部署導彈時對路透社表示。「我們還沒有真正考慮過這樣做的長期後果。」
薩姆森等專家表示,「金穹」計劃可能會促使其他國家在太空部署類似系統,甚至研發更先進的武器以規避導彈防禦系統,從而加劇太空軍備競賽。
靠月亮發大財?並非白日做夢!
中國和俄羅斯怎麼回應?
對於「金穹」計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嚴重關切」,稱「該計劃公然提出大幅增加外空作戰手段,包括研發、部署軌道攔截系統,具有濃厚的進攻性色彩……,將加劇外空戰場化和軍備競賽風險,動搖國際安全與軍控體系」。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則表示,「金穹」可能會在可預見的未來迫使莫斯科和華盛頓就核軍控問題展開談判。
星際大戰計劃的2.0版本
路透社的分析文章指出,「金穹」計劃可以說是冷戰時期雷根戰略防禦倡議(SDI)的翻版,SDI通常被稱作「星際大戰計劃」。
誕生於冷戰後期的「星際大戰計劃」設想在低地球軌道部署一系列導彈和強大的雷射武器,以攔截從地球任何位置發射的彈道核導彈,無論是在發射後的助推階段還是在太空中高速巡航階段。
不過,「星際大戰計劃」由於費用高昂、技術障礙等原因事實上未能真正實現。隨著蘇聯解體,該計劃也於20世紀90年代宣佈結束。
1957年「斯普特尼克」號衛星的發射升空震驚了全世界。從此開始了超級大國間的一場聲望和軍事競賽。直到今天還不斷有更多的衛星發射升空。
圖片來源: Imago/ZUMA Press
共有三隻狗狗,萊卡(Laika)、Ptscholka和Muschka為科學獻出了其生命。圖片中的狗狗萊卡是搭乘「斯普特尼克2號」衛星首次進入太空的生物。然而它未能完成這次太空之旅。衛星成功發射數小時之後,由於衛星艙內溫度驟升,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裝備的萊卡最終死亡。
圖片來源: Imago
蘇聯科學家展開生物太空之旅的嘗試,希望以此為載人航天飛船進行試驗。狗購萊卡的首次太空之旅3年之後,生物進入太空的試驗終於成功。名叫Belka (左)和Strelka的兩隻狗狗 在太空遨遊一天後安全返回地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Heritage Images
不僅「斯普特尼克」號衛星首次成功帶狗進入太空,而且前蘇聯的航天業也譜寫了載人進入太空的歷史。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Gargarin )成為搭乘「東方一號」進入太空的第一人。他在太空遨遊整整108分鐘,降落時不是乘坐飛船而是憑借降落傘著陸在全球引起轟動。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D.Miller
僅2年之後,瓦倫蒂娜‧特雷希科娃(Valentina Tereschkowa)就成為全球首位進入太空的女性。她乘坐宇宙飛船環繞地球49圈。這位女性遨遊太空的目標是為了向世人表明,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可以「實現任何夢想。」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Keystone
這只名叫哈姆(Ham)的大猩猩穿著為它量身定做的航天服正在等待衛星發射升天。它在美國航空航天局接受了長期培訓之後,於1961年參加了水星探測的冒險之旅,並以此進行載人航天飛行試驗。它順利通過了高溫、失重、狹窄空間和孤獨寂寞等考驗。但是搭載阿爾伯特1號和2號升空的兩隻猴子則未能經受住考驗而喪生。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Everett Collection
1965年,太空人約翰‧揚在進行雙子座3號載人飛行時,偷偷將一塊醃牛肉三明治塞進了自己的宇航服裡。用他的話說,「是為了測試一下味道咋樣」。然而美國航空航天局認為這不是可以鬧著玩的。因為在失重情況下,漂浮的麵包渣有可能損壞機器。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1969年7月20日,全世界的人都坐在電視機前緊張地盯看著屏幕: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從「阿波羅11號」飛船走出登月艙,在月球表面留下人類登月的第一個腳印,實現了人類登月夢想。他的「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已經成為一句歷史名言。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Photoshot/Neil A. Armstrong
1978年,前東德太空人希格蒙德‧亞恩(Sigmund Jähn )乘坐"Sojus"宇航船前往蘇聯Saljut 6號空間站。作為登上太空的首位德國人他圍繞地球環繞了8天的時間。返回地球後的亞恩在昔日的東德受到英雄般的祝賀。但是在德國西部他並非如此享有盛名。
圖片來源: Imago/ITAR-TASS
在電影《星際迷航》中扮演宇宙飛船工程師斯科提的演員詹姆斯‧多汗(James Doohan)生前的最後一個特殊願望是死後將骨灰撒入太空。2005年,他和另外300人的骨灰盒被載入太空。這樣的太空葬需要1000至5300美元。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ARC
人類是否能夠在太空生存?植物可以回答這個問題。自2013年以來,國際空間站對此進行了積極的試驗。從圖片中可以看到,蔬菜生長狀況不佳,但是百日草則更能適應在失重的環境中存活。對於未來的火星計劃來說,一個重要的試驗結果是,植物是不會自己長出來的。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NASA 「金穹」會面臨怎樣的命運?
路透社分析文章指出,在美國,不少人一直在為川普进軍太空軍事領域的大動作做準備。這讓金色穹頂在國防承包商和國防技術領域擁有強大而有力的盟友。
「我們知道這一天遲早會到來。我們已經做好了准備」,美國科技公司、國防承包商L3哈里斯技術公司(L3Harris)的首席財務官貝丁菲爾德(Ken Bedingfield)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他說,該公司已經啟動感測器網路的建設,「該網路將成為金色穹頂架構的基礎感測器網路」。
據路透社上個月報導,川普盟友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已經與軟體公司Palantir和無人機製造商Anduril一起,成為給「金穹」提供關鍵零件的熱門選擇。
出席5月20日川普关於「金穹」白宮新聞發布會的與會者將L3哈里斯技術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和雷神公司(RTX Corporation)列為該大型項目的潛在承包商。
不過,「金穹」的資金來源仍不確定。據路透社報導,共和黨議員提議為「金穹」提供250億美元的初始投資,但這筆資金與一項有爭議的和解法案有關,而該法案目前在國會面臨重大障礙。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