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建交30周年
2002年10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慶祝他們之間建立外交關係30周年。「三十年前途無限」,這是德國企業,基金會和各個大學時逢盛典之際推出的口號,用以取代「德國之窗」這個籌備階段提出的主導理念。如是修正實在切中要害,因為在兩國關係中,單方面凸現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
1972年10月11日兩國建交還是搭乘中美在冷戰期間攜手反蘇,因而要緩和彼此關係的這個順風車。但數年之後,到了1978年,期待中的中國經濟開放便開始了。很快的,德國企業家發現,中國在向全球化開放自己巨大市場的時侯,是善於把握分寸的。機會是有,但那要服從中國人的規則。而中國方面也不得不接受要開放經濟,就必須放鬆思想控制,必須恪守普遍的標準這樣的宗旨。中國最高級領導人,中國改革開放的設計師鄧小平曾說過:「如果把窗子打開,那也難免會有蒼蠅飛進來。」
在如是框架之內,中德關係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德國成為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2001年,德國成為在中國最大的直接投資國。而中國是德國發展援助最大接受國。兩國正在進行所謂「法治國家」對話。人權組織希望能借此東風,對中國國內法律實踐施加影響。在安全與主權問題上,比如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換言之不承認台灣主權獨立的問題上,雙方鼎力合作,抑或是求同存異。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使館遭到轟炸後,是德國總理施羅德代表北約向中國表示了歉意。最近,因為北韓難民不斷引發的道德與政治兩難問題,在兩國幕後努力下,得到迅速與得宜的解決。
同樣的,非政府文化科學關係也在蓬勃發展。中國人是德國大學當中人數最多的外國留學生人群。在德國培養出來的人才,現在在中國佔據了重要的樞紐位置。德國人正在日益重現發現傳統中國文化的無限魅力。彼此結成的友好城市使得兩國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充滿活力,促成了人際面對面的交往。
那麼說是萬事如意,前景燦爛了嗎?那也不盡然。德中關係發展的潛力正在面臨多方面的威脅,它主要系於經濟這個主軸。假如中國的經濟動力與吸引力下降的話,雙方間還缺乏共同的價值維系。1989年爆發的大學生騷亂,當局對其實施的鎮壓以至其後中國與歐洲關係的冷卻,都說明:即便是充滿希望的關係也很快能夠成為冷酷權力鬥爭的犧牲品。現在,中國國內的社會緊張亦復高漲,多年來,局部地方的騷動不斷爆發,因此也遭到鎮壓。只要雙方關係僅只主要控制在國家層面上,只要對少數族群的鎮壓和對知識分子的扼制不能受到公開的抨擊,雙方就很難擁有政治上的誠意來維系朋友間的從容與平和,雙方的關係也就僅只是正常化而已,雖然能有如此正常的關係,也已經很值得稱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