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中文網)被綁韓國人的家人表示,數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努力試圖營救親人,但平壤政府對此置之不理,歷屆韓國政府也不聞不問。他們表示,現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在試圖與北方改善關係時,將人權問題放在一邊。
儘管如此,三名美國人周三獲釋的消息依然讓他們看到希望:也許今後與北韓的談判中會將他們的問題也納入議程。比如,6月12日美國总统川普就將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歷史性會面。
"川普總統是我唯一的希望,"黃仁哲(Hwang In-cheol)表示。他的父親是一名韓國廣播記者,將近50年前乘坐航班被北韓特工劫持,從此滯留北方。"我希望川普總統能夠把核議題和人權問題擺在同一張桌上,並同時解決。"
根據韓國官方數字,在1950年到1953年朝鮮戰爭之后,朝方至少綁架了3835名韓國民眾。尤其是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北韓系統性綁架韓國人及其他外國民眾,並將他們培訓成宣傳工具或間諜。
南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與文在寅交鋒多年,今天終於見到面。他們將如何度過這歷史性的一天?德國之聲帶您一覽全日行程,包您如臨現場。
圖片來源: KOCIS韓國總統文在寅在出發之前,先與送行民眾一一握手。現場飄著許多大韓民國與和平統一的旗幟。
圖片來源: KOCIS文在寅在車隊護送下,前往位於非軍事區的和平之家接見金正恩。圖中,車隊正要走上"不歸橋"。
圖片來源: Reuters/Kim Hong-ji文在寅站在北緯38度線的韓國一側等待即將到來的金正恩。
圖片來源: KOCIS金正恩在抵達北緯38度線時伸出手,與文在寅歷史性的一握。
圖片來源: Reuters/Korea Summit Press Pool文在寅問: "你來了韓國,那我什麼時候可以去北韓?" 聞此,金正恩即興牽著文在寅跨越38度線,拍張照,再一起跨回韓國。
圖片來源: Reuters南韓傳統儀仗隊身著多彩民族服裝列隊歡迎金正恩進入板門店廣場,隨後吹奏民謠阿裡郎。
圖片來源: KOCIS南北韓雙方代表進入和平之家會議室,左方為韓國代表,右方為北韓代表。金正恩胞妹金宇正也在場。
圖片來源: Reuters金正恩與文在寅兩人共同為象徵和平的松樹覆上兩韓的土壤,隨後也澆上來自兩韓的水。
圖片來源: Reuters金正恩與文在寅簽署《板門店宣言》之後,大力擁抱彼此。宣言中包含了去核化、多邊談判、持續性的和平與離散家庭處置。
圖片來源: Reuters 韓國統一部表示,雖然大部分被綁架者最後獲釋或成功脫逃,但截至2015年仍有516人始終未能回家。目前不清楚其中有多少人依然在世。
北韓否認綁架這些韓國人,聲稱他們自願留在北韓。
被綁架到北方的韓國人主要包括:
乘客
1969年12月,黃仁哲才兩歲。他的記者父親搭乘大韓航空班機去首爾出差,但飛機沒有抵達目的地,而是降落在北韓元山市。劫持飛機的是一名偽裝成韓國乘客的北韓特工。
兩個月後,北韓表示會將所有50名乘客送回南方。但平壤方面最後只送回了39人,聲稱其餘人自願留在北韓,其中就包括黃仁哲的父親。此外,航班機長、副駕駛員和兩名機組人員也被扣押,後來出現在北韓的政治宣傳節目中。
現年51歲的黃仁哲成年後大部分時間都在爭取父親獲釋。他表示,他曾通過中間人在2012年12月與父親聯繫上,並計劃讓父親偷渡鴨綠江到中國。由於北韓在2013年2月進行核試驗,導致朝中邊境關閉,計劃功敗垂成。他表示,2016年最後一次得到有關父親的消息,當時老人依然健在。
黃仁哲表示,對於三名美國人獲釋感到"高興和羨慕",但同時對於他口中所稱的首爾官方的冷淡態度表示憤怒。在美國政府努力推動本國人質獲釋,日本一再提出其公民被扣留北韓的議題時,韓國卻在相關問題上保持沉默。
被綁架者家人表示,以往歷屆韓國政府均漠視這一問題。要麼是因為試圖促成韓朝峰會,怕破壞氣氛,或者是不願意重新審視那段日子-因為當時政府一再失職,沒能保護本國公民的安全。
在上月文在寅和金正恩峰會之後發表的聯合宣言中,並沒有特別提到人權議題。首爾的統一部表示,希望通過之後的韓朝對話和國際努力,解決被綁架者問題,但沒有提出具體方案。
漁民
被北韓綁架的韓國人中包括政府官員、商人、學生,甚至還有一名電影導演和女演員(兩人此後成功逃離)。但是,大多數被綁架者是貧窮的漁民。北韓認為這些人可以被用來作為政治宣傳的良好素材。
韓國統一部數據顯示,滯留北韓的516名韓國人中,457人是漁民。1970年代中期後,大規模綁架韓國漁民的情況有所緩和,此後北韓綁架的主要對像是非北韓族人,尤其是日本人。
分析人士表示,北韓放棄綁架韓國人的另一個原因是,韓國當時開始研發反艦導彈,並擴充西海岸巡邏艦隊的規模。這使得北韓綁架韓國人的難度增加。
65歲的崔成榮(Choi Sung-ryong)是漁民之子,他父親在1967年被北方綁架。他表示,本周被北韓釋放的那些美國人"應該感到幸運自己不是韓國人"。
"為什麼文在寅總統替美國人在押者和日本被綁架者發聲,卻對於數百名失蹤的韓國人毫無表態?"崔成榮質問道。"在今年稍後時間前往平壤與金正恩舉行第二次峰會時,他必須在電視直播時公開堅決地提出這一問題。"
