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工會幾十年為保住地位而苦鬥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12日

德國的工會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工會重新組合在德國工會聯合會名下,並走過了一段卓有成效的歷史過程。然而,十多年來,社會走向個體化,工業社會向服務社會轉變。這種傾向使工會變得可有可無。為此,工會幹部一直在與這種傾向做鬥爭。

德國最大的行業工會-服務行業工會領導的罷工聲勢浩大圖片來源: AP

五十年代是創造經濟奇跡的年代,是完全就業的時代。那時,工會為職工爭取到相當多的好處,例如首次有了勞資協議規定的附加薪水,社會服務行業給職工發放聖誕節補助費。金屬工業工會為有子女的男職工爭到了星期六多休息一天的待遇。為了職工病假期間能薪水照發,德國北方的金屬工會組織的罷工長達16個星期之久。

六十年代是告別經濟奇跡的年代,建築工業的勞資雙方首次商定給職工逐月提供購房補貼。七十年代,經濟危機發生,同時開始出現大規模失業的現象。就在那時,第一次有了保護職工、防止職工被機器取代的協議,也就是保護職工不被生產合理化裁減的協議。八十年代流行的格言是縮短工作時間。到了九十年代,勞資協議最終陷入巨大的壓力之下,資方認為,這樣的協議太死板、成了全球性競爭的負擔、是企業活動的絆腳石。

時代的發展完全無視過去取得的成績。至少在十年前,這種時代精神就已向工會迎面撲來。自共產主義鐵幕倒下以後,工會會員人數不斷減少。發生政治轉折時,聚集在德國工會聯合會旗下的16個行業工會共有1100萬會員。從那時起,有350萬職工離開了自己的工會。工會對此唯一的回答時:合並,以合並來保持自己的規模和戰鬥力。今天,16個行業工會並成了八個。儘管如此,會員減少的趨勢仍在繼續。今天,職工中的工會會員不足三成,在一些具有未來特徵的工作領域中,工會幾乎無立足之地。

普法爾教授是杜塞道夫经濟社會學研究所負責學術的所長,這所研究所是一個接近工會的機構。普法爾女士注意到勞動市場上發生了巨大的結構變化。贏者是婦女、職員和非全職工作人員,男性全職工人在工廠中已失去了作用。

按照專家們的說法,終身從事一種工作的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將來的職工在一生中將平均變換六次職業,而且還不會總是全職位的工作。職工也將越來越少地在傳統的工廠或辦公室中工作,而是在家裡工作,靠數據傳送與總部連接在一起。但是,在家裡工作,也就無法知道單位裡的情況。

職工以這樣的形式工作,建立一個代表職工利益的組織並非沒有必要,而是變得很困難了。過去,同事們同時同地點工作,休息時一杯啤酒在手,交流看法,討論問題,發發牢騷,今後這樣的機會少了,工會就更難以開展活動。

個體化、彈性化、訊息化、非標準化-專家們提出的這一系列新名詞給工會敲響了警鐘。這就意味著,每個勞動者作為個體將變得越來越無可奈何,工會將變成一個只為少數全職位職工提供服務的部門。所以,如何應對新的形勢,是工會面臨的新任務。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