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大選怎麼選?

Volker Wagener
2017年6月11日

德國聯邦議院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今年9月24日德國將迎來新一屆大選。那麼聯邦總理是怎麼產生的?

Deutschland Angela Merkel PK in Münche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M. Schrader

(德國之聲中文網)對於德國的選舉體系,可以用以下幾句話進行簡單概括:議員通過普通、自由、平等和秘密的方式選舉產生。這是德國基本法第38章第一條的規定。也就是說,所有年滿18歲的成年人,不論其財產狀況和受教育程度如何、也不受政治觀點的約束,都可以投票參加選舉。每個選民擁有兩張選票-一張用來投給候選人(第一選票),另一張用來投給政黨(第二選票)。顯然選舉是保密的。德國的選舉制度與美國、英國或者瑞士的選舉制度都有不同之處。

德國--議會民主制國家

最重要的區別在於:德國實行的是議會民主制。在這種體制下,議員起著關鍵作用。議員是人民的代表。而瑞士則是典型的直接民主制的代表。

瑞士人通過全民投票制定國家法律。但是在德國是由人民的代表-議會議員做出政治決定。因此對於當選的每一位人民代表來說,他們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

德國基本法,也就是德國憲法特別強調和規定了議員的職責:"議員為全國人民的代表,不受命令和指示的約束,只服從自己的良心。"    對於普通選民,基本法也賦予了監督作用。誰認為表決有舞弊行為,可以認為選舉無效。

德國的選舉:普通、自由、平等、秘密圖片來源: 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聯邦議院

從2002年開始,德國聯邦議院至少要擁有598名議員。其中一半議席歸屬在299個選區贏得多數票的299位候選人,這些議員通過多數票的原則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另外一半是由選民投票給政黨,政黨再把議院席位分配給本黨議員。而各政黨都會將自己的聯邦議院候選人列入所謂的州候選人排名名單。

州候選人名單的人數根據各州的大小而定,之後被納入聯邦候選人名單。例如安格拉‧梅克爾( Angela Merkel)今年在基民盟候選人名單中再次名列榜首。馬丁‧舒爾茨(Martin Schulz )首次成為社民黨候選人名單中的頭號候選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聯邦總理並非直接由人民,而是由議員選舉產生。

第一選票和第二選票

德國選民每人擁有兩張選票。相比之下第二選票更為重要。因為它決定著聯邦議院的組成。如果一個政黨贏得了35%的第二選票,它今後便也可以在聯邦議院擁有35%的席位。選民手中的第二選票最終決定著各政黨在聯邦議院的席位分配。如果一個政黨已經得知通過選民的第二選票贏得了了多少議席,這些議席將通過州名單進行分配。因此,選民可以分別使用兩張選票,既可以只投其中的一張。

如果一個政黨在一個聯邦州通過直接選舉贏得的議席超過第二選票規定的議席比例,情況就變得比較複雜。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增加議會的議員總數。因為議會必須保留第一票直接選舉選出的議席。為了平衡,只能增設議席。  

投票站的計票員(資料圖片)圖片來源: dpa

2012年,聯邦政府與反對黨就這種做法達成共識。其弊端在於,聯邦議院議員人數可能因此大增。根據模擬計算,9月份的選舉可能產生700多名聯邦議院議員。因此已經在討論增設附加議席。

5%  門檻

5%門檻是德國選舉法中的一個特殊規定。其它國家也有類似的規定。如以色列規定 一個政黨進入議會至少要在全國贏得3.25%的支持率,土耳其規定至少10%。德國規定5%有其歷史原因。為了避免1920年德國議會中政黨林立妨礙大黨組閣的情況重演,德國對選舉法進行了這一改革。

但是也有批評人士認為,這一規定導致大量選民的選票白投。在2013年的選舉中,有將近700萬選民的選票投給了沒有資格獲得議會分配席位的政黨。多年來5%門檻一直引起爭議,但是在2017年9月24日它將仍然適用。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

 閱讀每日時事通訊,天下大事一覽無余!給xinwen@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完成訂閱!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