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符州海登海姆市和湖北省潛江市
2002年10月31日這一古老習俗在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曾兩度中斷。從1972年起,才重新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每隔兩年的5月底6月初,整個東符滕堡地區都有一萬多人趕來參加這一盛會。海登海姆人認為,牧羊人賽跑這一古老的傳統能夠喚起人們對牧羊人這一傳統行業的親切回憶,同時可以展示士瓦本人的傳統習俗,加深人們對家鄉的熱愛。
按照傳統比賽規則,參賽者必須跑完整整300步,即大約100米遠的距離。在12名赤裸雙腳,白衣紅裙打扮的牧羊女當中率先決出了牧羊皇後。隨後,在10名健壯的牧羊小夥兒又產生了牧羊皇帝。海登海姆市長當場為優勝者頒獎,十餘對牧羊人裝束的男女在悠揚的樂曲聲中跳起了傳統的牧羊人舞。市長也和著音樂的節拍與牧羊皇後翩翩起舞。
今年的牧羊人節同往年一樣是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唯一不同的是海登海姆小城迎來了六位遠道而來的中國客人-湖北省潛江市代表團。潛江和海登海姆的友好往來已經有15年的歷史。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的江漢平原腹地,是一座具有水鄉園林特色的城市。面積2000平方公里,人口30.5萬。潛江土地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是湖北省重要的鹽化工業,石油開采基地,又是糧食,棉花和商品魚基地。
海登海姆則是巴符州面積107平方公里,人口16萬的一個小縣城。除了傳統的農牧業以外,傳統工業包括鋼鐵加工,紡織和造紙。那麼這兩個不大的城市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海登海姆文化及外聯處負責人格爾貝特女士介紹說,海登海姆與中國的交往是應早年的巴符州州長羅塔.施貝特有關引進中醫的建議開始的。
經過雙方醫務界人士牽線搭橋,巴符州於1987年作出決定,同中國的湖北省建立醫療領域的聯繫。1994年7月,兩個城市正式簽訂了友好關係條約。隨後,幾乎每年都有互訪活動,雙方政府和企業界的聯繫也日趨頻繁。
雙方合作最初以醫療領域為主線展開。潛江市中心醫院在急救方面得到了巴符州和海登海姆縣醫院的大力支持。海登海姆縣醫院向潛江無償提供了1200件套價值70萬馬克的設備。包括3輛急救車,檢測儀器,急救箱和血液淨化器。
此外,潛江市中心醫院先後派了10名醫生到海登海姆縣醫院進修。在德方的幫助下,潛江市醫院新開闢了血液透析項目。目前每天可治療病人4人次以上。海登海姆縣醫院對與中方的合作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該院計劃開設一個中醫門診部。
一年前,兩名中國醫生曾經在該院使用針灸和按摩手法治療痛症病人。在談到療效時,前醫院院長,海特曼先生說:「療效非同尋常。接受中國醫生治療的許多人是曾經遍訪了無數德國大夫,所有大夫使盡渾身解數也沒有治好的病人。海登海姆市民因此急切盼望縣醫院能重新提供中醫治療服務。」
海特曼先生介紹說,最近,德國在法律方面對中醫開業的限制大大放寬了。因此,成立中醫門診部的目標很有希望實現。在談到未來合作設想時,海特曼先生表示,德方希望今後能派年輕的德國醫生去中國學中醫,從而不單方面依賴中方,而是走自立與合作相結合的道路。
兩個城市在交往中不斷發現,語言是阻礙交流的一大障礙。於是決定,給雙方的年輕人創造一個學習彼此語言的機會。海登海姆專門撥款成立了一個跨校際的中文學習班。對中文感興趣的中學生可以自願報名參加。1999年,兩個城市開始互派中學生到對方國家學習語言,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學生們被安排住到當地家庭裡,與主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目前已分別有8名德國學生和6名中國學生到對方國家訪問學習。格爾貝特女士認為,這種交流對增進兩國人民的瞭解和友誼很有幫助。她說:
「中國對我們來說是個相當陌生的國度。我們對中國幾乎一無所知。比如,我們連武漢都不知道,可武漢卻是個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湖北?湖北是什麼?噢,是中國的一個省,在哪兒呢?不知道。於是發現,我們對中國的知識少得可憐。
"我們不知道中國人在想些什麼,什麼對他們來說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因此,雙方溝通十分重要。現在已經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需要進一步深化。目前共有8名學生去過中國。他們對自己的中國之行都興奮不已。沒錯,那裡的住宿條件差,有的學生還經歷了發洪水的場面。房屋和學校被大水沖走。但他們都覺得,在中國的經歷是非常有趣的一段人生閱歷。」
中國客人臨行前,海登海姆市政府組織交流學生及其家長與中國客人共進晚餐。海登海姆人對中國的熱情友好給中國代表團成員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潛江市外事辦公室的文女士介紹說:
「當時所有到過潛江的交流學生,學生家長,海登海姆市副市長和文化局長都到場了。我們代表團跟他們一起座談,吃飯,氣氛非常融洽。因為在我們這裡住過一段時間,都很有感情,看到我們覺得特別親切。」
據文女士介紹,雙方的年輕人通過發電子郵件和寄照片的方式至今仍保持著頻繁的聯繫。相信年輕一代的交往對進一步加深兩個城市之間的瞭解和友誼會起到橋樑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