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廣告市場「返璞歸真」

2007年11月16日

在幾年英語廣告大肆入侵德國廣告市場之後,德國的廣告商發現,這些年德語廣告更能打動國人的心。專家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全球化的影響。究竟是什麼因素使得德國廣告業又「返璞歸真」了呢,德國之聲中文網綜合報導如下:

Xavier Naidoo的走紅說明唱德語歌也能成功圖片來源: AP

英語廣告讓德國人困惑

從沃達豐的「Make the Most of Now」到西門子的「Be Inspired」,絕大多數廣告都是採用的英語,即便是在德國也不例外。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各大公司已經逐漸開始傾向在德國採用德語廣告了。這既是對新興文化自信心的表現,也是對迅速蔓延的Denglish(德國式英語)來一個急剎車。

以零售商C&A為例,他們以前的廣告是英語的「 Fashion For Living」,現在則變成了德語的「 Preise Gut, Alles Gut」(價錢好,就一切都好)。而麥當勞的廣告宣傳活動也由「Every Time a Good Time」變成了「Ich Liebe Es」。

造成這種轉變的原因之一是純粹務實的心態。即便是母語人士,也很難接受阿迪達斯雙重否定句的廣告「Impossible is Nothing」。

廣告代理商Endmark委託一個科研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德國人對絕大多數的英語廣告感到困惑。面對英語廣告,有三分之一的被調查者並不能理解廣告真正的含義。以著名的化妝品連鎖店道格拉斯的廣告「Come In and Find Out」為例,很多消費者認為其含義是邀請他們進入一家商鋪,然後找到最近的出口。

私立電視台Sat1的口號是「 Powered by Emotion」,似乎極其不合適,很多德國人將其翻譯成德語就成了「Kraft Durch Freude」,「喜悅中產生力量」,這恰恰是當年希特勒一句非常出名的格言。

Slogans.de的一次網路调查顯示,德國人有更喜歡德語廣告而不是英語廣告的趨勢,對英文廣告的需求量從6年前的30%滑落到目前的18.7%。

此前曾經有專家指出,使用英文能使得產品更加「惹火」,這也成為了產品銷售策略的組成部分,而一些商標也故意鑽了人們不大瞭解的空子。而產品上多了外語標識不但有些異國風情,也使得產品看起來更複雜,有創新。

德語廣告全線反擊

對於眾多廣告商而言,當他們要傳遞一種感情的時候,精確度,功能和清晰度就成了次要的東西,廣告商就簡單的選用了個別詞匯來傳達感情。相對於更加國際化的英語,遊客們沒必要瞭解德語,英語廣告可以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但是對德國語言協會的主席克萊摩爾而言,使用英語不過是為了提高形象而已,舉個例子而言,街角的快餐店一下變成了「 City-Grill」(烤肉城),就是一種當代淡化德國語言的習慣。克萊摩爾認為這正是德國文化不安全的一種反映,同時也是對其他文化的一次急剎車。

不過現在看起來是德語全面反擊的時候了。克萊摩爾認為:「廣告公司已經逐漸認識到人們並不理解他們的廣告,英語並不代表一種更高的標準,由於布希的關係,英語成了更低的標準─正如在德國的民意測驗所表明的那樣,美國人越來越不得民心。」

在專家看來,德國廣告更少的使用德語也是對全球化的一個反映,漢堡一家廣告公司的負責人維爾穆特表示:「這是基於從長遠來看,德語會受外國影響的恐懼。這些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少植根於傳統,地方和家庭價值觀,因此,人們越來越渴望對這方面進行探索。這段時間,人們更喜歡德語,是因為我們在尋根。」她同時指出,在德語流行音樂方面也有同樣的趨勢。

「過去,如果德國藝術家用德語演唱,他們將沒有什麼出頭之日。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隨著Rosenstolz,Die Fantastischen Vier,Juli 和Xavier Naidoo等演藝明星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同樣,廣告口號用德語給人感覺更加真誠,人們也能更好的去評估他們的訊息。」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