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國有求於中國

2006年5月20日

德國聯邦總理梅克爾周末對中國進行就職後首次訪問。據說柏林方面本來希望訪問安排在今年秋季,但北京希望梅克爾盡早到訪,不願在接待德國新總理的時間上過多落後於華盛頓和莫斯科。時代周報認為,這表明了中國政府對德國新政府首腦的興趣和尊重以及中國的自我意識,但是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更有求於中國:

磁懸浮只是一個例子圖片來源: AP

「在國際政治中最重大的危機、伊朗核問題上,西方需要中國的程度不亞於需要俄羅斯。聯邦總理準備對北京的談話夥伴說明,權力意味著責任,中國不能讓德黑蘭的毛拉或蘇丹的殘暴政權供應石油,讓其它國家去關心人權和全球安全。這是批評,但也表明西方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和自己的弱點:我們西方已無法獨自承擔世界問題的重擔。

前任總理施羅德對中國的訪問是商務旅行,是為德國經濟界在中國這個興旺的市場做廣告和營銷。從根本上說來,這些訪問都沒有政治性。但今天任何人訪問中國都不能把這個國家僅僅視為經濟增長的地區。陪同梅克爾前往中國同樣有一個企業家代表團,但總理此行一開始就是一次前往一個世界大國的就職後首次訪問。在梅克爾現在前往的北京和上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們歐洲人處於中國、印度、俄羅斯和美國等巨人之間,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立住腳跟。」

當前,在全球從事企業併購和合並的大多是是英國和美國的企業集團。明鏡周刊引用業內人士的話報導說,一些經濟新興國家、首先是中國,將掀起併購外國企業的新浪潮,下一個目標是德國:

「西門子集團負責併購後企業協調工作的副總裁盧克斯說,中國有一大批大型國營企業即將合並,然後它們就會把手伸向國際競爭對手。中國領導人在其二年、三年和五年計劃中把德國稱為併購和合並的對象國。

這樣,國際資本的流動將反向而行,現在資本主要由德國等工業國流向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去年,德國企業在中國併購的總額為15億歐元,而中國企業在德國併購只花費了一千萬至兩千萬歐元,但這只是開端。

企業合並問題專家已開始為未來的併購市場做準備並做出推算。今年中國企業併購市場剛剛達到歐洲相應市場的15%,到2015年,中國將達到歐洲的水準。再過十年,中國市場估計將達到26000億歐元,是德國併購和合並市場的十倍。」

跳轉至下一欄 DW熱門報導

DW熱門報導

跳轉至下一欄 更多DW報導