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張曙光案引發學術腐敗質疑

2013年9月13日

原鐵道部高官張曙光花費2000多萬元參評中科院院士,揭開中國學術腐敗的一角。有批評者認為,日益嚴重的學術腐敗是專制權力樹上結下的惡果。

Fotolia #33513484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是個能吃苦的人,要那些錢幹什麼?"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運輸局局長張曙光在法庭上悲嘆道。在9月10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庭審中,張曙光承認被指控的折合人民幣4700餘萬元賄賂。

庭審顯示,張曙光的受賄款中,有2000多萬元用於參評中國科學院院士。據稱,他曾兩度參評中科院院士,2007年參評因少了7票落選,2009年第二次則以1票之差落選。巨額的"參評費用"引發輿論的震驚。

9月11日,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發表聲明,稱在張曙光參選過程中,"我院未曾收到與張'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在此次有關方面的司法調查中,如查實哪位院士有受賄等違法行為,我院將嚴格按照院士章程的規定和程序,撤銷其院士稱號,進行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同時提請院士人事關係所在單位,將其移交司法機關依法進行處理"。

輿論對中科院的聲明並不買賬。財經網官方微博表示,"張曙光既然在法庭已供認受賄錢財中有2000萬左右是用來花錢參選院士,那麼,這些錢究竟如何運作參選的,司法機關應該是掌握的非常清楚的,否則何以對其定罪。既然如此,該公佈公佈,該按法律法規處理相關人士與機構就處理並公佈,又何須中科院如此聲明?"微軟亞洲研究院計算機視覺組首席研究員馬毅也表示,"提醒一下中科院,國際學術機構針對腐敗與學術不端的指控應該直接調查,而不是發發聲明。" 網民@價值實驗室諷刺說:"法庭並不想調查誰收了張的錢,你們就大膽聲明吧!"

學術腐敗催生一個產業圖片來源: Fotolia/Carlson

習近平博士論文受質疑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張曙光案暴露的是中國學界存在多年的問題:一是很多佔據學術位置的人志不在學術,"博士"、"教授"、"院士"等頭銜只是他們往自己臉上塗抹的脂粉;二是學術機構本身也是行政的附庸,缺少獨立的品性和權利,只是偽劣學術成風。

根據新京報記者調查,張曙光參與院士評選的個人著作,涉嫌由30人專家團隊在集中時間段內集體完成,時任部長劉志軍"集全系統之力"力挺。內部人士指出,張曙光提交的著作"需要有很寬的知識面和深厚的理論功底,而張曙光不具備這些條件。"張曙光任職運輸局局長之後,發表論文近10篇,其中多數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鐵道部科研開發等項目支持,但其中不少論文並非張曙光所寫。

律師徐昕通過新浪微博表示,此案因涉嫌重大受賄,希望公開評審專家名單及投票紀錄。但大多數網民對此並不抱希望。針對"莫讓銅臭玷污院士身份"的議論,網民@空明BUDDHA指出,"談什麼銅臭的問題,本來就是一坨×,現在被人爆出來了,反而在這大談一些清新的東西,實在莫名其妙。" 網民@劍走蜻蛉--別成一家認為:"(這是)專制權力樹上結出的一個惡果而已!基因不變,怎麼收拾都不會變成好果子"。

習近平的博士論文也受到質疑的觀察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Ria Novosti/Igor Russak

學術領域的錢權交易被認為十分普遍。網民@Javacai蔡在新浪微博說:"小聲問一個:既然說到學術腐敗,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學位能查麼?"含蓄地表達對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涉嫌學術腐敗的質疑。習近平在2002年出任浙江省副省長、代省長期間,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在職研究生班獲法學博士學位。根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今年8月的一篇報導,習近平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不僅與法律、法學毫無關係,而且涉嫌請人代筆和抄襲。

買賣論文形成產業

學術腐敗是多年來被中國媒體反復討論的問題。據湖北日報集團所屬荊楚網2013年7月26日報導,"花錢發論文"在高校學術和教師中都是公開行為。武漢大學訊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和他的團隊,通過3年的調查研究,於2010年曝光了學術論文買賣亂象。沈陽教授稱,"我國買賣論文已經形成產業,截至2009年規模就達到10億元。"

2013年8月13《科技日報》報導,在淘寶上輸入"研究生論文發表",搜索到的商品達12327個,大多都是既有代寫又有發表的"一站式綜合服務"。而經營論文發表的中介網站更是繁榮發展,網站都標榜著"省級、國家級,輕鬆投稿;百分百錄用、百分百發表、專業高效。"有些大型網站甚至有多名客服24小時線上。

2006年109名教授聯名致信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有關領導,呼籲抵制學術腐敗、建議成立學術紀律仲裁委員會。近年來,多家教育和科研機構先後成立了學術規範(監督)委員會,但是未能阻止腐敗之風。儲朝暉對德國之聲說,這些委員會大多對獨立調查和仲裁沒有興趣,也沒有權力,他們聽從領導指出,把自己當作領導畫押的工具而已。

作者:張平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