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席勒故鄉建起一座現代文學博物館

2006年6月7日

席勒的故鄉馬爾巴赫不僅是席勒博物館所在地,更建有一座德國現代文學檔案館,這裡也是文人學者研究新德語文學的中央學術機構。有意思的是,就在古香古色的席勒故居旁,一座被簡稱為「LiMo」的現代式建築拔地而起,二者古今對照,交相輝映。

展品:文學史學家威根巴赫的九本書圖片來源: AP

一座理想的博物館應該令參觀者目不暇接,興味盎然,而不是僅僅擺出大段的枯燥的說明性文字。那麼,藏書浩如煙海的文學博物館究竟使出何種招數,令讀者流連忘返?6月6日,德國總統克勒在馬爾巴赫出席了現代文學博物館的開館典禮,德國之聲記者也有幸鑑賞了那裡的鎮館之寶。

走進莊嚴幽暗的文學博物館地下長廊,只見38座玻璃展櫃排成4排,裡面陳列著1300件避免光照的珍貴展品。這些原本沉睡在地下儲藏室裡的寶藏如今終於有了重新面世的機會,不過是以一種素面朝天的形式。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現代文學博物館講解員海克‧戈弗裡萊斯女士介紹說,這些手稿及圖冊都保留了其原本樣貌,不附說明,不加註解,「根據我們的職業經驗,訪客們都喜歡看高大、彩色、變幻的東西。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博物館沒有採取花裡胡哨的多媒體展示手法,以免干擾人們的注意力,因為躺在玻璃櫃裡的是遠為珍貴的真跡。

第一排櫥櫃陳列了馮塔訥的親筆信、史奈茲勒的手寫詩稿等展品,都是按照時間先後排列有序。第二排櫥櫃冊則展示了書籍發展史,以及作者生前物品,如托馬斯‧曼的外套、凱斯特納的頭部透視圖像,或者伽達默爾的象棋。

這座新的文學博物館將自己的中心使命定位為「展示」,由此一來,文字說明言簡意賅,一筆帶過年代、姓名等最基本訊息。戈弗裡萊斯女士解釋說:「我們希望讓訪客專心致志地欣賞這些物品,而不是忙著閱讀資料,究竟什麼更重要呢?是圖解還是物品本身?」

如果有人還想知道更多,不妨利用一下博物館的多媒體講解器,參觀者可以各憑所好,瞭解特定展品的出處及背景。另外,學者、作家或者編輯工作者還能在博物館的小展廳內根據不同的需要檢索館藏文字、書籍或者作者資料。幾乎所有的文學愛好者都能在這片浩瀚的圖書海洋裡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德國現代文學檔案館館長烏利希‧堯爾弗向全體愛書之人發出了邀請:「歡迎你來馬爾巴赫,在這兒,你不僅能看到昨天的暢銷書,還能讀到歷史名著,既有厚重的大家之作,也有輕鬆俏皮的娛樂休閒讀本。你將吃驚地發現,整個世紀的文學發展史就在自己眼前鋪展開來,讓你心醉、沉迷、甚至時而悲傷,但是永遠都令人難忘。如果你愛好文學,如果你不只讀時髦的暢銷書,那麼文學博物館便是一個值得你拜訪的地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