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如何培養發展援助工作者

2002年6月4日

所謂的發展援助者的任務是多方面的。一些人在當地工作,幫助興建學校和醫院。另一些人在本國對國際發展合作項目進行計劃和協調。

他們需要幫助圖片來源: Ap

為了更好地應付國內和國際機構的工作,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每年都開設一個特殊的培訓班。為期9個月的培訓班對像是有志獻身於發展合作這一職業領域的各專業高校畢業生。

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的史蒂芬.克林格比爾表示:「在9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的培訓內容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第一是所謂的發展政策方向性知識。如世界貿易方面的問題,專業領域方面的問題,如有關農業,社會發展方面等等。第二是人際關係方面,比如,集體中的相互合作問題。怎樣寫以及遞交報告等等。第三是經驗個案分析。這也是我們培訓的核心內容。」

克林格比爾介紹說,該項目是免費的並且面向30歲以下的所有高校畢業生。培訓班每年9月招收新生,每期22名學員。學員們在系統學習了國際發展合作的基本理論之後相繼被派往世界各地。

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在某一發展中國家進行為期3個月的發展政策研究。今年,學員們所去的國家有斯里蘭卡,越南,秘魯以及菲律賓。每年都有不同的國家可供選擇。

該研究所專家彼得.沃爾夫今年主持了5人工作組在越南的研究工作。他表示:「學員們來自不同的專業,他們當中有經濟學家,地理學家和農業工程師。我們在過去三個月中與當地的越南各研究機構以及政府部門開展合作。我們在越南各省與政府和非政府機構進行對話並展開了調查。並在此基礎上寫出了越南脫貧戰略前景問題研究報告。研究結果我們在河內作了介紹。」

對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來說,有特殊意義的是為學員爭取到實習的機會。沃爾夫表示,在國外的實際工作能夠使學員們掌握今後職業工作所需要的靈活性。他認為,去哪一地區或國家並不重要。因為那裡需要的往往不是熟悉本地情況的專家。而是全才,能夠從經濟,法律或廣泛的社會科學角度開展計劃性的工作。

經濟地理學家克里斯滕森是越南組的工作人員之一。與一個學科綜合組的合作是令她最感興趣的內容。她說,我們來自不同的專業,因此,思維方式和要求都有差異。在此背景下要寫出一份渾然一體的研究報告不啻於一種挑戰。這也是未來職業生涯的一個理想的訓練機會。

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的第37期培訓班課程5月31日結束。按照以往經驗,大約三分之二的畢業生能夠在德國發展政策機構找到工作。另外三分之一就職於國際機構。克里斯滕森在重建貸款部找到了工作。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