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借力選項黨 為何打破政治禁忌?
2025年1月30日(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正在如火如荼的大選選戰之中——2月23日將舉行提前的聯邦議會選舉。在此之際,民調中顯示最有可能成為總理的在野黨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候選人梅爾茨,向聯邦議會提出一項議案,涉及在邊界駁回難民申請者。
目前執政的社民黨和綠黨認為,該議案違背德國基本法以及歐盟相關條約。
這意味著,梅爾茨要在聯邦議會通過該議案,就可能需要選項黨的共同支持。——1月29日,這一幕也的確發生了。
348票贊成,345票反對,10票棄權。除聯盟黨外,選項黨和自民黨也投了贊成票。
德國政界與社會一片嘩然。梅爾茨受到強烈的批評。同為聯盟黨的前總理梅克爾也發表聲明,認為梅爾茨不應改變之前的表態,在聯邦議會推動一項未與社民黨、綠黨達成一致的議案,以致必須與選項黨共同達成多數。
為什麼與選項黨共同通過一項議案,在德國被視為打破一個重大禁忌,並引起如此大的警惕和如此眾多的批評?
通過的議案是什麼內容?
聯盟黨提出的議案要求聯邦政府,在德國邊界進行全面的逐回行動,包括難民申請者也不再允許入境。不過,1月29日通過的議案尚不具有法律約束力,1月31日,聯邦議會將再次投票,屆時若通過,議案將提交聯邦參議院表決,如果也通過,德國政府將必須予以落實。
儘管如此,1月29日的投票仍受到極大的關注,因為三個在野黨:聯盟黨、自民黨和選項黨以及一些無黨派議員投了贊成票,並獲得多數。現執政的社民黨和綠黨以及在野黨左翼黨投了反對票。在野黨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則投了棄權票。
議案內容還包括,比如,受保護地位有限的難民,目前每月允許有1000人進入德國以實現家庭團聚,這一規定將暫停。此外,聯邦警察如果在職權範圍內,發現必須離境人員,將有權將其驅逐出境,包括逐回其它國家。
對於1月31日有法律約束力的投票來說,有可能再次借助選項黨的支持,得以通過。
此事對德國大選結果有何影響?
德國大多數政黨的選戰主題是經濟危機、烏克蘭援助、稅收等,如今,德國打擊非法移民的力度要多強硬,成為主導性話題。
總理肖爾茨所在的社民黨,民調支持率在14-17%之間徘徊。肖爾茨如今警告聯盟黨可能會與選項黨聯合執政,以此為社民黨爭取選票。肖爾茨向德國電視一台表示,梅爾茨是「明知風險」而行,因此「不能再信任梅爾茨」。
不過,梅爾茨則保證不會考慮與選項黨組閣。他在投票後重申,即便是錯誤的政黨投票,議案本身的內容仍是正確的。
往屆大選顯示,許多選民到投票前夕才做出決定。不過,此次事件可能會產生兩個效果:研究顯示,可以設想投票給魏德爾選項黨的潛在選民,明顯少於聯盟黨和社民黨的潛在選民。那些無論如何不會投票給選項黨的選民,可能對與選項黨聯合執政十分質疑。
另一方面,許多選民認為,德國這些年來接受了過多的難民申請者,而沒有足夠迅速地執行驅逐。他們則可能支持梅爾茨在新政府成立前就推動打擊非法難民的政策。
德國難民政策有多大問題?
社民黨強調,2024年的難民申請數量同比下降約三成,為接近23萬個。不過,2023年的難民申請數量激增約51%,達到近33萬個。許多難民申請者入境後也的確多年需要國家支持,比如因找不到住所或者因戰爭或逃亡經歷而罹患心理疾病。
據聯邦內政部數字,2023年,德國驅逐了20084人,比前一年增加約22%。但問題是,許多原本應離境者——其中也包括刑事罪犯,卻繼續留在德國。原因包括,比如其來源國拒絕配合遣返,或者當事人在驅逐當日沒有抵達指定地點。此外,由於德國複雜的聯邦體系,聯邦、各州、地方的有關部門也時常因人力不足等而組織不力。
選項黨為何被定為右翼極端主義疑似案例?
據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bpb)訊息,儘管對極右翼沒有統一的定義,但這通常是一種「不平等的意識形態」,也就是說,質疑人的普世自由與平等,認為自己所屬的群體、種族、文化更優越。其通常表現形式包括反猶主義、仇外、社會達爾文立場等。而聯邦憲法保護局認為,選項黨宣揚的是一個同質性的人民概念,是以種族血統來認定的。
去年,選項黨對「極右翼疑似案例」的定性提出起訴後,北威州高級行政法院作出裁決,認為憲法保護局的這一定性合理。法院認為,有足夠的事實證據顯示,該黨展開的活動有違特定群體的人的尊嚴、有違民主原則。有證據懷疑,選項黨至少有很大部分,其目標是「對於有移民背景的德國公民僅給予貶低的法律地位」,而這屬於歧視,違反了基本法。
此外,也有充分的證據懷疑,選項黨的活動涉及漠視外國人及穆斯林的尊嚴。
(德新社、德國電視一台、bpb等)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