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陷網路交鋒 復旦調查抄襲指控
2021年8月1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知名博主趙盛燁「大盛說」 8月14日在社群網站平台上發文稱,張文宏2000年在上海醫科大學(現並入復旦大學)發表的博士論文部分涉嫌抄襲。
8月15日,復旦大學做出回應。該校研究生院在其官網發布「關於對我校張文宏博士學位論文問題舉報的回應」,稱學校已啟動調查核實,調查結果將及時公佈。
綜合網路分析,張文宏這篇20多年前的博士論文的相關爭議內容主要集中在引言和綜述部分,涉及3000多字,部分直接引用了微生物學家黃海南教授此前發表的文字,而未註明為引述。
這一指控給張文宏周圍本已充滿火藥味的輿論環境火上澆油,也在社群網站上引起熱烈討論。很多人為張文宏抱不平。
用戶「money-game」在財富新聞下留言寫道:「 單單就因為不同意張醫生與新冠共存的觀點,而舉報其學術成果也顯示了現如今輿論場的割裂,因為觀點不同而對既往歷史反攻倒算,向上查三代,這樣的文革式行為,總是讓人有些齒寒。」
微博用戶「不知道名字的我」問道:「為什麼有人要搞張醫生?就因為張醫生說了實話。現在這個社會已經容不得有別的聲音了。」
「與病毒共存說」遭撻伐
張文宏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7月29日,張文宏就南京祿口機場疫情擴散在微博上表示,「世界要學會與這個病毒共存。」他指出 「不管我們願意不願意,未來的風險一直會有」 。因此,「未來中國選擇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證與世界的命運共同體,實現與世界的互通,回歸正常的生活,同時又能保障國民免於對病毒的恐懼。」這也是張文宏一直以來的觀點。
但這一看法似乎並不完全代表中國官方的抗疫方針。8月5日,前衞生部部長高強對「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文章,對「與病毒共存可行嗎?」 的問題做出否定回答,認為人類與病毒是「有你無我、你死我活」的關係。高強寫道,「中國的抗疫策略,是精準疫情管控與廣泛接種疫苗並行不悖的『雙保險』策略,而不是用疫苗群體免疫替代疫情嚴格管控,更不是『與病毒共存』。」
8月9日,《環球時報》刊發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的文章,指一些西方媒體和專家向中國提出「與病毒共存」的建議,勸誘中國放鬆疫情防控,「與病毒共存」,另一方面則呼籲病毒溯源「構陷」中國。同日,中央軍委直屬新媒體帳號「鈞正平」發表評論:《與病毒的相處之道,不是妥協,而是鬥爭》,直接否定「與病毒共存」論。
與此同時在網路上,張文宏的支持者和批評者也發生了激烈的交鋒,甚至互相攻擊。微博用戶「錢大暖」寫道,「看不懂張文宏為什麼會被罵,搜了很多罵他的言論,嘗試理解共情,也沒明白,病毒已經存在了,並且會進化,和病毒共存不是事實嗎?就算所有人都打了疫苗,那病毒也是存在的呀。並且人類已經和很多病毒共存了。只要大家重視,對病毒保持敬畏心。為什麼會被扣上「投降主義」的帽子?」
「大苗EGG」指出:「與病毒共存是很自然的事,我們人類已經與流感病毒各種病毒共存了,不能遠關閉國門啊。」
「掙脫枷鎖的囚徒」則認為:「張文宏在南京祿口機場防線被突破,發生疫情後,就開始鼓噪我國的防疫應該放棄嚴格的遏制策略,向英美看齊,與英美同態,「與病毒共存」。張文宏的這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無知。……新冠病毒不能從地球上根除,不等於地球上所有人群都必須與病毒共存。」
「全上海都在站張文宏」
更多的網友則對張文宏受到的上綱上線式的討伐表達了反感。自「與病毒共存」的發帖後,張文宏就沒有在微博上發聲。用戶「半老徐娘吃餛飩」感嘆:「如張文宏都不再說話,我不知道我們是否將與病毒共存,但我知道我們的社會一定有毒。」
「金牌律師」指出:學術問題自古有爭端,但在疫情時期對著自己的醫生大興滅巫,是不是有問題。」
張文宏的遭遇也與他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有一定關係。他主導的上海防疫策略以務實前瞻和精準、人性化為特徵,在嚴格防控的同時盡量少影響民眾生活和經濟運作。他的發言因為「說實話、說人話」、「接地氣」而被人們津津樂道,因而成為了具有極大影響力的網路名人。因此有人擔心他成為攻擊的目標。
微博用戶「在路上一切皆有可能」寫道:「當前,中國需要張文宏醫生,需要理智的學術探討,而不是無理的扣帽子打棍子,希望不要讓真正幹事的人寒心。」
"tenzen33"寫道:「真正幹事的人得不到正反饋,寒的是所有干實事的人的心,保護不了他,將是我們所有人的損失。」
8月13日,微博公眾號「上海徐匯」發布紀錄短片《我是黨員張文宏》,稱張文宏「受命擔任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用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專業素養,打贏了上海的保衛戰,為全國乃至全球城市輸入性傳染病防控提供了寶貴的上海經驗」。
影片被許多網友轉發,有人稱「全上海都在站張文宏」。微博用戶「奔跑中的邱先生」寫道:武漢人沒有保護好李醫生,上海人一定保護好張醫生。」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