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前駐廣州總領事榮格博士談歐中關係

採訪記者:亞思明2008年7月7日

德國前駐尼日爾大使及駐廣州總領事沃爾夫岡‧榮格(Dr. Wolfgang Runge)上周五做客萊茵論壇,暢談中國、歐盟及德國如何應對通貨膨脹、氣候變暖、能源危機、國家安全等全球性挑戰。榮格認為,德中在經貿、西藏等問題上的爭端無礙於兩國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會後,榮格博士接受了德國之聲記者亞思明的採訪:

沃爾夫岡‧榮格博士在報告現場圖片來源: DW

德國之聲:榮格先生,您在報告中提到,歐洲對華投資幾十年來首次出現走低趨勢,這是否與歐中關係變冷有一定關係?

榮格博士:導致歐洲對華投資力度減弱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外商投資面臨著很大的限制,因此,很多投資商認為,中國一直在推遲履行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義務。尤其是在金融、通訊、汽車製造等領域,外資入股始終不能超過一個上限,這是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也是歐中談判的主要議題之一。希望雙方能夠協調解決這個矛盾。

中國方面認為,歐盟對華政策的轉變是基於中國經濟的飛速增長,由此而生的巨額貿易順差及外匯儲備引起了西方國家的戒備和恐慌。那麼,中國的發展致富能否推動歐中貿易實現雙贏?

我相信雙贏局面一定能夠產生,因為世界經濟從宏觀上來看都是互惠互利的。重要的是,中國應該消除貿易壁壘,加大人民幣升值幅度,從而減輕夥伴國的出口壓力。我想強調,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從長遠出發改善國際貿易的失衡狀況,我堅信,只要雙方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找到出路。

您的報告還指出,中國與歐盟在能源開發領域有著很大的合作潛力。但另一方面,歐中也為爭奪寶貴的石油資源表現出很強的競爭態勢。例如,中國對非洲的影響力日益加大,據中方統計,僅只去年一年,中非貿易額的增長幅度就超過了30%。相比之下,歐盟的勢力是不是有所減弱?

歐盟應該歡迎而不是譴責中非貿易的迅猛發展。因為無論是對非洲的經濟繁榮還是中國的就業保障來說,這都是十分有利的。至於能源爭奪戰,我不認為歐中之間存在著什麼競爭關係。中國作為消費國出現在國際石油以及天然氣市場上還是新近的事情,所開發的石油儲備也是西方集團迄今沒有碰觸的。即便真的是要開采,也通常是與歐美集團聯手進行。針鋒相對的競爭局面還很少出現。我可以很肯定地說,依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還將在非洲承擔更多的責任,這將對國際政治產生深遠影響。以蘇丹為例,我們已經看到,中國在達爾富爾問題上扮演了一個積極的角色。作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對辛巴威所持的態度也是負責任的。重要的是,中國應該被納入非洲對話之中,在和平、貿易、原料、合作、發展援助政策等所有問題上暢所欲言。類似的對話已經在研究所以及專家的層面上開始展開,希望以後還能在政府之間進行。

中國擁有的外匯儲備足以一下子買空所有被達克斯指數列入的德國上市企業,這讓很多人感到不安。但也有人說,一個自由的資本市場理應允許外國基金控股。這也是德國政界的熱點話題之一。聯邦內閣正在修改一份法案,希望在重大的收購問題上擁有否決權,從而保護本國企業免遭外國國家基金的惡意攻擊。您在這個問題上怎麼看?

迄今為止,中國在收購歐洲企業方面表現得非常小心翼翼。媒體在這個問題上的報導有些虛張聲勢。我呼籲大家在展開討論的同時保持清醒的頭腦。就我所知,中國方面還沒有進行過哪怕一起所謂的惡意收購,又有什麼擔心的必要呢?我們應該歡迎來自中方的投資。我還記得,當年美國財團來歐洲收購上市公司的時候也曾掀起過軒然大波。中國投資商參股德國企業在我看來不是什麼壞事,據我推測,他們也不會佔有多數股份。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經濟應該是資金的相互流動。我只能對那些披著國家利益外衣的貿易保護主義提出警告。我相信,中國出於自己一貫的謹慎,根本不會涉足一些敏感的經濟行業,而在民用產品領域,中國的參與在我看來不會構成什麼風險或者危害。相反,這將促進歐中經貿的互動,從而實現一種雙贏。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尤其是在西藏動亂以及奧運火炬傳遞遭到干擾之後,很多中國人第一次發現中國的國際形象與他們心目中的預期有著天壤之別,他們不能理解,為什麼西方國家漠視中國的發展成就,眾口一詞地譴責北京政府,支持達賴喇嘛。這種負面的國際輿論究竟來自何處?西方媒體又從中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媒體的職責是報導真相。他們也理應報導發生在西藏的事情。我知道,一些報導令人遺憾地存在著不實之處,但我們不應該放大這樣的錯誤,尤其是中國方面不應將火炬傳遞受擾以及西藏問題的責任推卸到西方媒體身上。我們必須清楚地看到,德國人對西藏很感興趣,對達賴喇嘛推崇備至,西藏事件也引起了公眾的密切關注。但這絲毫也不影響他們對中國經濟成就的由衷贊嘆。這完全是兩碼事,必須區別對待。在我看來,西藏暴亂是由中國民族政策的失誤造成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由北京出面直接與達賴喇嘛展開對話。德國政府也在努力促成此事。令人欣慰的是,雙方代表正在進行接觸。

但德國政府內部在接見達賴喇嘛的問題上存在著顯著分歧:基民盟及基社盟認為,不能為了經濟利益避重就輕;而社民黨則將梅克爾公開會晤達賴喇嘛的做法稱為"櫥窗外交"。在德國總理與德國外長之間,您更贊同哪種觀點?

德國總理是將達賴喇嘛作為宗教領袖公開接待的,他們之間的會晤並沒有什麼不妥,也不能從中得出德國背離"一個中國"路線的結論。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德國政府一直都在反復強調這一點,並且高度評價北京重新開啟與西藏代表的談判。至於外交政策的爭論,這在任何一個大國都是少不了的,中國肯定也有。區別僅僅在於,中國不會公開這樣的討論。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儘管會有這樣、那樣的聲音,德國也好,歐盟也罷,都要在對華政策的戰略方針上保持一致,在我看來,德國政府成員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原則性的分歧。此外,德國總理很快就要在八國峰會的周邊會議上與中國總理見面。他們的下一次會談機會將是法國主持下的歐中峰會。今年秋天,梅克爾總理還要去中國參加亞歐首腦會議。

人物簡介:

沃爾夫岡‧榮格(Wolfgang Runge):德國前駐尼日爾大使及駐廣州總領事,歷史學(現代歷史)博士,從1965年開始外交職業生涯。他工作的重心是國際經濟關係與政策。以此為核心,他長期從事於德中關係,並於1998年至2000年任廣州總領事。從此任上退休後,繼續活躍於德中關係的各個層面,發表評論、演說無數。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