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廣州出動軍警平息新塘騷亂

2011年6月13日

廣州增城新塘鎮一四川籍孕婦被打,引致當地的川籍人士抗議,中國當局隨即抓捕了25名四川人,目前在廣東各地打工的四川人新塘進發並示威,要求當局釋放同鄉及嚴懲打人者。

Am 25.07.2010 demonstrieren Tausende von Einwohner in der Stadt Guangzhou, China. Sie protestieren gegen den Plan von der örtlichen Behörde, Radio- und TV-Sendungen auf Guangzhou-Dialekt (Cantonese) einzustellen. Zulieferer: Fengbo Wang
近年中國公共事件頻發圖片來源: Newsniper

據中國網民在新浪微博和Twitter發布消息和上傳照片,連日來,大批川籍打工者集結至廣州新塘抗議示威。要求釋放川籍被抓打工者和嚴懲毆打川籍孕婦的人員。

據悉,此次事件的緣起為6月10日,一位四川籍孕婦王聯梅在新塘鎮大敦村擺攤,遭當地聯防隊員毆打,現場有一千多人進行了抗議,警方當場抓捕了25名川籍打工者。川籍打工者當晚發起反擊,破壞路障和公共設施,放火焚燒大墩村委會、治安隊、交警隊辦公室。有參與者估計,當晚人數最多時達五、六萬人。

打工族與本地人的矛盾

中國官方在事件發生後一度出來進行澄清,說孕婦沒有受傷,並指有人藉機聚眾滋事。中國官方的說法並未平息事態的發展。昨日又有川籍打工者將油罐車開至107國道,燒毀多輛油罐車並造成交通癱瘓。而當地居民也組成守護隊伍進行自衛。事態的主線從抗議當地政府管理部門野蠻執法,演變為四川人與廣東本地人的矛盾爆發。

據目擊者稱,新塘全鎮商鋪多數關門,避免遭受破壞。各主要路口均有警員駐守,在進入事發地點的大敦村路口,警方用欄桿圍住,禁止民眾進入,多隊全副武裝 的特警來回巡邏,警車、裝甲車、消防車分散戒備。有民工燒毀多輛停放在當地廣場的汽車,有人在網上號召入夜再示威。警方徹夜戒備。

但6月12日晚,大批防暴警察、武警列隊奉命入村後,手持盾牌和警棍制止抗議者和鬧事者,抗議者投擲石塊、汽油瓶等進行對抗,現場也有人用鐵棍襲擊防暴警察等,混亂中多人受傷。警方隨後發射多枚催淚彈。另外警方用高音喇叭警告示威者趕快離去,據一些網民上傳影片,現場響起多聲疑似槍聲,至13日凌晨,至少有數十人被抓捕,二十多輛汽車被燒毀。目前廣州軍區及廣東武警派員增援,13日凌晨,一零七國道出現軍隊運兵車車龍,從當地居民上傳網路的短片可見,超過30輛運兵車經過,另多輛武警裝甲車隨後。軍警出動並在全鎮實施宵禁。

近期,中國先後已發生多起暴力公共事件,僅在近三天內,就發生錦湖輪胎罷工、湖南省耒陽市黃市鎮派出所爆炸事件、湖北利川百姓圍攻政府、鄭州市公安局爆炸案、紹興楊汛橋鉛中毒事件、山東德州市公安局起大火、央視女遭割鼻、天津市政府爆炸、廣東潮州事件和廣州新塘事件等,其中潮州事件也為川籍務工人員與當地企業主和政府的大規模衝突事件.

珠三角經濟發展已經到了臨界點

對此德國之聲首先採訪了中國學者咼中校,他認為從潮州事件再到新塘事件,是珠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到極端的反映:"號稱'世界工廠'的廣州珠三角這個地方,其發展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城鄉矛盾激化,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人之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導致一些社會問題無法解決。在城鄉不平等的情況下,還存在社會地位、福利待遇、子女就業等的不平等。"

咼中校也認為這類的群體性事件有可能推動政府在執政方式等作出改變。但這種改變為時已晚,因為社會矛盾已經積累到非常嚴重的地步,執政方式的轉變也只能起到緩解矛盾的作用。

體制和制度培育了民間的反抗

德國之聲也採訪了政治社會學家,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部教授丁學良。他目前對這個事件也正在關注中,他認為中國政府近年在一些矛盾點上,集中了大量的技術資源用於壓制事件,但實質上在體制方面無任何的變化,致使公共事件頻發:"很多問題在最初時都是小問題,比如可能只牽涉一個人,一個人感覺到不公平,這個人可能用現有的比較平和的方式爭取權利,而這些平和的方式在中國的法律上是有足夠的空間的,可這些都是寫在紙面上的,不是中國百姓用來維護合法權益、抵抗不公平待遇、抵抗濫用權力的官員的武器。局部性的問題總是不能在和緩的、講理的渠道上得到解決,矛盾就此累積,一是當事人個人憤怒的累積;同時在他所在的社區,民間對地方官員、更高層級的官員及被政府雇傭的維穩隊伍,積累了太多的憤懣甚至仇恨,一點小事就能引爆。中國很多公共事件,基本都是按照這樣的方式演變的。假如中國政府在政治、體制方面也能像他們在技術方面向發達國家'進口'好的作法和思路,就像他們進口最先進的防暴設備一樣,中國也許不會出現現在的局面。中國政府每天都在用他們'不與時俱進'的政策、體制、制度,甚至是倒退性的體制和制度,來刺激民間的不滿,來培育民間的反抗,在這點上,我為他們感到悲哀,當然我首先為中國的老百姓感到悲哀。"

為公共事件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

對於中國社會中頻發的暴力公共事件是否會促成中國政府進行改革,丁學良沒有像咼中校那樣樂觀,他認為政府在大的方向上不會作出任何改變:"他們只能在一些枝節問題上採取和緩的作法,他們對公共事件中少數帶頭的人一定會'秋後算帳',對大部分還先許諾,稍微作出一些補償,對受到嚴重傷害的個人給出更多的補償,但不會從制度和體制角度來改進政府和民間的關係。"
丁學良根據多年的社會研究,認為中國政府官員並不是不瞭解世界範圍內先進的訊息,比如在媒體方面海外對民間對政府的不滿和批評公開報導,也知道民間不滿通過這樣的常規性的渠道疏導了,但中國政府進行反面學習,把這些渠道堵塞,於是個體問題就逐漸變成群體問題,使可以理性處理的問題變成了暴力衝突,這是一種制度性的愚蠢。中國政府也正在這些公共事件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

持此觀點的還有中國新媒體人北風,他指在新塘事件中,有人提議為何不放開媒體調查、還原真相以平民憤。但他認為一個保安員後面是警察或村幹部,警察或村幹部後面是他們的上司,上司還有上司,這是一個整體利益鏈,牽一發而動全身,中國要想改變現狀,無論是老百姓還是政府都要付出代價。

作者:吳雨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