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總理會:有分歧但氣氛明朗

2010年7月17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繼續其訪華行程,她同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了會談。雙方不僅談到了經濟危機和兩國的良好關係,還談到了足球世界盃和媒體的作用。

圖片來源: AP

天氣悶熱但氣氛明朗

德國總理梅克爾為期3天的訪華行程中一個重要話題是環境和氣候保護。看看北京的天氣就會發現這個議題確實非常切合實際。梅克爾到北京的第二天天氣悶熱,天空灰濛蒙的。也許因為這一原因,歡迎儀式移到了人民大會堂裡面。在厚厚的地毯上,儀仗隊的步伐不如在廣場上顯得鏗鏘有力,鳴禮炮這一項也取消了。梅克爾對此從容應對,在經過前一天的長途飛行後,身穿白色西裝外套和黑色長褲的梅克爾顯得精神充沛,對她這一天緊張的日程安排來說,或許是個好的開端。

滿滿的日程表

梅克爾和溫家寶為這次推動德中關係的訪問作了很多計劃安排。兩位總理髮表了一份"28點聯合聲明",內容涉及在環保、氣候保護和社會領域的合作。梅克爾在同溫家寶會談後對媒體表示,雙邊關係將進入一個全新的層面。她說,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德國經濟走出全球危機的陰影。溫家寶也認為危機也意味著機遇,他說,兩國間相互的信任和理解加深了。

溫家寶和梅克爾出席了一系列合作協議的簽字儀式,中方與德國代表團簽署了共10項合作協議,包括水資源利用、電動車、生態公園等項目。簽字儀式在人民大會堂河北廳舉行,這裡白色的大理石牆壁、明亮的光線和色彩更使氣氛顯得輕鬆愉快。

"引導民眾"vs."批評和調查"

此前在比河北廳樸素和小巧一些的福建廳裡,梅克爾和溫家寶參加了一個有關媒體角色的對話活動。這是前一天由"德中對話論壇"建議發起的,這一論壇由30位經濟、學術和文化界人士組成,論壇為期5年,目前是第二期。不久前德國海因裡希‧伯爾基金會進行的一項有關德國媒體對中國報導的調查研究或許也促成了這一對話。

中方對德國媒體的中國報導尤其不滿。溫家寶希望媒體"多報導德中兩國友誼和合作的光明面"。論壇中方代表、前外長李肇星的話更有宣傳意味,他認為媒體應該"引導民眾",向對方國家學習。中德雙方誰還需要作"功課",可以從最近的一項問卷調查中看出:90%的中國受訪者對德國有好感,而德國受訪者中只有50%對中國有積極的印象。

德國總理態度友好,但她明確指出了為什麼雙方在媒體的爭論中沒有交集。因為威權體制和民主體制下媒體的作用有很大不同,在民主體制下,媒體應該是"批評性和調查性的",但梅克爾也不斷補充強調要"促進相互理解"。但奇怪的是,沒有人談論中國的媒體。

足球將大家聯繫到一起

對於過去幾周最重要的話題-南非世界盃,中國媒體比德國媒體的報導要多得多。這個話題感染了所有人,不管是德國人還是中國人,包括中國總理溫家寶。他稱讚德國隊"充滿活力與朝氣",積極地代表了德國的形象。在翻譯講這句話的時候,梅克爾在椅子上有點坐不穩的感覺,讓人想起她在世界盃觀看德國隊和英國隊比賽時,德國隊進球時的興奮之態。當然她不會像當時那樣跳起來與周圍的人擁抱,只是禮貌地對溫家寶的話表示了感謝。然後又加上一句,德國隊也代表了"嘗試新的道路"。這是不是對中國的一種敦促激勵,還需要時間來證實。

周五晚些時候,梅克爾還會晤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周六,溫家寶將陪同梅克爾前往西安參觀訪問。

作者:賀志勇 譯者:葉宣

責編:石濤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