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工業國家在南亞地區必須做出更大貢獻

2009年12月28日

就南亞地區在可預見的未來會不會發展成世界衝突的熱點,德意志廣播電台記者採訪了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南亞專家華格納(Christian Wagner)。華格納認為,南亞地區將會加強國家間的合作,工業國家在那裡必須以更強的力度發揮自己的作用。

斯里蘭卡慶祝戰勝泰米爾猛虎組織圖片來源: AP

記者:提到南亞,人們會很快想到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擁有核武器。我們現在談及的衝突,謝天謝地,總算有些緩和,但它們仍然存在。您的憂慮主要在哪些地區?

華格納:我想,有兩大議題將會在今後對這個地區施加影響。第一個議題是社會問題,它同經濟發展有關,同收入、同大部份人改善社會地位的機遇有關。在這裡,我們尤其在印度看到很強大的毛主義運動,他們關注這些社會問題,尤其是關注下層社會民眾面臨的問題。我們不能忘記,在尼泊爾毛派曾獲得了很大成功,在政治上,他們已進入到體制內部。這些都顯示,他們在社會領域裡凝聚著很強的爆炸力。第二個議題很廣泛,包括了各個民族之間存在的衝突。這些都會在該地區造成很大影響。在巴基斯坦存在我們這裡鮮有人知的貝魯基斯坦爭端問題;印度東北部也有各類分裂主義運動;在斯里蘭卡,儘管內戰結束了,但國內仍然沒有找到解決民族糾紛的方案。

記者:恰恰在巴基斯坦,歐洲人觀察到,泰米爾解放組織被擊潰,但泰米爾人同僧伽羅人之間的衝突未能得到解決。您知道,誰能夠解決這場衝突嗎?有沒有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

華格納:解決方案一直都在佔多數的僧伽羅人一邊,現在要看的是,斯里蘭卡總統是不是有勇氣提出新的建議,在擊潰泰米爾解放組織之後,雙方的情況都沒有真正的發展。估計明年1月將會舉行總統大選,初夏舉行議會選舉,最遲這個時候,同泰米爾人的政治對話必須開始,如果人們不希望葬送軍事成果的話。

記者:讓我們展望一下未來,看得再遠一些。比如,孟加拉國特別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這個國家地處恆河三角洲,鄰國是印度。孟加拉國卻是應對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失敗承擔責任的國家。這樣的情況會不會成為國家間發生衝突的因素?

華格納:我想不會,這類情況不會引發新的國家間衝突。我猜測,更可能的是提高國家間合作的吸引力。當然,印度國內也面臨很大的環境問題,這些問題也影響到鄰國。多年來,我們看到孟加拉國尤其是邊境地區向印度移民的數量很大。我並不認為這裡會是國家間發生衝突的核心。在南亞國家內部,也有一些研究氣候和戰勝手段的機構,我想,這些國家在這一領域將會加強合作。這些問題關係到未來,未來的問題不可以用對待過去的方式解決。

記者:這些合作的力量會自然發揮作用?還是需要西方、歐洲或者德國也來作出一份自己的貢獻?

華格納:我想,我們工業國家必須做出更大的努力。像孟加拉國這樣的國家受到氣候變化、自然災害的影響尤其大,它們也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威脅很大。國家本身沒有抵禦這些災難的能力。即便是印度,人們也必須加強特別是氣候領域裡的合作。今後數年內,西方將在這個領域內加強同南亞國家以及當地相關機構的合作。

記者:工業國家在氣候領域承擔的責任毋庸質疑。其他領域的衝突呢?民族間衝突、社會領域的衝突,在這些地方,我們能夠有所作為嗎?

華格納:這一點難度較大。因為這些問題進入到了各國社會的深層結構。我不認為,西方能夠在民族衝突、社會問題等方面真正有所作為。在斯里蘭卡的例子中,我們看到,國際斡旋,其中包括挪威人、美國人在內的調停,並沒有帶來實質性成果。它再次顯示了國際干預是有限度的。在社會領域,我們在印度和其他國家看到,也很難進行干預,這同那裡社會資源的分配有關,印度多年來生產力的發展為全社會的老百姓帶來了多大的好處。這當然是一個國內民主力量得到增強的過程,因為只有他們才能對社會資源進行合理地分配。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