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強迫的夥伴關係"

2011年6月8日

針對中國最近發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打算強迫外國汽車"關鍵零件"供應商在中國組建合資公司,這是對外國產業投資、尤其是德國汽車工業的一個打擊。

** ARCHIV ** Arbeiter montieren am 3. Dezember 2008 im Opel-Werk in Ruesselsheim den Opel Insignia. Die Zukunft fuer Opel ist auch nach der Vorlage eines Sanierungsplans bei der Konzernmutter General Motors ungewiss. Das Konzept mit dem geplanten Abbau von weltweit 47.000 Arbeitsplaetzen nennt keine konkreten Folgen fuer die Opel-Standorte in Ruesselsheim, Bochum, Eisenach und Kaiserslautern. (AP Photo/Daniel Roland, Archiv) --- ** FILE ** In this Dec. 3, 2008 file photo workers are seen at the assembly line of the Opel Insignia car at the Opel plant in Ruesselsheim, central Germany. (AP Photo/Daniel Roland, File)
"強迫的夥伴關係"下德國汽車工業將大受打擊圖片來源: AP

該報6月7日寫道:"德國汽車工業還沒有恢復過來,又將在最重要的市場中國遭受苦澀的挫折,而且偏偏是在最有前景的未來技術電動汽車方面。據本報消息,北京的中央政府考慮,繼大型汽車製造商之後,今後將強迫零配件供應商與中國廠家組建合資企業,它們必須在合資企業中分享利潤、轉讓技術。"

該報引述德國商會(上海)董事會成員、明一企業管理、咨詢公司(Management Engineers)中國總經理吳蓓麗(Brigitte Wolff)評價說:'這是對外國產業投資的一個打擊,也是對德國汽車工業的打擊。'

文章認為,"會有巨大的損失,中國自2009年起就是世界最大的新車市場,2010年銷量增加了1/3,達到1380萬輛,其中德國汽車的銷售增長特別快。據德國汽車協會(VDA) 告知,德國在中國比在本國銷量多出1/5。對中國的依賴性越來越大。……

"為了未來,製造商主要將希望放在新能源驅動上。巨大的潛力也是在中國,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像在中國那樣為這方面的新技術提供如此之多的資助。僅僅中央政府到2020年就將為混合動力汽車和電池電動汽車資助1000億元(110億歐元),此外還加上省、市提供的豐厚的買車資助。……最遲到2020年中國將在電動汽車的發展會是全球首屈一指,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國把寶押在技術轉讓的強制義務上。根據這份草案,外國的電動汽車零件供貨商今後必須與中國廠家組成合資公司,最多保留50%的股權。這種強迫的夥伴關係迄今只適用於汽車製造商,不涉及供貨商。"

旨在主宰新能源汽車技術

文章認為,"增加這種義務的原因在於,中國曾經錯過了機會。在內燃機汽車方面,中國人沒有成功的研發出自己的品牌。所以,中國人試圖購買外國品牌,比如沃爾沃或薩博.而幾年前收購歐寶的努力,也沒有成功。主宰中國市場的是來自歐洲、亞洲或美洲的合資企業。較有價值的零件供貨大都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吳蓓麗說,'北京想通過新規定保障,讓這種事不要在中國再次發生,中國要成為電動汽車的先鋒。'她還說,汽車工程師萬鋼所宣佈的目標就是,'學習西方,不要再將這個領域讓給西方,要自己主宰新的驅動技術'。……"

報導說,"外國製造商動員起來反對這個強制組建合資企業的計劃。……據悉不同的廠家要採取行動反對這個政府計劃,但是,歐洲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首席代表戴麟(Dominik Declercq)稱,外國公司的立場並不一致。至於抗議能否奏效,吳蓓麗表示懷疑,她認為,中國投資商可以沒有障礙地收購汽車巨頭沃爾沃或薩博,而外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從10年前就開始有成立合資企業的義務,'抗議從未有過什麼用處,這一次難道會有什麼不同嗎?"

編譯:林泉

責編:邱璧輝

(以上內容寨子德國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