崔成榮相信,自己的父親1970年在北韓遭到處決。他表示,前些年通過朝中邊境先後營救了20名韓國被綁架者和朝鮮戰爭的战犯,但最近"7到8年間"沒能阻止過一次成功的營救行動。
平壤政府剛剛釋放了三名在押多年的韓裔美國公民,作為金正恩和川普即將舉行會晤前的外交示好訊號。北韓政府逮捕和關押美國公民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國大學生瓦姆比爾在朝被押、獲釋後不久死去一事甚至引起美朝兩國嚴重的政治危機。
圖片來源: Reuters/J. Bourg美國总统川普和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預計的會晤舉行前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朝之行取得了外交成果。北韓方面釋放了三名關押多年的韓裔美國公民:金東哲(Kim Dong Chul)、金學松(Kim Hak Song)和金盛德(Kim Sang Duk)。 三人5月10日凌晨抵達美国,川普和夫人梅拉妮婭親自接機。
圖片來源: Reuters/J. Bourg2016年,美國大學生奧托‧瓦姆比爾(Otto Warmbier)赴朝旅遊,因被指控竊取北韓政治宣傳標語被判勞教15年。美國政府多次利用外交手段尋求瓦姆比爾獲釋未果。2017年6月,在朝被囚禁18個月後,瓦姆比爾得以獲釋返回美國,而他當時已經昏迷,抵達美國後立即送院治療,並於6天後病逝。瓦姆比爾的家人和美國部分官員指責北韓方面在關押期間對瓦姆比爾進行了不人道的對待,導致其身心健康嚴重受損直至不治身亡。北韓方面駁斥上述指責。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MAXPPP 韓裔美國公民金東哲(Kim Dong Chul)是牧師,2015年被指「顛覆北韓政權和從事間諜活動」在北韓被判10年勞教。北韓方面指控他在北韓收到一個來自韓國的存有包括軍事機密的隨身碟。金東哲在參觀羅先南北韓經濟合作區時被捕。本周四(5月10日)金東哲是三名獲釋的美國公民之一。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2013年,當時44歲的韓裔美國公民裴俊浩(Kenneth Bae)被北韓當局判處15年勞役。他在此前一年帶領一支旅遊團前往北韓城市羅先時遭到逮捕。北韓最高法院稱,裴俊浩是一名傳教士,試圖以旅遊業作掩護,組織顛覆北韓政權的活動。裴俊浩2014年獲釋後接受媒體採訪說,他勞教期間,每天被強制干重體力活8小時,身體狀況極差。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2013年,美國公民馬修‧米勒(Matthew Miller)在平壤機場撕毀美國護照,揚言要在北韓尋求政治避難。馬修被捕並以「非法入境和企圖從事間諜活動」罪名被判6年勞教。對於米勒行為的初衷,外界只能進行猜測。媒體得知的訊息是,米勒隨團到北韓旅遊,進入北韓後,選擇獨自跟隨北韓導游出行。在後來接受CNN採訪時,米勒說,在進入北韓前就「準備違反那裡的法律,也深知後果」。北韓法庭宣判時認為米勒「蓄意違法,想體驗北韓鑑於生活,實際上是調查該國的人權狀況」。2014年,米勒在美國政府的營救下獲釋。
圖片來源: Reuters/KCNA2013年,當年已85歲的、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老兵梅裡爾‧紐曼(Merrill Newman)在北韓被關押1個月。當年紐曼隨旅遊團進入北韓,觀光結束準備坐飛機經北京返回美國時被捕。北韓方面指控紐曼「假扮觀光客,實際上從事敵對行為」,並指其在朝鮮戰爭中殺害北韓平民。之後,北韓方面宣佈將紐曼驅逐出境,並強調是因其宣讀了「真誠的悔過書」以及考慮其年齡和健康狀況,作出的「人道主義決定」。
圖片來源: Reuters2009年,華裔美國記者凌志美(Laura Ling)和韓裔美國記者李麗娜(Euna Lee)涉嫌非法入境在北韓被扣留,並最終被判處12年勞教。兩個月後,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赴平壤,與時任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日會面並進行了外交營救,兩名美國女記者獲得特赦,得以同克林頓一起離開北韓返回美國。
圖片來源: AP "大部分戰犯現在大概已經去世,但許多戰後被綁架者卻可能依然活著,"崔成榮表示。"大部分家屬甚至已經不再夢想能把親人帶回家;他們只是想知道親人是否還在世。"
傳教士
北韓痛恨韓國活動人士:他們中的許多人是福音派基督徒,經常幫助叛逃者離開北韓,並將反對平壤政府的文字作品和聖經通過朝中邊境送入北韓。韓國表示,北韓目前至少仍扣押著三名傳教士。
2014年,北韓判處浸禮宗傳教士金正旭(Kim Jung Wook)終身勞役,罪名是進行間諜活動並試圖建立地下教會。一年之後,金國基(Kim Kuk Gi)和崔春吉(Choe Chun Gil)同樣因為間諜罪名而被判終身勞役。
2016年11月,北韓宣佈逮捕另一名韓國人高賢哲(Ko Hyon-Chol),理由是間諜罪和試圖進入北韓綁架兒童。此外,韓國認為北韓還扣留了兩名出生在北韓,此後曾一度逃到南方的"脫北者"。
石濤/謝菲(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