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巴西:告別老大哥?

2013年10月23日

巴西和美國:它們唇齒相依卻又相互保持距離。在巴西總統羅塞夫因美國情報機構監聽醜聞而取消訪美計劃之後,兩國關係明顯降溫。

President Barack Obama meets with Brazil's President Dilma Rousseff , Monday, April 9, 2012, in the Oval Office of the White House in Washington. (Foto:Carolyn Kaster/AP/dapd)
圖片來源: AP

(德國之聲中文網)1982年12月初,時任美國總統雷根正在巴西訪問。在訪問行程進行了兩天之後,他臨時決定繞道去聖保羅看看,可見心情很好。巴西總統菲格雷多(João Figueiredo)--在20多年軍政府統治之後最後一名擔任巴西國家元首的軍事將領--為了表示對這位貴客的尊重,設下國宴款待。觥籌交錯之間,雷根為了表達對巴西東道主好客之情的感謝,舉杯道:"玻利維亞人民萬歲!"

這是一個令人尷尬的口誤,然而許多巴西人都覺得它恰如其分地反映了美國和巴西之間的關係:他們感覺華盛頓並沒有認真對待巴西,只把它當作眾多南美洲國家中的一員,毫無特徵,也隨時可以替代。

雷根總統也有說錯話的時候圖片來源: AP

即使在雷根總統的口誤發生之前,人們就已經有了一種印象,即巴西在美國的戰略考量名單上的排名較為靠後。而雷根的幾位繼任者在外交政策上也不太重視拉美。尤其是共和黨總統小布希,在2001年"9‧11"事件之後,全身心地投入一場"反恐怖主義戰爭"之中,而忽略了與南部鄰國之間的關係。

巴西轉向"南南合作"

在對美關係的"外交空窗期"中,巴西前總統盧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2003到2011年在任)建立起一個新的盟友網路。他放棄了傳統的"南北關係",選擇加強與拉美鄰國、非洲國家乃至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政治經濟合作。2009年,中國就取代美國,成為巴西最大的貿易夥伴。

歐巴馬政府上台之後,似乎想要在拉美收復"失地"。然而今年5月,美國副總統拜登在訪問巴西期間展開的"魅力攻勢"並沒有見效。在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醜聞曝光之後,巴西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上個月宣佈,取消原定10月23日在華盛頓的國事訪問。她將美國情報機構對其電子郵件和電話通訊的監視刺探視為一種人身攻擊。

美國監聽醜聞讓羅塞夫憤怒圖片來源: AP

取消訪美,贏得好感

聖保羅大學政治學家特謝羅(Carlos Gustavo Poggio Teixeiro)猜測,羅塞夫做出這個決定其實並不艱難。他解釋道:"為了捍衛南美地區領袖的地位,巴西必須和美國保持一定的距離。而這是墨西哥無法做到的。"畢竟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外交政策始終將拉美視為"自家後院"。

最新民意調查結果證實了上述猜測。巴西Ibope民調機構的統計顯示,從今年7月到9月,羅塞夫的民眾支持率從31%上升到了37%。當然,在6月份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之前,她的支持率還高達55%。

促使羅塞夫取消訪美行程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歐巴馬反正已經拒絕了巴西的兩大核心政治訴求:一是取消巴西公民入境美國的簽證義務;二是在聯合國安理會尋求一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後者是巴西追求地區乃至國際領導地位的重要一步。

與老大哥拉開距離

從這個角度來看,巴西的外交政策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它在實現其全球戰略目標上離不開美國;另一方面它作為南美地區霸主,又必須和這位北方老大哥拉開距離。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的拉美專家齊拉(Claudia Zilla)這樣解讀巴西方面的考慮:"對於巴西來說,為了保證其在地區和國際上的自主地位,盡量將美國在拉美地區的影響力維持在較低水準是至關重要的。"

這一點美國當然也清楚。面對來自古巴、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這幾個所謂"反美陣營"國家的凜冽之風,華盛頓急需在南美洲尋找一個可靠的夥伴。而巴西對於美國來說則是拉美國家中最重要的。齊拉說:"美國知道巴西在地區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也重視與該國之間的關係。"

同時,華盛頓也很清楚,巴西越來越多地將自己視為南半球的代言人,並且與第三世界國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其結盟範圍遠遠超出了所謂的"金磚國家"(BRICS: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行列。

今年9月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面圖片來源: Reuters

鑑於巴西在國際外交政治中所佔的地位,美國恐怕不願意把兩國關係搞僵。政治學者特謝羅表示:"我不認為美國監聽醜聞會給雙邊關係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相反,巴西如果要實現其外交政策上的野心,就不能繞開美國這個對話夥伴。因此,即使羅塞夫取消訪美行程,巴西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受到嚴重的損害。

作者:Kersten Knipp 編譯:雨涵

責編:樂然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