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希臘第二次債務減免勢在必行

2012年10月30日

今年春季,私人投資者不得不免去部分希臘債務。現在,"三駕馬車"又要求歐元國家減免債務。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正在尋找反對減免債務的理由。

ARCHIV: Griechische Fahnen wehen in Athen in Griechenland am Panathinaiko Stadion vor der Akropolis (Foto vom 13.11.11). Der Vorsitzende der CDU/CSU-Fraktion Volker Kauder (CDU) schliesst weitere Hilfen fuer Griechenland nicht aus und haelt eine eigene schwarz-gelbe Mehrheit bei entsprechenden Abstimmungen fuer moeglich. Der "Bild"-Zeitung (Montagausgabe vom 29.10.12) sagte er: "Immer, wenn es noetig war, hatten wir die eigene Mehrheit. Aber ich weiss auch, dass die Situation in der Fraktion nicht einfach wuerde". Seine Fraktion wolle "echte Fortschritte" in Griechenland sehen. (zu dapd-Text) Foto: Axel Schmidt/dapd
圖片來源: dapd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聯邦財政部長朔依布勒(Wolfgang Schäuble)不久前表示,希臘不會破產。因此一般推測,由歐盟、國際貨幣基金和歐洲央行組成的"三駕馬車"推出的評估報告,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份還未出台的報告卻讓人吃驚不少,因為根據媒體的消息,三駕馬車建議為希臘第二次減免債務。金融專家奧特(Max Otte)認為,免去債務也就是有序破產程序。"這兩個詞匯代表了一個意思",即破產聲明。

金融問題專家奧特( Max Otte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今年春季,作為債權人的銀行、保險公司已放棄了高達1000億歐元的債務。不過,這並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希臘的經濟仍在繼續下滑。後果是,該國的債務同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又上攀至160%,這一數字同債務減免前一樣高。

必須是真實的債務免減

奧特說,必須實行真正的債務減免,由大宗債權人參與。"希臘的國家債券很大一部分在該國銀行手中。這意味著,減免希臘的債務會直接影響到希臘銀行的賬目平衡。"許多銀行將會破產。而希臘的許多巨富也會失掉部分財富。

但德國聯邦財政部長反對繼續為希臘減免債務,因為這回直接牽涉到公共債權人。國際貨幣基金和歐洲央行不參與債務減免,但歐元國家則必須參加。迄今為止,通過援救貸款以及歐洲央行購買債券,德國已向希臘借貸了800億歐元。假如債務減免度為50%的話,德國將損失400億歐元。這也將是德國納稅人首次為拯救希臘掏腰包。

真相讓人感到不舒服

德國政治家總是告訴民眾,我們只是做擔保而已,它並不真正花費我們的金錢。科隆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埃克霍夫(Johann Eekhoff)對德國之聲說,大選前一年,告訴民眾拯救危機在經濟上的真實消耗,顯然對目前的聯邦政府不利。因此,朔依布勒在尋找反對債務減免的理由。他說,德國的預算法禁止向不按期償還債務的負債人提供新的貸款。不過,奧特指出,"這種情形卻一直都存在的呀。我們在不斷地提供新的貸款。在這一點上,德國政府前後並不一致。"

科隆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埃克霍夫(Johann Eekhoff)圖片來源: privat

不論是否進行第二次對希臘的債務減免,只要三駕馬車的報告一出爐,新一輪資金便又會流向雅典。埃克霍夫說,希臘用這些資金"確保政府的支付能力,比如償還到期的債務或者交納利息。"

2012年10月18日希臘工人三周內第二次大罷工圖片來源: Reuters

在希臘得到的拯救資金中,高達70%的份額用於償還債務。因此希臘人沒有感受到得到幫助,也就不足為怪了。不僅如此,他們還要面臨進一步地削減福利以及國家主權的喪失。據悉,三駕馬車的報告已為此做出一系列建議,作為對此的回報,他們提出了第二次減免債務。奧特認為,讓希臘退出歐元區仍然是一個相對較好的選項:

"希臘已節約得幾乎散駕,我們看到民眾在街上示威。已有家長將孩子送到孤兒院,因為實在無力養活他們。"他說,這一殘酷的政策到了該停止的時刻,"在歐元區以外,希臘可以讓他們的貨幣貶值,可以做得更柔和一些"。

作者:張丹紅 編譯:李魚

責編:苗子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