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中小學生壓力山大 心理疾病增多 

2018年10月28日

好分數和完美的外表——許多青少年因高標準而備受壓力,以至於出現心理疾病。專家認為,家長應當對孩子們多多贊賞和肯定。

Schule | Lehrerin beim Unterricht vor Schulklasse
根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數據,德國少年兒童約16.9%有心理疾病症狀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imageBROKER

(德國之聲中文網)頭痛、肚子痛、容易激動、長期疲憊--這些因壓力導致的生理和心理疾病稱為越來越多的德國孩子的困擾。

據位於漢諾威的醫保公司KKH統計,德國900萬6-18歲的青少年中,有約110萬存在這樣的情況。學校、父母施加了過高的壓力,此外,網路社群網站上的霸凌,以及對失敗的恐懼,都是其中的原因。

2017年,在KKH入保的青少年中,有約26500人出現失眠、崩潰、抑鬱等問題。特別是13-18歲的青少年,就醫問診的人數比2007年翻了一番。當然,專家也指出,這一數據也顯示,對心理疾病的診斷也比過去有改善。

根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的數據,德國少年兒童約16.9%有心理疾病症狀。保險公司DAK的數據甚至是26%。

最受外國學生青睞的5所德國大學

01:12

This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element.

符茲堡大學医院青少年精神疾病診所的負責人羅馬諾斯(Marcel Romanos)向德新社表示:"德國的孩子們處在壓力之下。"霸凌時常導致青少年必須住院治療。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13歲的女孩用手機把一張自己的裸照發送給男友,男友則把照片發送到聊天群裡。這個女孩受到極大的壓力,而拒絕再去上學。

家長要多誇孩子

KKH的心理醫生剋雷姆(Franziska Klemm)鼓勵家長對孩子多多予以支持。"根扎得越深,樹就越有抗壓能力。"家長應對孩子們已經做到的予以贊賞與肯定。

羅馬諾斯也觀察到,平均水準的成績越來越不被接受。家長們覺得3分就很差了,朋友們和媒體也是一樣。"孩子們很容易在情感上承受不住,比如,家長生病,或者身材不像模特兒那樣,或者衣服的風格與朋友們不一樣。"

KKH委託調查機構Forsa對1000名家長進行的問卷顯示,13-18歲的孩子有四分之一因壓力感到疲憊。22%抱怨頭痛。6-12歲的孩子有13.5%有肚子痛,以及疲憊。

據德國心理醫生聯合會的訊息,德國的中小學教師、校長對於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認識比過去有提高。如果教師發現孩子不對勁,會通知家長。此外,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速以及複雜性增加,也讓這些成長中的孩子面臨了更大的壓力。

該聯合會負責中小學這一塊的心理醫生阿夫齊-韋寧(Meltem Avci-Werning)指出,特別是休學一段時間後重返校園的孩子特別需要幫助,無論是因為抑鬱、吸毒還是受到性虐待。"學校心理醫生有相關的方案,在這方面,學校通常還需要得到進一步的支持。"

 

苗子/凝煉(德新社)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