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布林肯飛抵上海 開始三天訪華行程

2024年4月24日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三抵達上海,開始為期三天的訪華行程。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中美關係有所緩解,但仍存在一系列足以危害雙邊關係穩定的爭執議題。

US-Außenminister Blinken in China
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Pool AP/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上海,布林肯將同商界代表舉行會談,隨後於周五啟程前往北京會晤中國外長王毅,稍後他還有可能會同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舉行會談。

布林肯此次訪華是中美間一段時間以來最高級別的互動。去年年初,間諜氣球等事件一度令中美關係跌至歷史性低谷,雙方就貿易、軍事交流等議題建立工作小組展開溝通後,關係已有所緩解。


但在芬太尼以及台灣等問題上,雙方迄今並未能取得實質進展。此外,中國在俄烏戰爭中對莫斯科的暗中支持,也加劇了中美關係的緊張。

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學者吳木鑾對路透社表示,雖然布林肯此次訪華行程,並不大可能給雙邊關係帶來重大突破,但雙方都希望能「保持溝通渠道暢通,避免出現尷尬局面。」 

布林肯將向中國方面施加壓力,敦促中國企業停止重新裝備俄羅斯國防工業的行為。2022年2月,中俄雙方就建立所謂「合作無止境」的夥伴關係之後數天,俄羅斯開始了侵略烏克蘭的軍事行動。美國官員上周發出警告說,雖然中國並沒有向俄羅斯直接出口武器,但中國公司正在向俄方提供有助於侵烏戰爭的軍民兩用產品和技術。

上周五,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對媒體表示,華盛頓即將「採取措施」,打擊那些被認為損害美歐安全利益的中國公司。

此外,美國還討論了對中國相關銀行實施制裁的可能性。不過,一位美國官員對路透社表示,美方目前並沒有將此付諸行動的計劃。

迄今為止,華盛頓的確從未對中國各大銀行實施制裁行動。在很多觀察家看來,制裁中國各大銀行,無異於「核選項」,因為這會給全球經濟和中美關係帶來嚴重影響。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援引中國外交部一位官員的話報導稱,去年十一月三藩市的「拜習會」之後,中美關係出現了「止跌趨穩」的勢頭。但這位官員同時也對美國所謂「阻遏中國和干涉內政的錯誤言行」提出了批評。

去年十一月三藩市的「拜習會」之後,中美關係出現了「止跌趨穩」的勢頭。圖片來源: Doug Mills/AP/picture alliance

呼籲對台克制

布林肯訪華前夕,美國眾議院上周五通過一項對台軍援法案。而下個月,對北京持批評態度的賴清德將正式就任台灣總統。同其前任蔡英文一樣,賴清德也堅決反對北京對台灣提出的主權訴求。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對路透社表示:「我們所要傳達的訊息是,在台灣總統就職儀式前夕,有關各方應保持克制,避免一切可能導致局勢升級的行動。」

此外,美國國會中,要求中國公司字節跳動同其旗下的TikTok實施剝離的呼聲也越來越高。種種跡象顯示,華盛頓越來越傾向於在經濟領域同中國展開對抗。

一般認為,布林肯訪華期間,還將討論人權問題,其中包括中國政府對西北邊陲穆斯林少數民族的打壓行動。

作為加強溝通努力的一部分,華盛頓同北京的高層互動近來有所增加。本月早些時候,財政部長耶倫到訪廣州和北京,而上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則同中國國防部長進行了通話,這是過去18月以來的第一次。拜登總統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也定期同中國外長王毅進行溝通,目的是對「大國競爭」進行有效管控。

今年十一月,現任總統拜登將同其前任川普在此展開大選角逐。川普一向主張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的立場。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高級研究員孫韻對法新社表示,中國領導層的當務之急是提振本國經濟,因此在中美關係方面,他們會在大選前選擇觀望態度。「中國人很清楚,在貿易領域,拜登政府不會帶個中國任何好消息,認為這對選戰極其不利。而對中國領導人來說,今年的優先選項就是保持中美關係的穩定。在下屆總統人選確定之前,我認為除此之外中國方面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路透社,法新社)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