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副總理訪華:克林拜爾的首次外交檢驗?

德正 德新社、路透社等
2025年11月13日

下周,德國副總理克林拜爾將作為新一屆聯合政府首位代表訪問北京和上海。克林拜爾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將與中方談及稀土、北京在俄烏戰爭中角色等議題。問及台灣問題,他表示,如果出現軍事行動,將導致對北京的看法改變。

克林拜爾
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圖片攝於2025年9月23日)圖片來源: Bernd von Jutrczenka/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中關係在經濟和外交方面目前都面臨挑戰。德國外長瓦德富爾(聯盟黨)不久前取消了訪華之行。而如今,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林拜爾(社民黨)將前往中國。

「我們想要與中國對話,而不是僅談論中國」,克林拜爾在接受德新社影片採訪時表示。他說,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國際參與者,「這個世界上有許多問題,必須與中國共同解決」。

這位社民黨主席將出席兩國財長間定期舉行的德中財金對話。他在行前表示:「我期待可以與中方談清楚一些事項」。德新社評述說,這或將成為克林拜爾首次外交上的考驗。

挑戰一:外長瓦德富爾取消訪華之行

德國外長原本應作為首位政府代表訪華。但是,中方僅確認了他與外交部長王毅的會晤,這在德國方面看來太少了。與此同時,北京也對瓦德富爾有關中國對台灣政策的批評表示不滿。

此後瓦德富爾與王毅通電話,但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訊息,王毅批評德方搞「麥克風外交」和「違背事實的無端指責」。王毅還表示,希望德方反對一切「台獨」行徑

克林拜爾則強調此行與外長及總理梅爾茨(聯盟黨)密切協商。

挑戰二:人權與台灣

除了中國侵犯人權的問題外,在台灣問題上,北京視之為領土,並派出軍艦軍機在台灣海峽演練。

克林拜爾行前也明確表示:「我們非常關注台灣局勢。」如果出現軍事行動,「將導致對中國有不同的看法」。

挑戰三:經濟關係

新近半導體公司安世(Nexperia)晶片供應短缺曾威脅到德國汽車行業。儘管這一危機有所緩和,但稀土仍是備受關注的焦點。北京在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中以此為施壓手段。

德國工業也受到影響,企業不得不經過繁瑣的稀土出口審批手續。

克林拜爾表示,此次訪華也將談及這一議題。「我認為,稀土是一個我們不能接受的議題,當一個夥伴利用其優勢的時候。」他說,總體的印象是,中國想要與德國合作,並且重視這一合作,「如果在政治上開誠布公,不掩蓋分歧,而是公開討論」。

挑戰四:中俄關係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角色是另一個議題。克林拜爾說:「我屆時也將再次發出訊號,我們看到中國扮演著強有力的角色,並當然希望能加大對俄施壓,以結束這場違反國際法的戰爭。」

不過,中方迄今為止提出的和平建議在烏克蘭方面看來,是合乎俄羅斯的利益。此外,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也填充著莫斯科的戰爭金庫。

克林拜爾表示,他此次訪華之行與外長瓦德富爾(圖左)、總理梅爾茨(圖右)有緊密的協調圖片來源: Andreas Gora/IMAGO

挑戰五:德國聯合政府內部的團結

外長瓦德富爾剛剛取消訪華,總理梅爾茨或許要到明年才會訪華,在這樣一個時機,社民黨的副總理率先訪華,也受到一些批評。

克林拜爾將率領一個較大代表團,也將出席社民黨與中共傳統上政黨間的對話。批評者認為,北京有可能讓這樣一個政黨間的對話看上去像是政府磋商,從而導致德國聯合政府內部的嫌隙增加。因為看上去似乎社民黨重視與中國對話,而聯盟黨尋求對抗。

克林拜爾本人則駁斥這一說法。他表示,與梅爾茨和瓦德富爾有緊密的協調,作為首位政府代表訪華只是巧合。與此同時,他說,維系國際聯絡也是財政部長、副總理的職責之一,況且目前世界政局正風雲變幻。

消息人士:財經代表團隨行

另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隨同克林拜爾訪華的還包括德國財經界代表,如商業銀行和德意志銀行、保險業巨頭安聯以及Ergo、德國證券交易所以及國有的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的高管。克林拜爾所屬的財政部尚未就此表態。

克林拜爾表示,此行也與歐盟國家外長協商。他還表示,除稀土等原材料問題外,也將在中國談及公平競爭。目標是,保護德國鋼鐵行業免受中國廉價出口的衝擊。此外,在其它領域,歐洲也不希望來自中國的免關稅「劣質產品」湧入。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