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律師會見許志永遇阻

2013年7月19日

7月16日,中國知名法學學者許志永遭北京警方抄家和刑事拘留。許的代理律師昨天和今天分別到看守所探望遇阻。目前美國和德國政府代表相繼敦促中國政府釋放許志永。

Anwalt Xu Zhiyong *** Thema Menschenrechtsanwälte China - Bilder von DW-Korrespondentin Ruth Kirchner, April 2010
許志永(資料圖)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中文網)7月16日,中國知名法學學者、北京郵電大學法學院教師、公盟創始人之一的許志永被北京警方以涉嫌"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刑事拘留,目前關押在北京第三看守所。外界普遍認為這與他致力於推動官員財產公示,並聲援因此而遭警方拘留的公民有關,亦擔憂他可能遭到當局審判。

德國之聲早前曾報導,今年3月31日,北京多位公民在鬧市區公開呼籲官員、特別是中共七常委公示財產而被拘留。其後曾發起要求官員財產公示聯署的律師丁家喜、民主人士趙常青及江西新余維權人士劉萍等16人先後被抓捕。許志永所在的公盟公開聲援因要求財產公示被抓公民。當局對公盟打壓早露跡象, 7月12日公盟成員之一宋澤失蹤;在抓捕許志永之前,許志友的多位同道-律師江天勇、傳知行研究所負責人郭玉閃、法學學者滕彪等人手機皆被限制呼入或遭軟禁。

現年40歲的許志永為北大法學博士,在2003年"孫志剛事件"後,與另外兩位博士滕彪、俞江一起上書中國人大常委會,對中國當局廢止收容遣送制度起到推動作用。同年10月,三博士發起成立公盟。因持續關注中國上訪制度和揭露黑監獄,2009年許志永被當局以"偷稅罪"逮捕,後被釋放。去年十八大後,許志永發出《致習近平公開信-一個公民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其後許志永被國保帶走問訊。去年12月他在外媒發表對藏人自焚事件關注的文章;今年2月因發動教育平權行動再被國保傳訊,其後一直被軟禁在家中。

目前國際社會對許志永被刑拘一事表示關注。7月17日,德國聯邦政府人權事務專員勒寧(Markus Löning)發表聲明,呼籲中國當局釋放許志永並確保正當的司法程序。勒寧也表示,許志永被刑拘說明,中國當局將繼續打擊那些公開反對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的活動人士。鑑於中國新政府把反腐作為目標,他對中國當局這一行為感到不解。

7月18日,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哈夫(Marie Harf)向媒體表示,美國政府擔憂中國當局報復許志永揭發官方瀆職行為與和平表達,美國政府要求中國結束對許志永的人身限制,並且根據中國對國際社會所作出的人權承諾,保障其人身自由。國際特赦組織、愛爾蘭前線等機構亦對此案表示密切關注。

官員財產難見光,呼籲公示者遭打壓圖片來源: Reuters

"看守所以各種非法理由阻礙律師會見"

許志永被抓後,包括知名維權律師劉衛國、江天勇、唐吉田、李方平、陳健剛等人及眾多網友趕至北京第三看守所馳援,劉衛國更在早前就已接受許志永的委託,表示即使因此受到牽連入獄也在所不辭。7月18日中午,多位律師及多位網友到達看守所時,看守所拒絕會見請求。其後10多輛警車和50餘名警察和便衣抓走十餘名網友,並將劉衛國帶至派出所問訊6個多小時。

律師陳健剛向德國之聲表示,19日上午劉衛國等多位律師再到看守所探望,同樣受阻而未果:"看守所仍然拒絕會見,今天給出的理由是'劉衛國不具備作為辯護律師的條件和資格',他們讓我們去找辦案機關。按照現行的刑訴法規定,許志永涉嫌的這個罪名,我們只需要提供三種證件-'授權書、會見函、律師證的原件',我們就可以會見了,不需要任何機關的批准,但看守所就是以各種違法理由來搪塞、阻礙我們會見。"

掐滅這些火種?圖片來源: DW

"罪名莫須有,這是一種政治打壓"

目前許志永在中國大陸各大微博和部落格遭徹底清除,其名字也成為"敏感詞"。事件由許志永這個中心人物還在外延和擴大,7月18日上午,傳知行研究所突遭查抄和取締,郭玉閃表示其本人也已被軟禁在家兩周時間,疑傳知行被取締與許志永被抓一事有關聯。

陳健剛認為,許志永被抓後當局一系列作法完全是一種政治打壓:"本身就是莫須有的罪名"。北京維權人士胡佳也認為自習近平上台,維穩更甚,但通常都以其它罪名來作為政治打壓的藉口:"習統元年,聚眾擾亂公共秩序、非法集會、尋釁滋事等等,都是煽顛罪的馬甲"。

陳健剛也認為,在這一輪的打壓中,當局把目標定在許志永及一些維權律師身上,根本原因是這些人對中共執政黨有清醒的判斷和抵抗的勇氣,並在推動公民社會形成的過程中起到"火種"作用。當局試圖掐滅這些"火種":"為什麼會造成對這些人的打壓,本身在於執政者自身的恐懼,恐懼有人不甘於做奴隸,要反抗,要追求自由民主,要為民眾謀求更好的前景,所以就是火柴頭一樣的亮光他們也要掐滅。"

作者:吳雨

責編:葉宣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